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珍
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探討
張兆珍
目的 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患者共60例,選取可能影響該類病人接受手術后病變復發的指標,包括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共6項指標,并分析影響其病變復發的相關因素。結果 經單因素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6個臨床指標,均與其術后復發密切相關,P<0.05,說明上述因素是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術后復發的獨立因素。結論 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行傳統開腹治療或腹腔鏡保守性治療時,醫護人員應對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等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的關鍵因素,擬定個體化清除病灶的治療方案,且術后還要強調聯合用藥治療以抑制病灶的再生長,進而達到提高治愈效果、降低術后復發的目的。
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影響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為臨床上嚴重地影響著生育年齡女性健康與生存質量的婦科常見病之一,其有類似于惡性腫瘤的復發、遠處轉移、異位種植等臨床特點,近年來其發病率逐漸升高,故始終為婦科的難治病癥[1-2]。目前婦科手術逐漸成為診治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的一種可靠、有效手段,但手術后仍有一定的復發現象,無法獲得真正根治的效果,所以近年來如何能降低病人術后的復發情況成為研究工作者關注的熱點。本研究選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患者共60例,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患者共60例,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33.1±4.6)歲。其中卵巢型子宮內膜異位37例,非卵巢型子宮內膜異位23例;參照美國生育協會1985年擬定R-AFS分期:Ⅰ~Ⅱ期27例,Ⅲ期20例,Ⅳ期13例;采用傳統開腹術19例,腹腔鏡術41例。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標準:⑴B超檢查:手術后經B超檢查示患者出現新內異癥病灶;⑵盆腔檢查:手術后6周經盆腔檢查示患者陽性體征再次出現,或者陽性體征加重到手術前水平;⑶病史:術后患者臨床癥狀改善后再次出現,或者改善后又加重。
1.2 方法 收集60例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的臨床資料,選取可能影響該類病人接受手術后病變復發的指標,包括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共6項指標,并分析影響其病變復發的相關因素。
1.3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因變量為是否復發,以單因素分析具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α=0.05,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單因素分析 經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6個臨床指標,均與其術后復發密切相關,P<0.05。
2.2 多因素分析 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見表1。結果顯示,經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6個指標,均與其術后病變復發有著密切的關系,P均<0.05。
子宮內膜異位癥為患者具生長能力的子宮內膜組織出現于子宮腔被覆黏膜外的其他位置,其發病率近年來顯著升高[3-4]。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為良性的病變,但其具類似于惡性腫瘤的浸潤生長、局部種植和遠處轉移等臨床特征,患者多表現慢性盆腔痛、痛經、性交痛和不孕等。近年來研究者將組織細胞學的檢查結果作為該病的診斷標準,也有資料顯示將痛經、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等臨床癥狀作診斷標準,也有學者采用腹腔鏡檢查“金標準”或以超聲的檢查結果作診斷標準。國內外學者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現多從臨床評估、超聲檢查、腹腔鏡檢查及血清CA125測定等觀察。

表1 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單因素與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6個臨床指標,均與其術后復發密切相關,P<0.05,說明上述因素是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病人術后復發的獨立因素。因此,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行傳統開腹治療或腹腔鏡保守性治療時,醫護人員應對病人的年齡、疾病分期、病變部位、孕激素治療、盆腔病變位置及既往手術史等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復發的關鍵因素,擬定個體化清除病灶的治療方案,且術后還要強調聯合用藥治療以抑制病灶的再生長,進而達到提高治愈效果、降低術后復發的目的。
[1] 常坤.腹腔鏡手術在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11,24(1):27-29.
[2] 林潔.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復發的影響因素分析[J].醫學信息,2011,24(3):1818-1819.
[3] 朱國文.子宮內膜異位癥術后服用米非司酮及孕三烯酮的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1,17(11):64-65.
[4] 鄒杰,關錚,孟元光,等.腹腔鏡治療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解放軍醫學雜志,2011,36(10):1080-108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for endometriosis. Methods There were 60 patients of endometriosis having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from Jan 2011 to Mar 2012. Analyze the age, staging of disease, diseased region, progesterone treatment, pelvic lesion location and operation history, which maybe affect the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for patients. Results 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icity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six clinic targets such as age, staging of disease, diseased region, progesterone treatment,pelvic lesion location and operation history was related to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P<0.05). Conclusion When the patients of endometriosis with the traditional open treatment or laparoscopic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taffs should draw up individual method for patients by considering the age,staging of disease, diseased region, progesterone treatment, pelvic lesion location and operation history, and focus on the drug combin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effect and decrease recurrence.
Endometriosis;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Infl uencing factor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042
250300 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張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