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志堅
諸暨市工業制造業起步于上世紀50年代,發展于改革開放初期,至90年代中期,一批骨干企業逐漸壯大和成熟。進入本世紀,全行業呈現出高速高質的發展態勢。截至2011年底,實現工業總產值2808.24億元,利稅168.91億元,利潤130.77億元,年銷售億元以上的規模企業306家。 襪業、珍珠業、銅加工及新興材料業、機械裝備制造業、紡織服裝業及環保新能源業等成為壯大實體經濟、引領市域經濟發展的主導行業。
但同時,工業發展中的許多苗頭性困難和問題不可小視:一是需求性問題。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制造業面臨的國內外宏觀環境更趨復雜,化纖、數控機床、鑄造、包裝等先導產業呈現較大的回落。與諸暨汽車配件、制冷配件等產業高度相關的汽車、空調以及國家重大基礎設施行業下調幅度大,需求不足也導致了國內供貨商欠款違約、索賠、退貨等現象的增多。二是結構性問題。從產業結構看,低效益高投入資源密集型的傳統工業仍占主導,企業產品成套能力總體不足,工程成套和項目成套非常缺乏。從產品結構看,常規配套維修市場占主導。三是創新性問題。諸暨傳統制造業集聚度較高,具備一定的市場占有率,但缺乏關鍵性核心技術,影響到行業的話語權和產品的定價權。有既得利益的行業,缺少創新的動力。諸暨的工業增加值率只有20%左右,不到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一半水平。全市大部分工業企業的科研經費不到銷售總額的1%。
如何充分利用宏觀政策的推動力,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應成為當前危機下轉型突破的關鍵性舉措。
“海洋”:作為浙江省四大國家性戰略之一,正在崛起的現代海洋產業,將推動臨港裝備制造等涉海新興產業的發展。諸暨的傳統裝備制造業可圍繞海洋油氣裝備、填海圍島及航道疏浚工程裝備、跨海橋梁及海底隧道工程裝備、海洋儀器設備等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進行相應的轉型和對接。
“電網”:利用煤電和核電適度壓縮、輸變電線路加速建設的機遇,培育與智能電網相配套的系列產業。華高集團承接國家西氣東輸的政策利好,與國家電網合作,開發550kv-1100kv交流復合絕緣子和±800kv-±1100kv直流復合絕緣子等用于國家超、特高壓輸變電工程電力絕緣設備,代表當今國際最高水平的超、特高壓復合絕緣子。
“環保”:城市化發展戰略的推進、空氣質量監控執法手段的加強、政府采購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品的規模加大,帶動了傳統環保產業的轉型升級。低碳環保概念的新興產業將成為市場新寵,尤其是針對非火電環保、水處理及PM2.5整治方面的環保產業潛力更大,傳統環保產業技術變革面臨新機遇。
“高鐵”:以高速鐵路為主導的重大基礎性設施的建設帶來了與之相配套的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目前有近萬多公里高速鐵路正在建設,相應帶來了1萬多品種的高鐵及物流配套產品開發的商機,對具備較高系統技術和集成能力的諸暨機電裝備制造企業來說,擠占的機會很大。利勃海爾已承接上海地鐵13號線,杭州1號線,蘇州1號線的制冷配套。
“節能”:作為一項約束性指標,節能已納入“十二五”規劃的剛性目標。盾安集團已在余熱余壓利用、節能減排等方面研制了系統性解決方案和技術研發方案。永景集團為棉襪機、注塑機、絲襪機、繡花機、內衣機配套的伺服電機比普通電機節電60%。睿能機電包括高效節能無刷直流電機在內的所有電器節能均在50%以上。
“電子”:3G、三網融合、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日益完善,將促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壯大。諸暨涉及汽車電子、汽車電子助力轉向泵、通信設施制造、膠印設備制造等行業有望搶先一步贏得商機。步森集團正在研制開發基于RFID的商品物聯信息交互系統。
“軍工”:國際政治風云的變幻尤其是周邊島嶼爭端的擴大,加大了對核潛艇、航母、紅外成像設備、導彈配套設備等軍工裝備方面的需求,軸承軸瓦、彈簧、齒輪機、數控機床等行業面臨產業承接的可能。雷邦科技已經在開發導彈跟蹤等熱紅外成像系統。
“航空”:依托大型樞紐機場的綜合優勢,發展臨空高附加值制造業產業集群,應成為諸暨先進裝備制造業的新關注點。重點依據航空物流輻射帶動作用,關注涉及航空電子信息、新材料、節能環保及高端裝備等高附加值制造業。利勃海爾已承接C919飛機起落架的制造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