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月 雷 寒
新醫改形勢下中西藥房合并的SWOT分析
張馨月 雷 寒
目的探討新醫改形勢下中西藥房合并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外部環境帶來的機遇和威脅。方法運用 SWOT理論,對我國公立醫院改革過程中的醫院中西藥房合并進行系統的分析,并運用組合分析探討醫院具體實施的戰略和措施。結果與結論中西藥房合并是適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種醫院藥事管理發展模式。
中西藥房合并;SWOT分析;新醫改
公立醫院的改革試點和醫藥分開是醫改的重點和難點。而中西藥房合并已是越來越多的醫院采取的方式[1],筆者為此特撰文進行論述,以期拋磚引玉,與醫院藥事管理工作者進行交流。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戰略分析方法,即組織根據自身的條件分析,找出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這種方法同樣適用于醫院的管理,適用于探討新醫改形勢下中西藥房的合并。
2.1優勢(Strengths) ①方便患者取藥,提升服務品質;②方便醫生開藥,減少醫院經濟成本;③可以糾正西藥與中成藥之間的不合理配伍,提高醫院合理用藥水平,進一步提高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④中西藥房合并培養了臨床藥師的風險意識和競爭意識,加強了藥劑人員繼續教育的自覺性,提高了藥劑人員創新意識、敬業精神以及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同時還加強了醫院藥房的團隊精神[2];⑤設置合理的組織機構與人員編制,有利于醫院藥事管理工作的開展,有利于提高藥學技術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中西藥房合并后,藥師既在素質上得到提升,又在數量上得到精簡,從而節約了醫院的人力資源成本[3]。
2.2劣勢(Weaknesses)①中西藥房合并加大了臨床藥學工作者的工作壓力,對其專業技能和理論素養提出了嚴峻的考驗;②中西藥房合并加大了管理難度;③中西藥房合并后,對藥師的專業知識提出了更廣泛的要求,而藥師的藥品知識容量短期內無法得到迅速的提升,短期內藥師現有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勢必無法滿足群眾對高效的藥學服務需求,從而影響醫院的藥學服務質量[4]。
2.3機會(Opportunities)
2.3.1新醫改的春風新醫改意見中提到,要大力改進公立醫院內部管理,優化服務流程,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努力讓群眾看好病[5]。而中西藥房合并正是乘著新醫改的春風,貫徹了新醫改的政策方針,切實從患者的利益出發,立足群眾、著眼民生,真正優化了服務流程,規范了診療行為,明顯縮短了患者的等候時間。
2.3.2醫療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品質服務、一流的技術在醫療消費過程中,日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和親睞。這些潛在的市場需求都為醫院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6]。中西藥房合并就滿足了患者對醫療服務及時、優質的消費需求。國內醫療消費市場的這種變化,就為這一藥事管理改革舉措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2.4威脅(Threats) 法律方面的風險。為規范處方管理和促進合理用藥,衛生部在《處方管理辦法》中對處方管理做了明確的規定。合并后藥房對中西藥品的調劑一般都進行了統一管理,結果造成了不同藥學專業和不同技術職稱的從業人員可以調劑與自己專業所不相符的處方。學習中藥專業的對西藥處方不甚了解,西藥專業人員對中藥的配伍禁忌、劑量變化與療效的關系也不是很清楚。
SWOT分析如何應用到具體的醫院中呢?對于每一種外部環境和醫院內部條件的組合,可以采取不同的戰略。①SO戰略:醫院藥房可以加大力度開展醫院藥學服務,提升服務質量,優化管理體制,實施品牌提升策略,提高患者的忠誠度。②WO戰略:雙管齊下,既要重新設計科室的組織結構以滿足綜合業務發展的需要,又要重視藥師的儲蓄和培養,并且逐步提升藥師的薪酬福利,將藥學工作者的壓力轉化為動力。③ST戰略:建立醫院藥學服務、醫院品牌和內部運行機制的差異化,同時嚴格執行藥方復審制度,在調劑藥品和發放藥品環節堅決避免差錯。④WT戰略:避免差錯,將劣勢轉化為優勢,努力提升醫院的藥學服務質量,為醫院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新醫改形勢下中西藥房合并優勢與劣勢共存,機遇與威脅同在。基于SWOT分析,我們可以得出,新醫改形勢下中西藥房合并是適應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種醫院藥事管理發展模式,具有理論可行性。評估內外部的關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對于每一種外部環境和醫院內部條件的組合,醫院藥事管理工作者可運用SWOT組合分析研究,進而考慮采取哪種策略。
[1]劉海燕,劉致珍.從《處方管理辦法》角度評價中西藥房合并后存在的問題[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05(15):140.
[2]黃河湍.醫院管理中雙因素問題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5.
[3]張士斌.中西藥房合并之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10,12(223): 55-56.
[4]孫世光,閆薈.新編醫院藥學[M].1版.北京:軍事醫學科學出版社,2010:148-160.
[5]林霞虹,張丹,陳翔.衛生投入占比GDP為何沒有法律規定[N].廣州日報,2012,3,10.
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重慶 40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