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妙紅
(山西省河津市婦幼保健院,043300)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組織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好發于哺乳期且多為初產婦,一般以產后6周內發病為多見,一側或雙側同時發病,多因產后護理或哺乳不當,致乳頭破碎或皸裂,乳腺導管開口阻塞,引起乳汁壅積而成。臨床主要表現為乳房局部紅腫熱痛、乳房包塊、乳汁不暢,可伴有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如不及時有效治療,可并發膿毒血癥,影響母乳喂養,給母嬰帶來痛苦。急性乳腺炎屬于中醫“乳癰”范疇,俗稱“奶瘡”,多由肝郁氣滯、胃熱壅盛、邪熱瘀絡所致。臨床根據病情進展可分為淤乳期、釀膿期、潰破期。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本病的發生多與乳汁淤積有很大的關系[1],故應盡早排空宿乳,暢通乳絡,在此基礎上發揮中醫辨證的優勢,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將疾病扼殺于萌芽狀態,防其演變,使患者免受更大痛苦。2010年10月~2012年9月,筆者在本院乳腺科門診采用消癰散結湯加減治療急性乳腺炎98例,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98例患者均為乳腺科門診患者,年齡20~25歲45例,26~30歲35例,31~35歲18例;初產婦68例,經產婦30例;均為哺乳期,于發病1~5天就診。
診斷標準[2]:①患者多為哺乳期婦女,尤以初產婦多見,有乳頭皸裂及乳汁淤積史。②乳房局部紅腫熱痛,患側腋下淋巴結可腫大,且伴有寒戰、高熱、乏力等全身癥狀,血常規化驗白細胞計數升高,特別是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加。③經紅外線透照和乳腺B超檢查符合乳腺炎影像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④中醫辨證屬于肝郁胃熱、邪熱瘀結型,證見乳房腫脹疼痛,出現界限不清的腫塊,觸壓痛明顯,皮溫高、皮膚紅腫,伴畏寒發熱、郁悶不舒、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舌紅苔黃或白,口渴欲飲,小便黃,大便秘結等癥狀。
消癰散結湯方藥組成:蒲公英30g,金銀花15g,皂角刺15g,炙穿山甲10g,全瓜蔞15g,赤芍15g,生大黃9g,柴胡12g。
初期畏寒發熱加荊芥、防風各10g;熱甚者加石膏20g;如成膿未熟者加生黃芪20g,當歸12g;乳汁分泌多加焦山楂12g,生麥芽12g;腫塊明顯者加昆布12g,海藻12g;胸脅脹痛者加枳殼12g。
煎服方法:先將藥物用冷水浸泡30min以上,大火燒開后文火煎煮20min,取汁250ml,再加涼水直接煎煮150ml,兩煎混合分2次早晚服用。煎第三遍之藥汁用干凈毛巾浸濕藥液,熱敷患乳,用推拿方法從乳房四周沿導管方向向乳頭做向心性擠壓式按摩[3],每次20~30min,每日1~2次。
療程:治療時間以5天為1個療程,輕癥1個療程,重癥2~3個療程,療程結束后統計療效。
療效標準[4]:痊愈:乳房腫塊消失,無紅腫熱痛,不影響正常哺乳;好轉:全身癥狀得到改善,腫塊縮小局限,需切開引流為好轉;無效:癥狀未得到控制或加重。
結果:治療98例,治愈74例,好轉24例,全部有效,治愈率75.5%,總有效率100%。
