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江
(甘肅省蘭州市弘揚古代中醫藥診所,730000)
患者,男,45歲,2010年2月初診。腰椎疼痛年余,遇風寒及勞累病情加重2月余。經X線攝片診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經多方治療效果不顯。患者形體肥胖、面色青黯、腰不能彎、行動不便,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詳審前醫皆從十二正經入手,如獨活寄生湯、羌活勝濕湯等,唯病不愈。脈證合參,斷為寒傷奇經、勞劇負重所致。治宜溫陽補血、散寒通滯。
處方:陽和湯加味:熟地黃15g,白芥子6g,鹿角膠10g(兌服),肉桂3g,干姜6g,麻黃2g,甘草6g,當歸15g,赤芍15g,蜈蚣1條,通草2g。水煎分3次服,日服1劑。
服藥2周后,精神好轉,面色紅潤,行動便利,疼痛減半,上方加白花蛇半條,透骨草15g,土鱉蟲10g,繼服12劑,諸癥消失。后以前方打散,每次6g,日服2次,2個月后康復。
此病先后5診,治療2個月,服藥30劑,最后以散劑收功。治療中以溫陽、通絡、活血、散寒、祛風為要領。腎藏精,生髓,主骨,腎實則骨有生氣。葉天士認為:“肝腎下病,必連及奇經八脈。”本方用鹿角膠等血肉有情之品以交通督脈,填精補髓,強壯筋骨,以奇經為重點,以督脈為中心,在十二正經基礎上,突出奇經論治,獲得了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