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暉
胃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的臨床意義
王曉暉
目的分析并探討胃癌診斷過程中檢測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包括PGI、M2-PK、CA125、CA19-9與CEA)的臨床意義與臨床價值。方法選擇30例胃癌患者為研究組,選擇同時期的30例良性胃病患者和30例健康人員分別視為對照1組和對照2組,利用酶聯免疫法對三組人群的PGI、M2-PK、CA125、CA19-9與的差異水平。結果研究組患者的PGI、M2-PK、CA125、CA19-9與CEA陽性檢出率要顯著高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和對照2組之間5項指標無顯著差異;研究組患者血清PGI、M2-PK、CA125、CA19-9與CEA的聯合檢測特異性和單項檢測特異性無明顯差異(P>0.05),但敏感性具有明顯增高(P<0.05)。結論在胃癌診斷過程中檢測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與很高的臨床價值,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能夠提高胃癌檢測的敏感性。
胃癌;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PGI;M2-PK;CA125;CA19-9;CEA
目前,我國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類型之一便是胃癌,臨床診斷胃癌的方式和方法較多,但是血清腫瘤標志物檢測是各種診斷方法當中相對比較經濟和簡便[1,2]。本文探討了PGI、M2-PK、CA125、CA19-9與CEA等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在胃癌診斷過程中的的臨床意義與價值。現將相關資料和結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間收治的30例胃癌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齡36歲至66歲,平均45.8歲,將其視為研究組;選擇同時期的30例良性胃病患者(男17例,女13例,年齡46.2歲)和30例健康人員(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齡45.5歲)分別視為對照1組和對照2組。胃癌患者與良性胃病患者均經過病理組織學或胃窺鏡檢測確診。三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方面的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確保所有胃癌患者均是初診者,未經任何治療。利用酶聯免疫法對三組人群的PGI(胃蛋白酶原I)、M2-PK(M2-丙酮酸激酶)、CA125(糖類抗原125)、CA19-9(糖類抗原19-9)與CEA(癌胚抗原)的差異水平。空腹靜脈采血 5ml,離心分離血清,并將其放置于-20℃環境保存備用。所采用的儀器為美國雅培IMx全自動快速免疫分析儀,儀器的操作嚴格依照說明書進行,所需PGI、M2-PK、CA125、CA19-9與CEA試劑盒由北京佳科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將臨界值分別設定為:PGI<43.0ng/ml為陽性、M2-PK>13.0U/ml為陽性、CA125>35.0U/ml為陽性、CA19-9>37ng/ml為陽性、CEA>5.0ng/ml為陽性。
1.3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0.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處理數據。以P<0.05具有顯著性差異。
研究組患者的PGI、M2-PK、CA125、CA19-9與CEA陽性檢出率要顯著高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和對照2組之間5項指標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 1。研究組患者血清 PGI、M2-PK、CA125、CA19-9與CEA的聯合檢測特異性和單項檢測特異性無明顯差異(P>0.05),但敏感性具有明顯增高(P<0.05),具體見表2。

表1 三組患者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陽性率對比[n(%)]

表2 研究組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結果和單獨檢測結果對比(%)
腫瘤標志物的檢測是胃癌早期診斷的重要方法之一。國內外目前多采用多種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以提高胃癌診斷的敏感性。目前已有多種相關標志物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但單一指標檢測始終存在著特異性不強、陽性率較低等不足[4]。細胞惡變時位于其表面的糖類抗原性質發生變化可通過血清測出,因此可作為腫瘤標記物用于腫瘤的輔助診斷、觀察療效和預后的判斷及監測復發。腫瘤標志物受到體內多種因素的影響,不但在癌變時產生,也會在部分正常組織和良性病變的情況下產生[3]。因此合理選擇一些腫瘤標志物并多種組合檢測某種腫瘤,既可提高其特異性,又可增加其敏感性。本次研究主要選擇了PGI、M2-PK、CA125、CA19-9與CEA這 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胃癌患者的 PGI、M2-PK、CA125、CA19-9與CEA陽性檢出率要顯著高于對照1組和對照2組(P<0.05),并且胃癌患者血清PGI、M2-PK、CA125、CA19-9與CEA的聯合檢測敏感性要顯著高于單項檢測敏感性。
胃蛋白酶原是胃黏膜分泌的胃蛋白酶的前體,血清中胃蛋白酶原含量的變化可反映胃黏膜的功能狀態。當胃黏膜發生病理變化時,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也隨之發生改變。研究發現胃癌患者血清 PG水平比進展期胃炎患者和健康對照組顯著減低。丙酮酸激酶是糖酵解的關鍵酶。它有兩種結構基因,L基因編碼L和R型同工酶,M基因編碼Ml和M2型同工酶。M2-PK的二聚體形式在大部分腫瘤中表現為過表達狀態,由惡性腫瘤組織分泌進入血液。因此,血液中升高的M2-PK可作為惡性腫瘤比較特異和敏感的標志物,其濃度變化可反映惡性腫瘤的進展程度。有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腸癌、胰腺癌、肺癌及乳腺癌患者血漿M2-PK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并與轉移情況直接相關[5-6]。本研究顯示對胃癌具有輔助診斷價值。血清糖類抗原CA19-9、CAl25也是腫瘤相關的糖類抗原,大量存在于癌變組織中,胃癌組織中也有表達。本研究胃癌組 CAl25的靈敏感性可作為胃癌的篩查指標。CEA為腫瘤相關抗原,最初發現于結腸癌和胎兒腸組織中。健康成人血清 CEA濃度水平很低,多在2.5ng/ml以下,CEA濃度升高超過20ng/ml時往往提示有消化道腫瘤[7]。
總之,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在胃癌診斷過程中檢測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與很高的臨床價值,5項血清腫瘤標志物的聯合檢測能夠提高胃癌檢測的敏感性。
[1]陽長清.腫瘤標志物在霉菌性胃潰瘍及潰瘍型胃癌鑒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09(02):125-126.
[2]季紅兵.消化系統腫瘤患者血清及腹水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的意義[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28):120-122.
[3]尹惠卿,黃凱達,段昱,等.胃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變化及其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01):125-128.
[4]粟文堂,舒玲玲,楊華喜,等.聯合檢測血清腫瘤標志物對胃癌的診療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10):103-104.
[5]伍華東,樓亞玲,王偉群.胃癌患者血清 CEA、CA19-9與幽門螺桿菌抗體聯檢的臨床意義[J].江西醫學檢驗,2006(03):155-156.
[6]陸國軍,于力克,張宇.血清CEA、NSE、SCC-Ag、CYFRA21-1聯合檢測對肺癌的診斷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1(08):199-201.
[7]張艷,李洋.腫瘤標志物CEA、CA19-9和CA242在診斷老年胃癌患者中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08):322-323.
內蒙古赤峰市赤峰學院附屬醫院檢驗科,內蒙古赤峰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