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壽 田洪梓 孫金鳳 王迪 周洪超
肺纖維瘤1例治療體會
胡佳壽 田洪梓 孫金鳳 王迪 周洪超
肺纖維瘤是一種罕見的肺良性腫瘤,現將我院最近確診的1例報道如下。
患者,女,74歲,主因咳嗽,痰中帶血4月入院。4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反復出現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伴有左胸痛,并感胸悶、憋氣,有時盜汗,無發熱、咯血、聲音嘶啞等癥狀。體檢:生命體征平穩,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患者15年前曾行左側乳腺癌根治術,左胸壁可見一長約20cm的橫行手術瘢痕。
CT表現:胸部CT正位定位片示左上肺見一大小約12cm×9cm×10cm的巨大腫塊影,上縱隔受推壓明顯右偏,氣管向右彎曲變形;軸位像示腫塊邊界較清楚,無分葉及毛刺,密度不均,CT值23~49Hu,并可見多處小點狀鈣化灶,鄰近肋骨未見骨質破壞,未見胸腔積液,縱膈及腋窩未見腫大淋巴結(圖1~圖5)。
經CT引導下行左肺腫塊穿刺活檢,術后病理提示瘤組織由梭形成纖維細胞組成,未見病理性核分裂,可見灶性變性壞死,病理診斷為左肺纖維瘤伴出血壞死。

圖1 胸部CT正位定位片示左上肺見一巨大腫塊影,上縱隔受推壓明顯右偏,氣管向右彎曲變形

圖2、圖3 CT肺窗及縱隔窗顯示腫塊邊界較清楚,無分葉及毛刺,密度不均,可見較大范圍的壞死區

圖4 CT引導下左肺腫塊穿刺活檢,可見穿刺活檢槍位于病灶內實性部分,病灶內可見小點狀鈣化灶


圖5 病理診斷為左肺纖維瘤伴出血壞死
肺纖維瘤是一種間葉來源的肺良性腫瘤,較為罕見,可發生于青年及中老年人[1-2],起病較隱匿,可無癥狀或癥狀較輕,通常在體檢時或腫塊較大伴發感染時才發現。肺纖維瘤可起源于臟層、壁層及葉間胸膜和肺組織,大小不一,鏡檢腫瘤邊緣整齊,由不規則排列的膠原束和紡錘狀成纖維細胞所構成,細胞核長,內有分布不勻的染色質,無病理性核分裂及異形細胞,腫瘤中央呈玻璃樣變。
肺纖維瘤具備良性腫瘤的基本特點:腫塊邊界清楚,邊緣光整,多數密度均勻,無分葉或淺分葉,無毛刺及衛星灶。但肺纖維瘤的影像學無特征性,常誤診為其他疾病,診斷時需與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及肺錯構瘤等鑒別。炎性假瘤少數可有空洞或鈣化;硬化性血管瘤特殊表現有多發結節,可見粗鈣化,CT增強掃描示血管增生部分有強化[3];典型錯構瘤可見“爆米花”樣鈣化及脂肪密度。本例病變的特點是腫塊內可見散在分布的點狀鈣化灶及較大范圍的壞死區。本病確診靠病理診斷,治療首選手術切除。
[1] 賈銘,陳衛國,黃嬋桃,等.肺纖維瘤2例報告[J].實用放射學雜志,2005,21(11):1179.
[2] 李亞敏,李俊,羅泱,等.肺纖維瘤1例[J].醫學影像學雜志,2007,17(5):495.
[3] 吳恩惠,李鐵一.中華影像醫學呼吸系統卷[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41.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049
264002 山東煙臺解放軍第107醫院影像中心 (胡佳壽 田洪梓 王迪 周洪超) 2264002 山東煙臺解放軍第107醫院影像中心全軍腫瘤無創診療中心(孫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