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大美
江蘇省揚中市人民醫院,江蘇 揚中 212200
神經外科是外科學中較新的領域,專科性強,神經外科的發展,促進了神經外科護理的發展,如顱底疾病、神經外科功能疾病、腦血管疾病、脊髓疾病的護理,神經外科手術后并發癥相當比較嚴重,使護理問題也隨之增多。只有熟練掌握和熟悉其護理特點,才能達到提高護理質量之目的。顱腦損傷有病死率高、病情多變的特點。2004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顱腦外傷術后持續昏迷病人52例,護理體會如下。
52例中男39例,女13例,年齡最小12歲,最大74歲,平均38.6歲。受傷原因為車禍、墜落傷、打擊傷、砸傷。傷后昏迷時間最長24h,最短1h,平均5.6h。入院時神志格拉斯哥評分最低3分,最高11分,平均7分。術后昏迷時間最短15d,最長96d,平均27.5d。氣管切開10例,套管保留時間最短16d,最長84d,平均27.5d。
對52例顱腦外傷術后持續昏迷的患者應用本組護理方法后,自動出院7例,治療好轉及痊愈39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出院患者中生活能自理者20例,部分自理者17例,完全不能自理4例。出院3個月后隨訪40例,其中26例能自理生活;14例因偏癱、癲癇、語言功能障礙等生活不能自理或部分自理。自動出院7例中的4例及2例植物生存均因各種并發癥死亡。
3.1 術后病情觀察 顱腦外傷開顱術后24h內是顱內血腫再發的危險期;1周內為腦水腫的高峰期,也是喉頭水腫、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各種并發癥多發期[1]。因此要密切監測生命體征、神志、瞳孔及顱內壓變化,30~60min監測1次。本組6例術后觀察中見神志障礙加重、血壓升高、顱內壓明顯升高,及時行CT復查,證實為再發顱內血腫,行第二次開顱手術,3例好轉,其中1例麻醉清醒后拔除氣管導管,4h后呼吸困難明顯加重,出現三凹征,經檢查證實為喉頭水腫,緊急行氣管切開,呼吸困難改善;3例死亡。3.2 使用脫水劑護理 腦外傷后由于腦血管破裂、腦細胞損傷,使腦功能處于紊亂狀態,引起腦水腫、顱內壓增高甚至出現腦疝。在早期護理中,密切觀察瞳孔變化,消除腦水腫,預防腦疝尤為重要。應用20%甘露醇是降低顱內壓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長期昏迷者顱內高壓持續時間較長,脫水劑應用時間宜長,本組病例使用脫水劑最長30d。在應用脫水劑時輸入速度要快,20%甘露醇250ml在20min內輸完。本組有3例用大劑量甘露醇脫水,癥狀無好轉,顱內壓反而升高,停用甘露醇使用速尿后顱內壓有所下降。有資料研究發現[2],局部血腦屏障破壞后甘露醇隨血漿蛋白成分滲出血管外腦組織間隙內,從而使局部滲透壓升高而吸入大量水分導致局部腦水腫加劇,應引起重視,須加強觀察并及時發現。此外大量應用脫水劑易并發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及急性腎功能衰竭。本組出現水電解質紊亂12例,酸堿失衡1例,故要加強護理觀察。
3.3 應用促醒藥物的護理 克腦迷、氯脂醒、胞二磷膽堿、腦活素等促醒藥物,應用時嚴格按醫囑給藥,同時嚴密觀察藥物的副反應。本組5例應用克腦迷后體溫升高,全身皮膚出現紅色斑疹瘙癢等過敏反應。經停藥,給予激素、非那更等藥物抗過敏處理后,體溫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好轉。
3.4 應用鎮靜劑的護理 一般在術后即予巴比妥類藥物,既有鎮靜作用,又有保護腦組織的作用,防止抽搐。對術后躁動嚴重、高熱者需用冬眠藥物時,注意此類藥物易致病人神志障礙加重、呼吸道分泌物墜積。因此,須加強呼吸道護理,必要時行氣管切開。本組12例傷情嚴重者,大劑量應用鎮靜藥物,昏迷程度深,呼吸道分泌物多無法自行排出,出現明顯的呼吸困難、發紺。10例及早行氣管切開術,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癥明顯改善。2例由于家屬拒絕氣管切開致病情惡化而死亡。
3.5 高熱護理 持續昏迷者術后往往出現中樞性高熱。高熱可使腦脊液的分泌量增加,分泌速度加快從而使顱內壓升高,加重腦水腫[3],故必須將體溫控制在38℃以下。本組病例均發生不同程度的中樞性高熱,體溫38~40℃,采用頭戴冰帽、四肢大血管冰敷、靜脈液體溫度控制在4℃左右輸入并降低環境溫度,體溫仍不下降者可給冬眠、激素藥,同時冰鹽水洗胃 (即用20ml經鼻飼管灌入胃內,10~20min后再抽出,反復進行)等措施控制體溫。5例死亡者中有2例因過高熱 (40℃以上),降溫處理效果不佳,致中樞性呼吸循環衰竭死亡。自動出院者中有4例因中樞性高熱,病情危重,家屬放棄治療。
3.6 呼吸道管理 持續性昏迷者常因神志不清,咳嗽和吞咽反射減弱,易誤吸造成呼吸道阻塞或感染并發吸入性肺炎,加重腦缺氧、腦水腫。對此,加強基礎護理,勤翻身、勤拍背、勤吸痰,必要時行氣管切開術或霧化吸入,對神志障礙者不論輕重均予鼻飼,給予正確臥位,以防止誤吸。3.7 加強營養 腦外傷術后昏迷患者,隨著昏迷時間的延長,機體消耗量增加。因不能進食,術后2周內主要通過靜脈供給營養,2周后可鼻飼流質,此時要合理搭配營養成分,促進機體功能恢復。
3.8 預防多器官功能衰竭 腦外傷長期昏迷病人較易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4]。其病因①神經性營養功能減弱;②長期消耗,營養攝入不足;③器官創傷;④某一器官疾患加重,導致一系列病變。這些都是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原因。一旦出現多器官衰竭,預后較差。因此在護理時要注意觀察呼吸、循環、腎功能變化,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3.9 預防泌尿系感染 術后持續昏迷者由于留置尿管時間長,易發生泌尿系感染,因此需加強護理。每日用0.05%碘伏棉球尿道口2次,每日更換引流袋,每2周更換導尿管。留置尿管7~10d時夾管,每3~4h開放排尿1次,以訓練膀胱功能。如無尿潴留,在夾管時有尿液溢出,即可拔除導尿管,改用接尿器,有效預防了泌尿系感染[5]。
3.10 預防褥瘡 加強皮膚護理,每1~2h翻身拍背1次,對臥床時間長、年老體弱、衰竭病人可臥海綿、氣墊床,保持床單整潔,骨隆突處用紅花酒精按摩,3/d,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本組無褥瘡發生。
[1]陳華輝.神經外科手術并發癥及其處理.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31~45.
[2]陳通會.急診神經外科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5:31.
[3]江基堯,朱誠.國外亞低溫與腦損傷研究進展.國外醫學神經病學神經外科學分冊,1993,20(1):4.
[4]陸殿霞.46例顱腦外傷術后持續昏迷患者的護理 [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6,2(2):55.
[5]張建平,惠國鎮,蔣震偉等.超大劑量血管活性藥物成功救治特重型下丘腦損失2例體會,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4,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