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萍 劉 穎 李小波 范家珊 (遵義醫學院珠海校區,廣東 珠海 519041)
結核性與癌性胸腔積液在臨床上均較常見,但治療和預后迥然不同。雖然胸水中查到癌細胞、培養出結核菌,以及胸膜活檢有相應的病理證據,但其陽性率均不能令人滿意〔1〕。因此,積極尋找既方便實用又特異敏感的檢測指標鑒別兩種疾病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對我院收治的82例胸腔積液患者進行C-反應蛋白(CRP)檢測,探討其在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意義。
1.1 病例選擇 選擇我院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診斷明確、資料完整的胸腔積液住院病人82例。其中,結核性胸腔積液41例,男26例,女15例,年齡21~72〔平均(40.3±4.6)〕歲。癌性胸腔積液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齡28~76〔平均(41.6±3.2)〕歲。確診依據:結核性胸腔積液經胸膜活檢、胸液細胞學檢查或臨床綜合判斷且抗結核治療痊愈證實;癌性胸腔積液經胸水找脫落細胞、纖維支氣管鏡及胸膜病理活檢中任一項明確,其中肺腺癌22例,鱗癌13例,轉移癌6例。兩組之間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于首次胸腔穿刺時留取標本,除進行常規、生化等檢測外,檢測白糖(GLU)、乳酸脫氫酶(LDH)、癌胚抗原(CEA)和C反應蛋白(CRP)濃度。CRP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濁法測定。并多次進行胸膜活檢和胸水脫落細胞檢查。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1.5統計軟件,采用χ2檢驗和t檢驗。
結核性胸腔積液的CRP水平 〔(27.6±10.3)mg/L〕顯著高于癌性組 〔(8.2±2.3)mg/L〕 (t=11.770 4,P<0.01)。結核組 CRP陽性率90.2%,癌性組 CRP陽性率7.4%,組間比較差異顯著 (P=0.000)以CRP>10 mg/L〔2〕作為診斷結核性胸腔積液的標準,敏感度為90.2%,特異度為92.7%。
胸腔積液是臨床常見疾病,病因復雜,胸膜感染、胸膜腫瘤、淋巴管阻塞、靜脈壓增高等皆可引起,目前在我國仍以結核性和癌性病因居多〔3〕。隨著近年來結核老年化和腫瘤年輕化趨勢的加劇,而且部分癌性胸水可以表現為非血性,部分結核性胸水也可以表現為血性,臨床上兩者的鑒別有時很困難〔4〕。因此,需要尋找一種簡便、快速鑒別兩者的方法。
CRP是一種能與球菌細胞C多糖結合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極微,定性實驗為陰性,定量<10 mg/L。但當組織炎癥時,可由巨噬細胞釋放白介素(IL)(主要是IL-6)刺激肝臟合成迅速增多,血清CRP濃度可達正常人的2 000倍,是最敏感的炎性蛋白〔5〕。主要作用在于調理炎癥部位的反應,以及拮抗創傷及感染部位釋放的溶蛋白酶的有害作用。
本文數據顯示,結核性胸腔積液CRP水平明顯高于癌性胸腔積液,與文獻報道一致〔6〕。造成兩種胸腔積液CRP濃度差異的原因與其形成機制有關。結核性胸腔積液主要為結核桿菌沿淋巴管走行到達胸膜,或肺部結核直接蔓延或經血行播散至胸膜,胸膜局部發生炎性反應而形成,感染為主要因素。現代研究認為,人體在遭受結核菌感染后會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主要表現為T淋巴細胞的致敏和巨噬細胞大量分泌 IL-1、IL-6和腫瘤壞死因子等細胞因子,而IL-6為肝細胞刺激因子,刺激肝細胞合成大量CRP并釋放入血〔7〕。作為一種急性時相蛋白,CRP在炎癥部位存在濃集征象〔8〕;加之細菌毒素及炎癥介質的作用,使血管內皮受損,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至血管內的CRP滲出至胸膜腔內,故胸腔積液內CRP濃度明顯升高。而癌性胸腔積液主要是腫瘤壓迫或侵犯淋巴管導致淋巴回流障礙,或腫瘤胸膜轉移,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故CRP增高并不明顯。本實驗41例結核性胸腔積液中雖有4例CRP<10 mg/L,考慮為病程較長,與炎癥反應有所減弱有關;3例癌性胸腔積液CRP>10 mg/L,考慮患者存在繼發感染。綜上所述,結核性胸腔積液是結核菌感染后炎癥反應所致,故CRP的濃度明顯增高,而癌性胸腔積液不是以感染為產生的主要因素,故CRP的濃度不高。因此,胸液CRP檢測對兩者的鑒別具有重要價值,且測定簡便、快速易行,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雷振之.胸液良惡性鑒別的實驗室檢查新進展〔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2;22(1):2-4.
2 寇麗筠,陳宏礎.臨床基礎檢驗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196.
3 羅詞文,李長生,胡 浩.胸腔積液診療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8.
4 李春紅,陳玉祥,陳建平,等.ADA和CEA測定在良性和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廣西預防醫學,2005;11(1):14.
5 趙偉和,蔡 挺,黃建達,等.五種急性炎性蛋白在胸腔積液中的價值〔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0;23(12):748.
6 李小平,黃春光,李煒煊.C反應蛋白與膽固醇在胸腔積液診斷中的探討〔J〕.江西醫學檢驗,2004;22(2):148.
7 劉璋華.結核性與惡性胸腔積液患者血清及胸水IL-6水平的測定及其臨床意義〔J〕.重慶醫學,2004;33(5):749-53.
8 張秋娣,李慶云.C-反應蛋白在結核性及惡性胸腔積液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04;9(6):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