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最新研究報告預測,2035年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長將低于預期,但頁巖油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增大,將使全球石油供應發生較大變化。預計2016年全球石油總需求將降到9290萬桶/日,2035年約10730萬桶/日,比2011年預測減少200萬桶/日。
國際能源署發布的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顯示,到2035年,巴西原油日產量將比目前增加350萬桶,上升至570萬桶,增長速度僅次于中東的伊拉克,在全世界居第二位。
BP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魯爾日前發布的《2030世界能源市場展望報告》稱,美國對中東地區的能源依存度將逐漸下降;歐盟能源進口依存度上升趨勢仍將繼續,面臨能源價格高企的挑戰。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歐盟能維持其領先地位,但在全球市場所占份額將由2010年的近75%下降至2030年的50%,屆時可再生能源占世界能源市場份額的比重可達7%。
據ICIS統計,截至2012年10月底,國內液化天然氣(LNG)產能已達到2301萬立方米/天,預計到今年年底,產能將達到3695萬立方米/天,比上年增長151%。產能的快速增長導致LNG的價格一路下滑。今年10月中旬,華南和華東地區的LNG估價同比已經下跌了600元/噸左右,LNG市場價格已下降至盈虧平衡點水平,部分工廠還出現了虧損。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與近年來民用LPG(液化石油氣)持續下降相反,工業LPG需求在持續上升。業內人士預計,到2015年工業用LPG需求量將達2602萬噸,這將為LPG深加工綜合利用帶來更大的機會。
英國信息服務公司Roskill一份最新的報告顯示,石油焦的消費量取決于市場的價格,石油產量增加促使石油焦消費量增加。石油焦產品中,用途最廣的當屬用作燃料的高硫石油焦,占石油焦市場總份額的75%。Roskill公司預計,未來石油焦的年均增長率從2006年至2011年的6%降到4%。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因亞洲市場高價格的吸引,到2020年全球液化天然氣市場將進一步轉向亞洲。據預測,歐洲將繼續依賴管道運輸,而北美液化氣的出口將萎縮。
據北美膠粘劑及密封劑協會(ASC)預計,2012年全球膠粘劑及密封劑市場規模將達405億美元。其中,北美市場規模達117.3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7%。2011~2013年,北美市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2.2%,拉美和亞太市場年均增速分別為4.1%和3.6%,有望成為全球市場的新動力。
IHS化學公司最新發布的《2013年聚乙烯全球分析報告》顯示,全球聚乙烯(PE)消費增長速度在2010年達到8.4%之后出現明顯回落,2012年的增速估計為3.4%。該公司預計,全球聚乙烯需求量將從2012年的7900萬噸增加至2017年的9900萬噸,主要是受到亞太、中歐、中東和南美地區需求增長的刺激。
據英國《化學商務》報道,市場疲軟正威脅著日本石化工業,目前面臨降低成本、關閉或重組的艱難選擇。2011年日元升值和全球經濟減速已將日本石化工業推向歷史轉折點。自2011年中期起石化產值就已下降,信息和電子材料利潤暴跌,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