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州市發改委“走出去”戰略調研組
“1+1>2”:杰克海外并購案例的示范效應
□文/臺州市發改委“走出去”戰略調研組
新杰克對拓卡奔馬的購并,在采用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實現了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之間的融合,發揮了企業境外購并的管理和人才協同效應,實現“1+1>2”的效果
杰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裁床、工業縫紉機、節能伺服電機、磨床產品研發制造的綜合性民營企業,集團下屬6家子公司,分別分布在浙江、上海、江西、湖南、德國等地。2011年實現產值16.5億元,利稅1.8億元。2009年,杰克控股的下屬子公司新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并購在世界自動裁床行業中有重要地位的兩家德企Bullmer(奔馬)和Topcut(拓卡),成立了“德國拓卡奔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卡奔馬”)。此次境外并購是杰克控股集團國際化發展的重要一步,對于提升杰克品牌影響力,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非股權購并”策略。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及新興經濟體的跨國公司采用非股權的并購模式(指僅收購境外企業的品牌、技術、有效存貨,選擇性的吸收人力資源等)進行國際投資。相比于股權收購,其風險管控能力相對會高一些。新杰克以非股權、非承債式的方式重組拓卡與奔馬的品牌、技術和生產資源,只花費了4500萬元就得到了兩家德國企業的品牌、技術、營銷網絡、有效的存貨、人力等核心資源;在節省大量資金、擺脫購并后員工安置與債務負擔的同時,還有助于拓卡奔馬在產品的研發、制造方面保持德國傳統,同時也規避了股權并購可能帶來的系列風險。
——“進口型”并購策略。“進口型”并購主要指把品牌、技術應用到國內市場,指導提升國內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是相對于“出口型”并購(在國外并購,在國外生產并將產品直接外銷)而言的。新杰克此次境外收購,主要是將技術轉化為在中國以及亞洲地區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可以理解為是一種“進口型”的海外并購策略。
——“曲線式”購并策略。德國政府對民族工業的保護意識比較強,在審查跨國并購的時候,往往對大型企業以及掌握一些高端技術的企業謹慎對待,審查較嚴。杰克在總結收購百福失敗經驗的基礎上,采用了曲線式購并策略。新杰克首先收購了德國政府關注度不高的小企業——拓卡,然后授權拓卡去收購在世界自動裁床制造領域享有“奔馳”美譽的奔馬。事實表明,這“曲線式”的收購方式順利通過了德國政府的審查。
品牌效應。實施并購后,拓卡與奔馬合二為一成立拓卡奔馬公司,由純粹的德國企業變成中國資本控股的企業—德國拓卡奔馬公司,在海外高度獨立運營,并與杰克品牌進行有效融合對接。新杰克并購拓卡奔馬之后,企業商譽大大提升,品牌效應彰顯,訂單不斷攀升。2009年7月并購后,8月杰克集團縫制設備訂單激增50%,新增客戶基本上都沖著“奔馬”而來,全年出口比上年翻了一番。隨后,企業的銷售業績在同行業中獨樹一幟。
技術效應。通過收購拓卡和奔馬兩家企業,大大提升了杰克控股在產業鏈環節上的技術綜合度,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線。更為重要的是,德國人先進的縫紉機制造業技術成為臺州人開拓市場的利器,也為新杰克帶來顯著的技術外溢效應。另外,新杰克可通過收購兼并海外生產企業進入高附加值產業領域。借助Topcut-Bullmer公司的高端自動化技術,加快高端自動化縫紉機的研發,并和前道裁床相連接,進一步加速杰克控股成為服裝、汽車、航空等行業提供成套方案的服務商和供應商。同時也依靠Topcut-Bullmer公司在汽車、航空等領域的影響力,進一步帶動杰克工業縫紉機進入汽車、航空等高端市場,加快企業轉型和產品升級,提升杰克品牌的影響力。
營銷網絡效應。拓卡奔馬的國際營銷網絡、營銷渠道大大拓展了杰克的營銷渠道。重組整合后的拓卡奔馬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品牌的優勢產品結構體系基礎,在滿足歐美老市場、老客戶的產品需求基礎上,加大了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開發與生產的力度,并根據不同市場的需求情況對產品結構進行了優化與調整,從而有效實現了國內外營銷網絡的對接。這兩年,拓卡奔馬的獨立服務體系覆蓋中國主要市場,再借助控股方新杰克在縫紉機市場的銷售渠道,其產品銷路大幅拓展。至2011年底,拓卡奔馬在中國市場的自動裁剪設備銷量就超過原艾斯特奔馬在該市場近十年的總銷量。從2012年起,拓卡奔馬將陸續把更多尚未在華銷售的德國產品引入中國,并進一步加大在東南亞市場的產品推廣力度。
管理和人才效應。管理和人才效應是決定企業并購后能否正常運轉、發揮資源整合效應的關鍵。杰克非常重視管理和人才效應的發揮。新杰克雇傭拓卡負責人擔任德國拓卡奔馬公司總經理,由德國管理者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有效跨越了文化融合這一環節,確保留住德方原有核心技術與管理人員。而且由于德方在研發生產方面有良好的科學嚴謹的做事態度,作為控股方的新杰克賦予其在研發、生產上的絕對領導權和最終把關權,更有助于其產品保持德國品質。因此,新杰克對拓卡奔馬的購并,在采用有效管理措施的基礎上實現了內資企業與外資企業之間的融合,發揮了企業境外購并的管理和人才協同效應,實現“1+1>2”的效果。
(調研組組長:徐海蓉(執筆);成員:陳曉敏梁海兵(執筆)徐良蔡華權張青華夏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