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開斌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二區,廣西 南寧 530007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多發病,也是康復科的常見病。近年來,本院采用電針、腰椎牽引及電腦中頻相結合的綜合康復方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例,療效較好,現報告如下。
將來自本院康復二區的10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住院病人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所有病人均有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癥狀,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1、2],并經腰椎CT或 (和)MRI檢查確診,同時排除巨大突出型或脫出型所引起的脊髓受壓較重和明顯腰椎管狹窄以及因結核、腫瘤較移所引起的腰腿痛等情形。觀察組中,男23例,女27例;年齡最小19歲,最大65歲,平均(42.5±17.3)歲;病程2天-7年;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63歲,平均 (40.7±16.5)歲;病程1天-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顯著性 (P>0.05)。
觀察組采用電針、腰椎牽引及電腦中頻相結合的綜合康復方法,對照組僅采用腰椎牽引及電腦中頻。(1)電針療法:主穴取:腰部阿是穴、腎俞、大腸俞及環跳,配穴取:大腿外側痛者取陽陵泉,大腿后側痛者取承山。上述穴位按常規針刺法進針后,行提插、捻轉針法使針刺得氣后,接G6805-Ⅱ型電針治療儀,選擇疏密波,頻率100HZ,電流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度,通電12-15min。(2)腰椎牽引:采用電動牽引床牽引,病人取仰臥位,行胸部與骨盆固定的對抗牽引法,牽引力量為體重的2/5~1/2,采用間斷牽引法,每牽引5min間斷1min,每次牽引總時間為30min。(3)電腦中頻:取穴:主穴取阿是穴,配穴取:大腿外側痛者取陽陵泉,大腿后側痛者取承山。方法:先接通電腦中頻儀之電源,待電源指示燈亮后,根據擬放置穴位處部位大小選取大小合適的貼片及放置部位,將輸出通道上消毒后的濕性襯墊電極貼片置于相應穴位上,選用儀器上協定的適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處方,強度以病人最大耐受為度。最后用沙袋或繃帶固定電極貼片,每次30 min。(4)時間與療程:以上治療均為每天1次,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天,共治療2-4個療程。
采用《中藥新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的中的療效標準[3]。結果:觀察組50例中,臨床痊愈17例,顯效26例,有效5,無效2例,愈顯率86%,總有效率96%;對照組50例中,臨床痊愈10例,顯效20例,有效16,無效4例,愈顯率60%,總有效率92%。兩組療效比較,經Ridit分析,差異有顯著性 (P<0.01),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腰椎間盤突出癥所致疼痛其機制尚未完全明了。傳統觀點認為,突出腰椎間盤的機械性壓迫是引起神經根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但是機械性壓迫并不能滿意解釋所有臨床和病理現象。近年來,神經生化和免疫學研究結果提示,其病因[4]主要是由于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直接壓迫神經根,或突出物長期刺激神經周圍組織產生炎性反應,導致滲出、水腫、細胞浸潤及機化粘連,形成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梢姡甸g盤突出后引發的無菌性炎癥與臨床表現密切相關,炎癥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礎。因此,保守治療是本病的基本治療方法,其目的[5]是使腰椎間盤突出部分和受刺激的神經根的炎性水腫加速消退,從而減輕或緩解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保守療法中療效肯定的首推牽引療法。腰椎牽引[6]不僅能緩解肌肉痙攣,更重要的是通過增寬腰椎間隙使椎間盤內壓下降,椎管、側隱窩容積增大,黃韌帶伸展、盤黃空間和神經根與硬脊膜的相對空問增加,改善了局部循環和缺氧狀態,從而有利于炎性介質及免疫復合物等化學與病理生理學因素的消除,有利于癥狀的緩解。電腦中頻可以改善血液循環[7,8],具有止痛、消炎、促進組織再生的治療作用[9]。因此,對照組仍能產生較好的治療作用。但觀察組與之相比較,其療效優于對照組,其原因在于加用了電針療法。電針療法具有針刺與電療的雙重治療作用。研究顯示[10],電針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環和新陳代謝,改善神經根周圍循環,消除炎性介質,抑制傷害性信息的傳導,緩解肌痙攣,減輕和消除神經根炎性水腫。研究還顯示[11],電針可提高血漿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水平,增強機體抗氧化能力,減輕由于神經根缺血產生的自由基的損害。因此觀察組能取得較對照組更好的臨床療效。
[1]胡有谷.腰椎間盤突出癥[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221.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201-202.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制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 (第三輯)[D].1997:145-146.
[4]嚴成龍.電針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4例[J].中國針灸,2011,31(4):336.
[5]劉延青.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和治療現狀[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6,12(12):103-105.
[6]魯玉來,孫其偉,王瑞臣,等.腰椎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機制與相關問題的探討 (附1516例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4,12(21-22):1627-1630.
[7]延艷娜,胡文東,李燁,等.低強度中頻電刺激健康男性腰交感神經節后下肢遠端皮膚血流的改變[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2):310-312.
[8]芳菲.常用的低頻、中頻電療法[J].醫療保健器具,2006, (10):39-41.
[9]郝希平,王會嫻,馬靈筠,等.中頻電流對小鼠創傷修復和自由基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09,38(6):741-742.
[10]王升旭,李樹成.電針夾脊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及機理探討[J].中國針灸,2000,20(3):168-170.
[11]黃國付,張紅星,張唐法.電針夾脊穴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血漿一氧化氮及自由基代謝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06,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