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淑珍 郝 冉
河北省中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11
痛經是臨床常見病癥,也是多發病,痛經是指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則劇痛昏厥者,稱為“痛經”,亦稱“經行腹痛”[1]。疼痛劇烈時,臉色煞白,出冷汗,四肢厥冷,嚴重者疼痛感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內前側。中醫認為,痛經的主要病機在于邪氣內伏,經血虧虛,氣血運行不暢所致。中醫通過辨證將痛經分為4種證型:氣血虛弱、氣滯血瘀、寒凝胞中、肝腎虛損。
筆者自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通過婦科門診挑選46例氣血虛弱型痛經患者,按要求服用我們自己研制的方便當歸粥,治療結束后觀察療效,得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 符合西醫診斷為痛經的標準。符合中醫辨證論治氣血虛弱型痛經的癥狀。氣血虛弱型痛經的主要癥狀:經期或經后小腹隱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懶言,舌苔薄白,脈沉細。試驗者都樂于接受該藥粥的食療方案。
1.2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觀察46例患者,年齡在15~35歲。
1.3 治療方法 自制當歸方便藥粥基本組成為:當歸10g,黃芪15g,粳米50g,服用前依個人口味加適量紅糖。本藥粥由本院制劑室加工制成。當歸、黃芪經煎煮、濃縮,粳米經膨化、粉碎,再將濃縮后的當歸、黃芪汁通過沸騰制粒技術與膨化粉碎后的粳米粉制成顆粒,分裝成20g/袋的小包裝。提供給受試者食用。46例受試者,每位患者在月經干凈至月經周期的中期,每次服食1袋,每日早晚兩次,經期的中期至下次干凈,每次服食2袋,每日早晚兩次。連續服食6個月經周期。
2.1 療效標準 依據痛經常見的癥狀,對其服食藥粥后,根據服用者癥狀改善和消失的程度,自行擬定了判定標準,顯效:痛感消失,有效:疼痛減輕,無效:與服用前相比無改善。
2.2 療效結果 受試46例患者中,顯效12例,有效30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91.3%。
氣血虛弱之人,氣血本虛,在經期,氣血外泄,氣血更虛,胞宮、胞脈失于濡養,故經期或經后小腹疼痛。當歸粥中,當歸味甘,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填髓之功效[2]。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藥。因而,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黃芪味甘,微溫。歸脾、肺經。有補氣升陽,生血行滯益衛固表之功效[3]。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當歸黃芪連用補氣生血,氣旺血生,養血補虛。粳米是日常之糧食,人們習慣稱為大米、稻米。粳米性平、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和胃除煩,止瀉止痢的功效。粳米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經擠壓膨化,淀粉鏈間的氫鍵斷裂,淀粉粒解體,淀粉被充分a化,支鏈淀粉的一部分側鏈被“切割”下來,使較短的直鏈淀粉、糊精和還原糖的比例增加,有利于食品溶解、吸收與消化[4]。當歸粥中需要加入紅糖,紅糖雖為調味品,但在該粥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紅糖味甘性溫,入肝脾,中醫營養學認為,性溫的紅糖通過“溫而補之,溫而通之,溫而散之”來發揮補血的作用,現代研究者發現,紅糖含有葉酸和非常豐富的微量元素,這些物質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的成分,刺激機體造血的功能。故此藥粥組方看似簡單,但組方非常合理,因此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藥粥是藥物療法、食物療法與營養療法相結合的獨特療法,它主要是以藥物的屬性來糾正臟腑機能的偏性,以米粥來補中養胃,矯正藥物的不良反應,協同藥物發揮盡有的作用[5]。食用藥粥安全有效,是治養結合的好療法。
[1]歐陽惠卿.中醫婦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5-96.
[2]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351-352.
[3]高學敏.中藥學[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319-320.
[4]劉玉環,林向陽,阮榕生,鄭丹丹.擠壓膨化過程中食品營養成分的變化[J].農產品加工,2005,32(2):5-32.
[5]侯天印,何濤.家庭藥粥[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