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麗水市發改委課題組
做大做強麗水文化創意產業
□文/麗水市發改委課題組
圍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柱產業、提升城市軟實力的核心產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民生產業、推進城市國際化戰略的先導產業”的戰略定位,做大做強麗水文化創意產業
近年來,各地黨委、政府相繼推出相關政策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范圍從最初的幾個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擴展到全國主要城市。文化創意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上升,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十一五”以來,麗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熱情高漲、蓬勃發展,但與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等市及嵊州、長興等縣(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加快“綠色崛起、科學跨越”進程不相適應,值得我們去思考和解決。
文化創意產業的范圍很廣、鏈條很長,不僅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更是當前引導國家產業創新和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潮流,勢不可擋。文化創意產業既是一個永恒的朝陽產業,更是麗水揚長避短的“好招術”、產業轉型升級的“新藍海”、城市提升品質的“助推器”,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提升區域競爭力,實現“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麗水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和全面小康社會兩大目標,經濟實力快速提升,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時機日趨成熟。優越的生態資源和豐厚的文化積淀,不僅是麗水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得天獨厚的基礎,也是“綠色崛起、科學跨越”發展戰略的迫切需要和“秀山麗水、養生福地”區域品牌的內在要求,將為提升麗水區域競爭力提供新的增長極和驅動力。
——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動甌江文化大繁榮和大發展的迫切需要。通過甌江文化產品帶動文化、造就相關聯文化創意產業,圍繞打造“浙江省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目標,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僅將有效提升城市軟實力,進一步增強麗水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同時也是推動甌江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迫切需要。
——提升生活品質,滿足人民群眾文化消費需求增長的迫切需要。近年來,麗水專門制定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堅持突出重點與統籌兼顧相協調,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通過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進一步辦好國際攝影節、青瓷寶劍節、石雕文化節、木制玩具節等重大節慶活動,形成了一批獨具魅力的文化節慶品牌。
改革開放后,特別是撤地設市以來,依托得天獨厚的人文資源、自然稟賦和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及不斷增強的區域創新能力,麗水相繼擬定了《麗水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麗水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的配套政策,通過打造綠谷文化、生態文化和甌江文化,文化創意產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但與周邊發達地區相比,麗水文化創意產業仍然存在點散面窄、品質較低等諸多問題,而且沒有明確的產業方向。
行業地位日益突出。近年來,麗水相繼出臺了《中共麗水市委關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推進文化強市建設的決定》、《麗水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編制了《麗水市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2011-2020)》和全國首個攝影專項規劃——《麗水市攝影發展規劃(2011-2020)》。
園區建設扎實推進。依托本土的特色文化,麗水加快推進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有力推進了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和麗水文化產業發展。目前,全市已形成以萬象文化創意園為龍頭的十大文化產業園區。
人才隊伍持續壯大。隨著人才機制不斷健全,成才環境逐步優化,麗水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得到激發,涌現出一批文化創意產業領軍人物。
品牌打造成效明顯。從4000多年前的好川文化開始,麗水逐漸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醞釀了豐富燦爛而又獨具特色的甌江文化。近年來,麗水高度重視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塑造,黃帝文化、劍瓷文化、攝影文化、青田石雕與劉基文化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聲名遠揚。
專項規劃尚未編制。目前,麗水尚未出臺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政策和規劃,對這一產業缺少明確分類依據,研究和分析處于淺表階段,文化創意產業尚未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對GDP的貢獻能力仍顯不足。
