林小妹 陳 蓉
福建省福州市中醫院,福建 福州 350001
在臨床中膏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于患者對膏方的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不了解,導致膏方不能在實際運用中發揮其最大的藥效。中醫特色護理是我們護理人員的職責。作為中醫的護理人員,要努力做好膏方的推廣和運用工作。在臨床實踐中護理人員懂得如何為患者做好膏方的健康教育顯得十分的重要。
膏方,又稱膏滋、煎膏,是一種將中藥飲片反復煎煮,去渣取汁,經蒸發濃縮后,加阿膠等動物膠質、滋補細料及黃酒、蜂蜜、糖或木糖醇制成的半流體狀或固體狀物稱為膏劑。“膏”,在《正韻》、《博雅》中解釋為“潤澤”。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蓋煎熬藥汁成脂液,而所以營養五臟六腑之枯燥虛弱者也,故俗稱膏滋藥。”膏劑作為中藥的一種劑型,自古就有,具有療疾或滋補的作用。由于膏滋方以補虛糾偏,平衡陰陽,調和氣血,協調臟腑功能為主要目的,所以多用于虛證、慢性病緩解期或穩定期、亞健康、更年期綜合征、老年臟氣功能衰退等。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在臨床運用中膏方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但由于患者對膏方的使用方法、配伍禁忌、不良反應等不了解,導致膏方不能在實際運用中發揮其最大的藥效。中醫特色護理是我們護理人員的職責。作為中醫護理人員,要努力做好膏方的推廣和運用工作。所以,在臨床實踐中護理人員懂得如何為患者做好膏方的健康教育顯得十分的重要。
護士要學會將膏方的相關知識運用到健康教育中,選擇恰當的教育時機,采取適合患者的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地、因證指導患者使用膏方。
1 膏方調理原則 對于氣虛體質的人群,膏方以補益元氣為主;對于血虛體質的人群,膏方以補養陰血為主;對于陰虛體質的人群,膏方以甘寒養陰為主;對于陽虛體質的人群,膏方以甘溫補陽為主。因人而異,一人一方,量身定做。膏方是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體質特點和不同癥狀、體征而組方,充分體現了辨證施治和因人、因時制宜的個體化治療原則,從整體出發,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診察與辨治,通過氣血陰陽的綜合調治,使患者陰陽達到新的動態平衡,從而避免和減少疾病的發生、發展。
膏方的主要劑型是半流體與固狀物。膏方在制作時需要選用合適的基質作為制膏的底料。根據膏方加工中所用輔料的不同就有素膏與葷膏之分。目前制膏多選用葷膏,以阿膠、龜版膠、鹿角膠等作為制膏基質。對不適合服用以上膠類的患者,可選用素膏,在配方時盡可能取煎煮汁水較稠的中藥,如黃芪、山藥、熟地、玉竹等濃縮加飴糖(或蜂蜜)等收膏。由于膏劑一般都有矯味劑,較一般中藥口感好,加上是半流體狀或固體狀物體,便于攜帶,受到患者尤其是流動性較大職業者的歡迎。因此,現今膏滋方已不僅僅局限于冬季服用,有冷藏設備的今天,夏天也可以籍以療疾。
2 膏方的分類 根據制作過程是否加入蜂蜜將膏方分為清膏和蜜膏,中藥煎煮濃縮后直接收膏者為清膏,收膏時加入蜂蜜稱為蜜膏,后者尤其適合年老體弱、有慢性病者;根據膏方中是否有動物膠或胎盤、鹿鞭等動物藥,可將其分為素膏和葷膏,素膏由中草藥組成,不易發霉,四季均可服用,葷膏中則含有動物膠 (藥),多屬溫補之劑,且不易久存,一般冬季服用。
