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林 胡娟
超聲心動圖對急性心梗的診斷價值
馬會林 胡娟
目的 探討超聲心動圖對急性心梗(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醫院收治的60例有急性胸痛癥狀臨床擬診為AMI病例,其心電圖(ECG)均異常,對其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UCG)和冠狀動脈造影(CAG),對UCG、ECG及CAG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UCG和ECG在陽性率、陰性率以及診斷準確率方面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診的AMI病例在異常節段的收縮期增厚率、左室射血分數、室壁厚度、室壁運動幅度及左室舒張末內徑方面與非AMI病例對比,差異同樣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超聲心動圖能夠準確評價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和范圍,并且可以及時檢測到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時心臟的特征性形態和功能變化,其檢測方法簡便且準確,可為臨床診斷急性心肌梗死提供有力的輔助診斷依據。
超聲心動圖;急性心肌梗死;診斷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臨床上心血管內科一種常見的特殊且嚴重的疾病,其常見的并發癥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室壁瘤以及室壁穿孔等,具有很高的病死率[1]。目前對其進行診斷臨床醫生主要依靠臨床癥狀、心電圖、心肌酶譜、胸部X線以及冠狀動脈造影等[2],但對超聲心動圖用于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的用途尚沒有足夠的認識。有研究[3]顯示在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方面超聲心動圖具有95%~98%的陰性預測價值,為研究超聲心動圖對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應用價值,選取60例有急性胸痛癥狀臨床擬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對其UCG、ECG以及CAG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6月~2012年1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醫院收治的60例(男42例,女18例)有急性胸痛癥狀,臨床擬診為急性心梗的患者,年齡28~81歲,平均64.8歲。所有病例均經調查病史、常規體檢以及ECG檢查,臨床擬診為AMI入院。其中38例具有典型的胸痛癥狀,22例不具有典型胸痛癥狀。37例進行ECG檢查發現對應導聯上出現典型的AMI表現,其余23例沒有典型的AMI表現。
1.2 超聲心動圖 使用PhilipsiE33彩色超聲診斷儀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按照不同切面分別取胸骨旁短軸和長軸切面、左室二尖瓣及乳頭肌短軸、心尖四腔和兩腔、心尖短軸切面、劍下四腔以及左右室流出道長軸等切面圖,采用右室壁6節段和左室壁15節段進行劃分。由兩名以上超聲醫師共同觀察心臟各節段室壁的運動情況以及心肌回聲強度,測量各室壁的厚度以及運動幅度,計算出左室射血分數(LVEF),以及異常節段的收縮期增厚率。依次觀察和分析室壁運動。診斷標準:當梗死區所對應的室壁運動出現運動消失、運動明顯減弱或者反常運動等異常癥狀,異常節段的收縮期增厚率<30%,室壁異常節段厚度舒張期變薄,心內膜回聲變得不勻或者斷裂,出現以上狀況即可診斷為心肌梗死。
1.3 冠狀動脈造影術 同時對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規Judkins法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對每支血管均投照2個以上體位,評價標準為冠狀動脈狹窄>50%作為陽性,冠狀動脈無病變作為陰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UCG可確診陽性病例32例,其檢測靈敏度為91.4%,陰性病例22例,其特異度為88.0%,因此其診斷準確率為(54/60)90.0%;而ECG可確診陽性病例28例,其檢測靈敏度為80.0%,陰性病例18例,其特異度為81.8%,因此其診斷準確率為(46/60)76.7%。兩種檢測方法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通過超聲心動圖確診的AMI病例在異常節段的收縮期增厚率、左室射血分數、室壁厚度、室壁運動幅度以及左室舒張末內徑方面與非AMI病例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ECG、UCG及CAG檢查結果對比分析
表2 UCG檢查AMI和非AMI病例各指標對比分析(±s)

表2 UCG檢查AMI和非AMI病例各指標對比分析(±s)
臨床指標 AMI病例(n=35) 非AMI病例(n=25)異常節段的收縮期增厚率(%) 16.78±8.12 45.12±3.45 LVEF(%) 48.98±10.13 60.56±5.12室壁厚度(mm) 6.01±1.31 10.84±2.34室壁運動幅度(mm) 3.21±1.13 8.21±0.98左室舒張末內徑(mm) 57.34±6.65 51.23±3.49
3.1 AMI的診斷方法 以往臨床診斷AMI主要是通過心電圖以及心肌酶譜的動態改變,然而有研究[4]證實結扎冠狀動脈幾秒后心室壁就會出現運動消失、減弱或反常運動異常情況,而只有在冠脈血供下降40%以上時心電圖才會出現缺血性ST-T改變。而超聲心動圖對心肌的室壁運動很敏感,可以實時且形象地顯示室壁的運動情況。當出現室壁節段性運動異常時表明會發生嚴重的心肌缺血甚至心梗,若未顯示局部室壁運動異常,則幾乎可排除心肌梗死[5]。另外超聲心動圖可以十分直觀地顯示心臟形態結構,通過室壁的異常運動以及室壁厚度改變,對梗死的范圍、部位以及梗死程度均判斷,并且可以預測相關的冠狀動脈情況。
3.2 總結 通過對本組資料進行研究顯示,UCG在陽性率、陰性率以及診斷準確率方面明顯優于ECG,其可以準確顯示確診的AMI病例在異常節段的收縮期增厚率、左室射血分數及室壁厚度等指標與非AMI病例差異,進一步說明其診斷急性心梗的準確性,且UCG具有方便、無痛、安全以及重復性好等優點,尤其對于心電圖沒有發生特征性改變,心肌標志物尚沒有升高的早期AMI具有十分重要的診斷價值,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1] 熊英.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治療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31):93.
[2] 游輝中.急性心肌梗死63例超聲心動圖的分析[J].實用臨床醫學,2006,7(3):32-35.
[3] 吳英,王敏榮.超聲心動圖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心腦血管病防治,2008,8(3):169-172.
[4] 陳偉軍,鐘征賢.急診床旁超聲心動圖對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09,15(22):2-4.
[5] 郝淑琴.超聲心動圖對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發癥診斷的輔助作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4):168-171.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5.075
83340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醫院特檢科 (馬會林)833400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醫院老年病科(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