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翔 魏 蔚 (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急診創傷外科,云南 昆明 650032)
老年人易發生創傷意外,應用創傷評分方法對老年創傷患者進行初期評分,然后進行相應的急診急救處理,能夠使老年創傷患者的預后達到十分滿意的效果。創傷重度程度評分(TRISS)能夠比較準確地反映老年創傷患者的損傷程度,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優于以前的創傷嚴重程度評分(ISS)和創傷記分(TS)。本文探討TRISS在老年創傷患者急診救治中的應用。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4月于昆明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進行急診救治的132例老年創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8例,女 54例。年齡55~94〔平均(67.9±11.4)〕歲,損傷部位共472處,其中顱腦74例、骨盆9例、胸部23例、肢體48例、腹部11例、脊柱11例。
1.2 方法 TRISS具體方:把醫生判定的臨床資料進行量化處理,傷員存活概率(Ps)=1/〔1+e(自然對數之底)-b〕,式中b=b0+bl(RTS)+b2(ISS)+b3(Age)。b0~b3為生理、解剖和年齡權重系數,以便取值于嚴重創傷結局研究(MTOS)的較新結果。RTS=0.936 8×G(格拉斯哥昏迷評分)+0.732 6×S(收縮壓)+0.290 8×R(呼吸頻率),其中G、S、R分別從RTS的分值與指標表中查得〔1,2〕;ISS是以簡單損傷分級為依據,從體表、腹部、頭頸、胸部、面部、四肢這6個部位分區中取3個分區的最大簡明損傷定級標準(AIS)值,取3個最大AIS的平方和為 ISS〔3〕;Age為年齡系數,≥55 歲者為 1,<55 歲者為 0〔4〕。根據Ps值劃分不同階段,比較不同階段的創傷老年患者的死亡例數、死亡率。
1.3 評價標準 死亡標準為腦死亡,是包括腦干在內的全腦機能喪失的不可逆轉的狀態。患者主要表現為腦干反射全部消失,深昏迷,無自主呼吸(呼吸暫停試驗陽性,靠呼吸機維持),經顱腦多普勒超聲檢查呈腦死亡圖形,腦電圖平直,且觀察12 h沒有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進行χ2檢驗。
1.5 結果 Ps值0.00~0.29者24例,死亡19例,死亡率79.1%;Ps值 0.30~0.49者 37例,死亡 20例,死亡率54.05%;Ps值 0.50~0.79者 46例,死亡 6例,死亡率13.04%;Ps值0.80~0.99者25例,死亡1例,死亡率4.00%。可見,Ps值0.00~0.29者死亡率最高,與其他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創傷患者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一般創傷都比較重,預后較差,而且死亡率極高。老年人多有心血管疾病,并且都比較復雜;老年人大多有骨質疏松等退行性疾病,而且三分之一有十分嚴重的礦物質丟失現象,引起脊椎骨折的危險性相對增高,老年男性和女性絕經期后的骨質疏松一般都是漸進性的,病程相對較長,且十分容易導致傷殘。絕大多數髖部骨折的老年病人,既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進行性骨質疏松是老年人發生創傷后導致骨折的最主要因素,使老年創傷患者的死亡率和傷殘率均明顯增加。由于彈性蛋白的丟失,老年人肺組織的彈性逐漸縮小,肺泡明顯擴張;而且老年人膠原組成發生變化,從而引起膠原亞單位之間的交叉連接數目不斷增多,最終使肺組織的剛硬度逐漸增高,氣體交換和肺順應性明顯降低。
老年創傷患者的并發癥很多,由于老年人反應相對遲鈍,臨床上容易出現漏診和誤診。本文應用TRISS,能夠很好地對老年創傷患者的創傷程度及疾病的發展進行判斷。早期傳統診斷主要是憑借醫生的臨床經驗來評價創傷的嚴重度,分類標準不一,治療結果無可比性。目前最常用的是由Boyd等〔2〕于1987年提出的TRISS法,包括了解剖、生理、傷類和年齡等因素,具有較好的預測價值,臨床資料量比值的權重處理及數學模型的運算臨床資料來源于嚴重創傷結局研究(MTOS)〔5〕。
國外醫院應用TRISS法對創傷救治質量的評估已有十多年歷史,但國內才剛剛起步。要使我國對創傷救治的評估水平不斷提高,應該不斷應用國際評估方法。創傷結局與院前復蘇效果、創傷的嚴重程度、院內手術方式與時機的選擇和后續不斷的支持治療等密切相關,合理的創傷救治模式會對老年創傷的救治水平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5〕。創傷院前急救、創傷院內救治和創傷重癥監護治療三個環節密不可分、相輔相成。有條件的地區應該創建流動便攜式重癥監護,在對老年創傷患者進行快速分類的同時,更能對老年創傷危重患者進行快速、積極、有效的救治。認為用TRISS指導急診救治,判定患者傷情,能夠提高創傷的救治水平,值得推廣。
1 朱佩芳.TRISS在創傷救治質量評估中的應用及其研究進展〔J〕.中華創傷雜志,1997;13(2):124-7.
2 Boyd CR,Tolson MA,Copes WS,et al.Evaluating trauma care:the TRISS method.Trauma score and the injury severity score〔J〕.J Trauma,1987;27(4):370-8.
3 陳維庭.醫院內創傷嚴重度評分法——AIS-ISS法〔J〕.中華創傷雜志,1994;10(1):44-6.
4 Champion HR,Sacco WJ,Copes WS,et al.A new characterization of injury severity〔J〕.J Trauma,1990;30(5):539-45.
5 Nathens AB,Brunet FP,Maier RV.Development of trauma systems and effect on outcomes after injury〔J〕.Lancet,2004;363(943):1794-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