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亞衡 顏宇波 李曉行
甲狀腺穿刺活檢168例臨床研究
羅亞衡 顏宇波 李曉行
目的 評價甲狀腺穿刺活檢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分析168例患者甲狀腺細針穿刺的臨床資料及其細胞學診斷結果。結果 本組患者168例,結節性甲狀腺腫86例(51.19%),甲狀腺囊性變30例(29.76%),單純性甲狀腺腫2例(1.19%),橋本氏甲狀腺炎22例(13.09%),plummer氏病1例(0.59%),甲狀腺乳頭狀癌11例(6.55%),亞急性甲狀腺炎13例(7.74%),甲狀腺腺瘤1例(0.59%),甲狀腺結核2例(1.19%)。結論 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安全、方便、可靠、操作性高,可在臨床上可大力推廣。
甲狀腺穿刺;病理檢查
甲狀腺穿刺活檢20世紀30年代出現,最初應用于鑒別甲狀腺結節的良性與惡性,從而以確定是否需要手術治療。隨著穿刺活檢技術在臨床診斷上的廣泛應用,以及醫學理論對甲狀腺病理認識的持續提高,甲狀腺穿刺活檢也開始應用于良性甲狀腺疾病的相關鑒別。甲狀腺細針穿刺(FNA)是現在甲狀腺疾病診斷的常用簡便檢查手段,具有安全、經濟、簡單的特性,可以在臨床上準確評估甲狀腺結節,有利于早期明確甲狀腺病變的性質,對病因診斷亦具有重要價值[1]。選取168例不典型的甲狀腺疾病患者,給予FNA檢查,探討穿刺活檢的臨床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長沙市三醫院內分泌科門診就診、病房住院甲狀腺結節或腫大性質待查的相關甲狀腺疾病患者168例(男15例,女153例),男女比例為1:10.2,年齡21~76歲,平均42.38歲。在進行穿刺前,需進行詳細的甲狀腺觸診,醫護人員需向患者詳細交代穿刺的方法、目的、注意事項及可能的并發癥,并簽署該患者的知情同意書。在為患者進行甲狀腺穿刺活檢前均行甲狀腺功能、甲狀腺自身抗體檢測以及甲狀腺超聲檢查、出凝血指標檢測等。
1.2 方法 患者應取坐位,暴露穿刺部位的皮膚,進行表皮消毒后,用左手固定結節,右手持注射器,可用20mL注射器連接22G針頭,針頭刺入甲狀腺皮下,進入甲狀腺組織內停留,抽動套管針芯,再將針芯連同套管針一起拔出,推出針芯即可見甲狀腺組織細胞成分[2]。將吸出的組織細胞成分置于載玻片上,均勻涂開,涂片后立即使用95%酒精固定,HE染色,進行顯微鏡下閱片,若診斷或閱片有困難,可重復操作。患者拔針后,對穿刺點覆以消毒紗布并局部壓迫15min,再觀察20min,無不適后方可離開。若有患者出現暈針現象,可停止操作臥床休息至好轉。
根據所取的患者甲狀腺組織涂片內的細胞成分、形態學改變和特征性的細胞結合及其它資料做出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斷(見表1)。

表1 甲狀腺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結果(n,%)
3.1 甲狀腺穿刺活檢的影響因素 甲狀腺疾病種類繁多、誘因復雜,有些臨床表現無特異性特征,即使采用B超、CT、發射計算機體層攝影術(ECT)等技術手段也只能顯示病變的形態,對于確診缺乏根本依據,臨床診斷率不高。甲狀腺細針穿刺(FNA)則為甲狀腺疾病的臨床診斷提供了新方法和新依據。據有關文獻報道,其診斷敏感性為65.0%~98.0%(平均83.0%),特異性為72.0%~100.0%(平均92.0%),FNA與行穿刺的醫護人員的臨床經驗,甲狀腺結節部位的血管豐富與否及臨床采集的標本量直接有關。甲狀腺疾病的臨床病理診斷對采集的標本要求較高,若FNA脫離了原有的組織形態,可能經驗豐富的病理學家亦難做出正確診斷[3]。有時臨床采集也因所獲得上皮細胞數量太少,不能做出相關的診斷,據文獻報道FNA穿刺的失敗率為5.0%~15.0%。
3.2 甲狀腺穿刺活檢的安全性 據相關文獻報道,甲狀腺穿刺是較為安全的微創操作。在本組168例患者中,2例患者因操作失誤穿破血管出現輕微出血情況,在終止操作并壓迫止血后,出血停止,無患者出現大出血的情況。甲狀腺穿刺活檢的安全性較高,但是臨床上仍然需要注意的是,操作前要詳細詢問患者病史,是否患有血液疾病,是否有出血傾向,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經期內,進行術前血小板、凝血功能等檢查排除相關出血性疾病[4]。此外,168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暈針現象,醫護人員立即終止操作,并囑患者臥床休息,10min后觀察暈針癥狀緩解。因此,在患者進行操作前還需詳細詢問有無暈針史,若有則不建議患者進行此項檢查。由臨床實踐可知,甲狀腺穿刺活檢是一個相對安全、可靠、方便的臨床檢查操作。
3.3 臨床應用價值
3.3.1 診斷價值 甲狀腺穿刺活檢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在本實驗中,168例患者發現了11例診斷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占6.55%),后經手術證實病變。患者穿刺檢查中其組織細胞特點為細胞涂片中癌細胞較多,并呈團簇樣,細胞界限較模糊,核密集,斷片周圍瘤細胞呈柵欄排列,高倍鏡下可見不規則核溝,有時可見砂粒體[5]。168例患者中出現30例甲狀腺腫囊性變患者(占29.76%),這一病變在標本采集過程中抽出囊液即可診斷,囊液呈黃色或咖啡色或呈血性。
3.3.2 治療價值 甲狀腺穿刺活檢不僅具有很高的診斷價值,在一些囊性病變中還具有治療作用。它的這一應用,不僅避免了外科手術的風險,也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減輕了經濟負擔。在168例患者中發現了30例囊性病變,在標本采集抽取囊液后,98%的患者結節縮小,48%的患者結節大小縮小達5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穿刺抽取囊液這種治療方法較易復發,而在抽完囊液后囊內注射硬化劑則可明顯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經168例患者的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可知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不僅對甲狀腺的結節病變有較高的鑒別診斷價值,對甲狀腺癌的早期檢出率有重要作用,同時對甲狀腺囊性病變患者亦有較安全的治療作用。因此,甲狀腺細針穿刺活檢安全、方便、可靠、操作性高,可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 姜福明,王全運,許凱,等.粗針甲狀腺穿刺活檢在甲狀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白求恩醫科大學學報,2001,27(6):672.
[2] 何友釗,葉觀瑞,李美榮.B超引導下的細針穿刺活檢對甲狀腺結節診斷的價值[J].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2000,7(4):54.
[3] Redman R,Zalaznick H,Mazzaferri EL,et al.The impact of assessing specimen adequacy and number of needle passes for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yroid nodules[J].Thyroid,2006,16(1):55-60.
[4] 施秉銀,馬秀萍.現代甲狀腺疾病診斷與治療[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4,20(2):180-182.
[5] 陳云,朱明華,周曉軍.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活檢的細胞病理學診斷進展[J].國外醫學內分泌學分冊,2003,23(6):403-405.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074
410000 長沙市三醫院內分泌科 (羅亞衡 顏宇波 李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