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虎
吉林省洮南市興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吉林 洮南 137100
糖尿病是全世界許多國家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病死率已居腫瘤、心血管病之后的第三位,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生活方式的改變,其患病率迅速增加,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估計,全球目前有超過1.5億糖尿病患者,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仍在快速增長。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胰島素分泌和胰島素作用缺陷,引起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的代謝紊亂,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的代謝性疾病。主要有胰島素絕對缺乏的Ⅰ型糖尿病和胰島相對缺乏的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時會出現急性并發癥如視網膜病變。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并發癥,也是眼科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我們采用辨證分型的方法,對28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病人進行治療,療效比較滿意,現報告如下。
28例中,男13例,女15例。年齡35~40歲4例,41~50歲8例,51~65歲16例。病程5~10年9例,11~20年19例。眼底改變,單純型視網膜出血21例,增殖型視網膜出血,玻璃體出血7例。
2.1 陰虛火旺,血熱妄行型 癥見:口渴多飲,多食善饑,消瘦,手足心發熱,多尿便結。眼底見視網膜上散在點、片狀出血,色澤鮮紅,微血管瘤、點狀滲出,或視力驟降,眼前黑影遮擋,玻璃體混濁,眼底不能窺入。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滋陰降火,涼血化瘀。藥用生地10g、丹皮10g、玄參10g、旱蓮草10g、花粉10g、石斛10g、知母15g、天冬15g、麥冬15g、草決明15g、仙鶴草15g、菊花15g、當歸10g、赤芍10g,出血較多,加白茅根30g,云南白藥0.5g沖服。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
2.2 氣陰兩虛,瘀血阻滯型 癥見:久病不愈,腰膝酸軟,體倦乏力,口渴多飲多尿,消瘦,眼底見視網膜上點、片狀陳舊出血,較多滲出,微血管瘤,或玻璃體混濁,眼底有新生血管及機化膜。舌淡紫苔白,脈沉細。治宜益氣養陰,活血化瘀。藥用太子參20g、黃芪20g、黃精20g、山藥30g、知母20g、玉竹20g、花粉20g、石斛20g、當歸15g、丹參15g、赤芍 15g、澤蘭 15g、雞血藤 15g、茯苓10g、白術10g,有增殖性改變加海藻、昆布各15g。上藥水煎服,每日1劑。服藥期間應清淡飲食,禁進辛辣之品。本組病人均10天為1療程,其治療均在兩個療程以上。
顯效:全身癥狀消失,視力提高五行以上,視網膜出血基本吸收,滲出減少,共9例,占32.1%。有效:全身癥狀減輕,視網膜出血部分吸收,滲出減少,玻璃體混濁減輕,共15例,占53.6%。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視力無增進,共4例,占14.3%。
糖尿病眼底變化的過程,首先表現為視網膜靜脈輕度擴張,或伴有小出血點,或微血管瘤等。以后隨著病情的發展,上述病變逐漸加劇,同時出現滲出物。如果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全身感染疾病或其他因素,則視網膜病變的發展過程可以加快,同時尚會重新出現新生血管,產生大量出血,有造成失明的危險。因此,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是嚴重威脅視力的視網膜血管性疾病,它以反復出血為特征,因此,防治再出血是治療的難題。陰虛是本病的根本病因。由于陰津虧虛,虛火上炎,灼傷脈絡,而致眼底出血,或久病,氣陰兩虛,瘀血阻滯,新血不能歸經,氣虛不能攝血,而致眼底反復出血。其病理過程呈現為陰虛—氣陰兩虛。陰虛燥熱為本,瘀血阻滯為標,病變機理為因虛致瘀。因此,當以滋陰潤燥以治其本,活血化瘀以治其標,陰津充足剛虛火不致上炎,臟腑協調則陽氣不致上亢,使陰陽平衡,氣血調和。
糖尿病病程較長,遷延難愈,在治療上應謹守病機,無論是初次出血或反復出血,均應以陰虛血熱,或氣陰兩虛,瘀血阻滯辨證。瘀血是標是實,氣陰是本是虛,在治療的任何階段,自始至終應注意顧護氣陰,配以益氣養陰藥,在運用活血化瘀藥時,不可濫用峻猛的破血之品,以防引起新的出血,亦不可過用寒涼止血之品,以防過度凝滯,而致瘀血不去。
糖尿病尚缺乏病因治療,目前的治療原則是強調早期治療、長期治療、綜合治療、治療措施個體化。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會出現急性并發癥如糖尿病酮酸中毒和高滲性高血糖狀態;慢性并發癥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糖尿病作為當今頑固病癥,非短期所能痊愈,對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只能建立在全身治療的基礎上,應定期檢查血糖、尿糖,根據病情況正確選用降糖藥,控制血糖,從而達到全身和局部標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