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中國石化這艘巨輪正在建設世界一流的新航程中乘風破浪前行。煉油作為中國石化的優勢板塊,肩負著率先打造世界一流的重任。目前,各煉油企業干部員工正按照總部的戰略部署,滿懷信心地掀起“比學趕幫超”爭創一流的熱潮,加快推進建設世界一流的步伐,充分展示了打造世界一流先鋒的積極進取姿態。
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石化已建成13個千萬噸級煉油基地和一批大型原油碼頭及配套油庫、長輸管線,基本形成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灣和沿江企業帶等企業集群。煉油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總體規模和加工總量已居世界第二,單廠規模進入世界前列,一體化率接近60%,掌握了世界先進水平的煉油全流程技術,贏利能力處于亞太地區中上水平,部分企業處于先進水平??傮w來看,煉油板塊已具備了趕超世界一流企業的條件和潛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盡快躋身世界一流,時不我待。
必須樹立趕超一流的理念,建立爭創一流的激勵機制。要打造世界一流,全體員工必須首先樹立不甘平庸、趕超一流的意識,必須具有不斷進取、永爭第一的精神。如果員工缺乏不斷進取爭創一流的精神,缺乏打造一流的信心和豪情壯志,安于現狀、甘于平庸,那么,再宏偉的戰略也是空中樓閣,不可能實現。要打造世界一流,還必須建立獎勵先進、鞭策落后的激勵機制,讓員工步入創先爭優、事爭第一的良性工作軌道。否則,爭創一流的激情不可能持久,打造一流的目標也難以實現。經過近些年來持續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比學趕幫超活動,如今“有紅旗必扛、有第一必爭”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煉油企業操作室,員工抬頭都可以看見墻上工作欄里動態更新的國內外的各類先進指標,對標一流已經成為每一個員工每一天的自覺行動。各企業都形成了激勵創先爭優的機制。這為煉油企業率先打造世界一流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必須揚長補短,打造一流的硬實力。煉油要實現世界一流的目標,首先必須在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上向世界一流企業看齊,在硬指標、硬件和硬實力上率先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目前,煉油系統各企業差異較大。鎮海煉化、茂名石化、海南煉化等先進單位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較小,一些技術經濟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而有的煉廠與世界一流的差距還很大,要實現趕超目標還需要做相當大的努力。要使中國石化煉油系統在整體上達到世界一流,各企業必須從實際出發,揚長補短,大力提升煉油技術和設備水平,調整優化裝置結構、產品結構和能源結構,盡快在硬指標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躋身世界一流煉油企業行列。
必須苦練內功,造就一流的軟實力。通過學習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裝置改造和結構調整,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趕超,在硬指標上接近和達到世界一流并不難,難的是在軟實力達到世界一流。目前煉油板塊在裝置規模、加工能力、技術指標等硬指標方面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并不大,與世界一流企業最大的差距還是在管理、企業文化、人員素質、體制機制等軟實力方面。國際先進煉油企業在軟實力方面的優勢是通過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發展積累起來的,很難通過學習模仿在短時間內趕上。因此,打造世界一流的最大挑戰是在提升軟實力上。我們一定要著眼長遠,苦練內功,在提高軟實力上下工夫,如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水平,改革體制機制,打造一流的人才隊伍,等等。只有具有了世界一流的軟實力,才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一流企業。
必須培育引領潮流的創新基因,實現從跟隨者向引領者的轉變。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只是打造世界一流的第一步,要真正成為世界一流企業,還必須培育引領行業方向和潮流的創新能力,實現從學習跟隨者到潮流引領者的轉變。我國企業具有很強的學習模仿能力,最大弱點是創新能力不足。中國石化目前還只是一個世界煉油行業的追趕者和跟隨者,在煉油核心技術、新產品開發、綠色低碳、管理、體制機制等許多方面都與領先企業有相當大的差距。要成為引領者,就必須在培育創新基因、建立創新機制、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工夫,以真正確立領先同行的核心競爭優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引領世界的一流煉油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