3 膏方的適用人群 亞健康狀態者;慢性病或久病質弱之人;康復期患者。具體如下:(1)無慢性疾病,但身體虛弱,春夏易感,任何年齡,男女不限;(2)中青年工作壓力大,體力透支多,難以自身恢復;(3)中老年體質下降,雖無明確疾病;常有不適癥狀;中年忙碌,常感疲乏,精力不濟,睡眠困難;(4)慢性病已恢復,相對穩定,需鞏固治療;(5)腫瘤病人手術、放療、化療后及其他疾病后、手術后、出血后;(6)性功能減退者。
4 膏方的食用時間 膏滋藥一般在冬至前一周至立春前服用。由于膏方多為滋膩補益藥,因此通常適宜空腹服用,以利于藥物吸收。若是用于胃腸道疾病或空腹服用易引起腹部不適或食欲下降者,則應把服藥時間放在飯后1小時左右。治療心、肺等疾病的藥一般放在飯后半小時服用;而養心安神的藥則宜睡前服用。
5 服用方法 分為沖服、調服和噙化三種。沖服:為較常用的方法,即取適量藥膏放在杯中,用白開水沖人攪勻使之溶化后服下;調服:病情需要或膏方膠質稠黏難化,可以把膏方加黃酒或水,用碗、杯隔水燉熱,調勻后服下;噙化:又稱“含化”,即將藥膏含在口中溶化,慢慢下咽,以發揮藥效,如治療慢性咽喉炎的膏方可以用這種方法。
6 服用劑量 初服每天早晨空腹一匙,約30g,一周后可增至早晚各一匙。病重、體弱的人對有滋補作用、藥性平和的藥可多服些;病輕、老人、婦女、兒童可少服些;藥性毒、烈的藥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增加。
7 服用禁忌 服膏滋藥期間應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較強刺激性的食物。在服膏滋藥時不宜飲濃茶。特別注意要避免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有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膏滋的吸收。服含有人參的膏滋藥要忌食蘿卜,服含首烏膏滋藥要忌豬、羊血及鐵劑。服用膏滋藥期間發生發熱、咳嗽多痰時,應暫停服用,待治愈后再繼續服用。癥狀輕微者,在治療同時,可酌情減量服用膏滋藥。服用膏滋藥期間若發生胃腸炎或嘔吐、腹瀉、厭食,應暫停服用。急性疾病和有發熱者、慢性疾病發作期和活動期、脘腹疼痛、腹瀉、膽囊炎、膽石癥發作者、慢性肝炎活動期均不適宜服用膏滋方,以免使邪氣稽留,使原發病情加重。
8 保存方法 低溫儲存。膏方啟用后要妥善保管,一般存放膏方的容器以瓷罐為宜,切不可用金屬的鍋、罐存放,以免引起化學反應。因膏劑含有糖分和動物蛋白,溫度高容易發霉變質,所以存放的環境必須陰涼干燥,每次服用后要及時放人冰箱,以防變質。一料膏方先制作服4~5周的量,一次無須制膏太多。膏方通常放在一個容器里,每次吃的時候從冰箱里拿出,并使用一個專用的調羹,注意調羹必須干燥,不可有潮濕,避免膏方發霉。每次使用時,舀一些出來,舀完后,再將調羹放進容器里。每次開蓋的時間要短,避免污染。
9 飲食調理配合 經常運動保健能使膏方的藥理作用發揮得更好。
便秘 因服膏方便秘患者,應適當減少膏方的劑量,同時在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或早晨起來喝一杯蜂蜜水,一般就能解決便秘問題。
食欲不振 要減少服用劑量,或加服助消化的藥茶,如陳皮茶、山楂茶等。
10 出院指導 鑒于膏方的服用需要較長的時間,患者出院時需要特別指導,服用膏方期間如遇其它疾病或需合并使用其它藥物時,應在醫師指導下,另遵醫囑是否停服或繼續使用膏滋藥。一定要多進行醫患雙方之間溝通合作。
總之,臨床中醫護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掌握好有關膏方的理論知識,細致認真的為病人做好膏方的健康教育工作,使膏方在臨床實際運用中充分的發揮其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