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葉飛霞
解惑低通脹與低價格
□ 文/葉飛霞
2012年7月,浙江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2%,CPI創下2009年12月以來32個月的新低。與此同時,大眾面對醒目的媒體大標題,而對照身邊天天拎著的“菜籃子”“米袋子”的價格并沒減輕的反差,對CPI的質疑聲再起:CPI是否不準確?CPI究竟含有多少水分?本著既想為CPI正名,更想讓CPI真正成為大眾的良師益友,筆者從三方面對CPI進行解惑。
從衡量通貨膨脹最重要的指標CPI角度看,浙江7月CPI創下32個月來新低,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1.2%,CPI已持續四個月漲幅回落至3%以內,政府的宏觀調控目標也從防通脹轉向穩增長,充分體現我國經濟正在逐漸邁進低通脹時代。從目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看,當前的低通脹是建立在前兩年物價持續上漲、許多農產品價格連續創歷史新高的基數上的,是指價格總水平在去年較高基數上再漲1.2%,但價格漲幅回落到30多月來的新低,而非價格從高位下降。尤其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價格,7月比去年同期仍上漲2.9%。因此,低通脹與低價格并不是一回事。
仔細觀察CPI數據,浙江7月份物價水平與2010年比,糧食價格上漲15.7%,其中大米價格上漲14.9%,面粉價格上漲12.5%;豬肉價格上漲17.7%,禽類價格上漲10.3%,蛋價格上漲10.3%,水產品價格上漲25.1%,鮮菜價格上漲16.2%。一年半時間,主要食品價格漲幅均超10%,而水產品價格漲幅更是超過25%。難怪大眾感受的“米袋子”“菜籃子”的沉重,尤其對中低收入家庭來說,“米袋子”“菜籃子”作為家庭的剛性需求,占家庭總消費支出比重又較高,因此更使低收入家庭承受著難以承受之重,也促使各級政府近兩年不斷啟動對低保家庭因物價上漲進行的動態補貼。
CPI的構成可劃分為三大塊:工業品價格、服務項目價格和食品價格,以2012年7月浙江CPI數據為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1.2%,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9%,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5%,而工業品價格卻是下降0.3%。
近年來,大多數國家都出現食品價格漲幅高居首位的格局,雖有我國連續多年糧食生產豐收的支撐,也難抑制國內糧價步步走高。民以食為天,糧價走高必帶出相關農產品價格上漲格局,食品價格上漲或將成為長期性趨勢。伴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揚,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服務項目中以各類家庭服務、維修服務、旅游、租金等為主的服務項目價格漲勢強勁,但同時占服務項目中比重較大的教育、醫療服務等價格相對平穩,有效抑制了全省服務項目價格進一步升溫。工業品價格在持續上漲兩年多后,今年6月開始,同比價格重回跌勢,主要受益于經濟增速逐季回落下的供過于求市場格局、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和技術進步支撐下部分高新技術產品價格持續走低。
從世界各國經濟發展軌跡看,CPI保持在適當的通脹水平(3%左右),GDP保持一定的增速,居民家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速度(或較低的全社會失業率),且后兩個增速均超過通脹率,是一國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狀態。從這個基調出發,過去一年你的生活是否跑贏CPI可作個簡單評判,首先看你的家庭收入(包括工資、財產性收入或投資收益等)的增速是否超出通脹率。其次可看作為評判一個家庭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占家庭總消費支出的比重)是否在下降。從近20年浙江CPI數據看,年度之間價格總水平出現下降的僅為5年,因此無論低通脹或高通脹,CPI出現上揚的概率一般會大大高于下降概率。如果你既跑贏了CPI,生活質量又在穩步提高,那就不必太在乎今年100元錢能從菜場拎回多少食品,而感嘆5年前能買回更多的食品了。因為CPI還可告訴你另外一組數據,與2005年比,購買轎車價格大約下降22%,購買電腦價格約下降32%,購買電視機價格約降一半多。既然價格總水平長期看是呈上漲趨勢,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自己的收入增幅是否跑贏CPI,而非對絕對價格的過多比較。
國家統計局浙江調查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