乳房屬肝胃兩經,位居上焦,腺絡豐富,極易瘀滯;且乳頭屬肝,乳體屬胃。乳癰的發生,多因恣食厚味,胃經積熱,或憂思惱怒,肝氣郁結;或因乳頭皸裂,外邪火毒侵入乳房,肝郁胃熱壅滯致乳絡阻塞,排乳不暢,火毒與積乳互凝,氣滯血瘀,化熱釀毒,以致肉腐成膿。西醫治療急性乳腺炎往往使用大劑量抗生素和激素來控制感染,效果明顯,但治療后留有“僵塊”,使本病最終轉為慢性,給乳腺健康帶來隱患。中醫在治療急性乳腺炎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療效確切,尤其是對病程短、未化膿者注重早期治療,治愈率高。消癰散結湯方中金銀花、蒲公英、皂角刺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為治癰之要藥;穿山甲咸能軟堅,性善走竄,可消腫排膿、通經下乳;赤芍散癰腫、瀉肝火、破瘀血;柴胡疏肝理氣、通絡止痛;大黃瀉下攻堅、通腑泄熱兼能活血化瘀,實為治癰良藥;全瓜蔞清胃熱、化痰散結。諸藥配伍,共奏清熱、散結、消腫、通乳之功,故能收到預期效果。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蒲公英、金銀花、瓜蔞、赤芍等藥物有廣泛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昆布和海藻富含碘,吸收入血液和組織后能促進病理產物和炎癥滲出物的吸收,并能使病態的組織崩潰和溶解;山楂、麥芽能明顯抑制乳汁分泌,減少瘀積來源。結合中藥濕熱敷加速改善微循環,內外并用,標本合治,可明顯提高療效,縮短療程,減少并發癥,使患者盡快恢復健康,從而進行寶貴的母乳哺養。
乳癰早期治療貴在突出一個“通”字,把握一個“清”字,宜理氣、和營、清熱、通絡,經絡通暢,毒熱易清易行。熱象不顯時,避免過用寒涼,因寒主收引,氣血凝滯,導致陽氣被遏,使病程遷延難愈;熱毒壅盛時,不可懼用苦寒泄熱之品,宜重則重,把握良機,避免促成化膿之勢。同時應指導產婦掌握正確的哺乳方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情緒激動,充分休息,加強營養,以期早日康復。
需要注意的是:①急性乳腺炎與炎性乳癌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均好發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后者病變皮膚呈一種特殊的黯紅色或紫紅色,有韌性感,呈橘皮樣改變,且病情進展較快,預后不良,臨床少見,但必須鑒別診斷。②乳腺炎的預防大于治療[5]。哺乳期保持乳頭清潔,做到按需哺乳,有效排空乳汁,教會母親正確的抱奶姿勢及嬰兒正確的含接姿勢,養成嬰兒不含乳頭睡覺的良好習慣,保持心情愉快,飲食清淡,易消化,少吃葷食及辛辣品;乳頭破損或皸裂時,應暫停哺乳,用吸奶器吸出乳汁,待傷口愈合后再行哺乳。③急性乳腺炎經過積極辨證治療后,病情得到控制,腫塊縮小并局限,壓之有波動感為乳癰成膿之象,應及時切開排膿并引流。④乳汁淤積是急性乳腺炎產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6],排空乳汁對預防和治療乳腺炎非常重要,幫助產婦早期通暢乳腺是防治乳腺炎的有效措施,一旦出現積乳,應教會產婦正確按摩乳房,達到有效疏通,避免乳腺炎的發生。⑤乳腺按摩的具體方法為在患側乳房由患者自己或術者五指并攏由乳房四周輕輕向乳頭方面呈向心性擠壓按摩,但不宜用力或旋轉擠壓,而是沿著乳絡方向施以正壓,把瘀滯的乳汁逐步排出,在按摩的同時輕揪乳頭,以擴張乳頭乳絡,促進乳汁排出,乳汁呈噴射狀證明乳腺管已通。
[1]華平 .乳腺炎與積乳相關 .求醫問藥,2011,5:61.
[2]王鐘富 .現代實用乳房疾病診療學 .第2版 .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284.
[3]張愛華 .按摩治療急性乳腺炎的臨床研究現狀 .中國醫藥指南,2011,9(2):43.
[4]蘇惠萍 .中醫藥治療急性乳腺炎臨床研究近況 .陜西中醫,2008,23(5):475-476.
[5]武科,王紅麗 .急性乳腺炎的護理體會 .中國臨床研究,2008,7(1):72-73.
[6]林秋瓊,曾玉梅,黃海蟬,等 .手法按摩治療產后乳汁淤積的療效觀察 .實用醫技雜志,2008,2(1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