產業鏈條有待拉長。麗水的文化創意產業才剛剛起步,產業鏈仍然較短。與遠至北京、上海,近至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等市及嵊州、長興等縣(市)相比,麗水文化創意園區在集聚度、投資強度、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體制機制有待完善。現階段,文化創意產業在麗水仍是一個幼稚產業,現有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多頭管理、職能不清,缺乏統一協調,造成區域整合能力不強,產業政策不完善,扶持促進機制不健全等。
人才培養有待加強。文化產業是一個高文化含量、高智能的創意產業,離不開高素質人才的支撐。當前,麗水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成長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還未形成中長期發展規劃。
強化統籌協調,深化體制改革。一要建立健全相應組織架構。要設立由市主要領導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文化創意產業指導委員會或領導小組,負責產業發展戰略及重大事項的決策。成立市文化創意產業辦公室,負責規劃制定、政策完善、人才培養、綜合協調、檢查考核等工作。二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機制。設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制定與產業導向相匹配的基金使用辦法,支持有市場發展前景的產業項目和關鍵技術的開發,通過努力,延長文化創意產業鏈。三要建立健全市場準入機制。對國家和地方放寬文化產業市場準入限制的各項政策規定進行梳理,為投資者提供清晰明確的“路線圖”。提高對文化創意企業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重點扶持有市場前景、發展潛力大、運行機制好的文化創意企業,促使其提升核心競爭力。
出臺專項規劃,完善空間布局。一要抓緊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加強對文化創意產業的研究,明確指導思想,制定文化創意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在制定規劃時,要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根據產業內各領域的特性,選擇相應的運作機制和發展模式。二要完善產業布局。加強地方特色文化與三次產業融合發展,以特色文化品牌為抓手,以文化旅游為切入點,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建設為載體,以“市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重點,充分發揮各縣(市、區)的產業優勢和區位特點,積極拓展新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形成“集聚、帶動、支撐”文化創意產業空間新格局。三要堅持差異化和集聚發展原則。堅持走差異化發展和集約集聚發展之路,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優勢,在產業選擇上,體現差異化特點。
加大政策扶持,營造發展環境。一要研究相關政策。加強對優勢文化創意行業產業發展情況的全面調研,摸清現有產業的基本狀況,加快發展優勢產業,以此來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二要制定扶持政策。將文化產業發展提上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在貫徹落實國家、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的同時,靈活、主動地研究制定麗水的相關政策,以此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適宜環境。三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文化創意產業是“大腦經濟”和“智慧經濟”,最根本的依托就是人才。一定要以最優的環境吸引最優的人才,以最優的人才創意最好的項目。
明確發展方向,確定產業導向。一是明確戰略定位。圍繞“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柱產業、提升城市軟實力的核心產業、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民生產業、推進城市國際化戰略的先導產業”的戰略定位,做大做強文化創意產業,著力增強文創產業的滲透力、拓展力與競爭力。二要明晰發展領域。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原則,重點推動青瓷、寶劍、石雕、竹炭、黑陶、木玩、攝影、影視、油畫、特色文化演藝(畬鄉風情、婺劇、昆曲十番、茶藝)等十大文化產業,積極推動信息服務業、動漫游戲業、設計服務業、藝術品業、休閑旅游業和文化會展等六行業加快發展。三要實施重點工程。堅持把啟動民間投資放在重要位置,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模式,圍繞做足、做好“名人、名園、名企、名品、名牌”文章,為麗水打造浙江省重要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提供戰略支撐。
促進對外交流,打造精品工程。一是積極搭建交流平臺。要大力宣傳甌江文化,建設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庫,通過以“非遺”和“物遺”為重點的歷史文化及部分當代文化藝術精品集中展覽、展演,促進甌江精華文化的挖掘、研究和宣傳,積極搭建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平臺,定期檢閱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成果,為促進對外交流提供強有力支撐。二是加快打造精品工程。注重發揮特色文化資源優勢,培育和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突出節慶的品牌性、內涵性、經濟性、效益性,重點強化文化節慶中的群眾參與和對“種文化”的帶動作用。三是努力擴大品牌影響。建立健全文化創意產業協作機制,進一步擴大麗水文創產業的影響力。推動文化企業“走出去”。積極組織參加深圳文博會、義烏文博會和北京文化精品展等展會,擴大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影響力。
(課題組組長:蔡昉;成員:厲亞萍 葉小弟馬飛平;執筆:馬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