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麗
普及戒煙治療在醫療工作中的重要性
——控煙和治療煙草依賴是每位醫務工作者的責任
王培麗
目前煙草依賴已經被WHO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中,定義為一種慢性成隱性疾病。吸煙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吸煙不僅危害自己的身體,對他人也會造成傷害,還會產生不良社會影響。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吸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特別是鱗狀上皮細胞癌和小細胞未分化癌。此外,吸煙與唇癌、舌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結腸癌、胰腺癌、腎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生都有一定關系;是許多心、腦血管類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有研究認為吸煙者的冠心病、高血壓病、腦血管病及周圍血管病的發病率均明顯升高,還是呼吸、循環、泌尿、神經、消化、婦產等科系常見病、多發病的主要誘因。所以,臨床醫生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戒煙治療是首當其沖的治療措施。控煙和治療煙草依賴是每位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
戒煙;醫務工作者;責任
目前煙草依賴[1]已經被 WHO列入國際疾病分類中,定義為一種慢性成隱性疾病。吸煙是目前對人類健康威脅最大的不良習慣,所以治療此類疾病、維護個人的身體健康是每位醫療工作者肩負的責任和義務。
煙草煙霧中含有苯和焦油、放射性物質、一氧化碳、尼古丁等四千余種化學物質,而在這其中將有大部分化學物質對人體造成傷害。吸煙會引起老年性癡呆等常見病。而戒煙則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最有效、最經濟的干預措施。有研究證實,煙霧中至少有69種已知致癌物質;近期又有歐洲科學家發現煙草中含有多種放射性核素,可釋放高能量射線直接殺傷人體組織細胞,每天吸30支煙的人,其肺部放射線的年積累量相當于接受300次胸部X線透視。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還會引起膀胱癌、胃癌、喉癌等各種腫瘤。而吸煙者如果能在中年時期就開始戒煙,就可以大大減少癌癥的發生。吸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它可通過一系列病理生理作用引發氣道阻塞、肺氣腫而致 COPD。吸煙可致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反復肺感染,明顯增加肺纖維化的風險,被動吸煙可加重兒童哮喘發作。而戒煙可以改善肺功能,減少氣道高反應性,延緩慢性支氣管炎進展,降低死亡率。吸煙會加大男、女不育的機會,降低精子數量、導致精子異常和陽痿,使皮膚干燥松弛、出現皺紋。吸煙是發生蛋白尿的獨立因素,停止吸煙的患者蛋白尿迅速改善。可見吸煙是內科呼吸、循環、泌尿、神經、消化、婦產等科系常見病、多發病的主要誘因。臨床醫生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戒煙治療是首當其沖的治療措施。而戒煙不成功就預示著導致疾病的誘因持續存在,必然預示著疾病的反復和進展。
隨著吸煙次數的增加,吸煙者逐漸對尼古丁產生了耐受性,也就是說,如果要達到相同的快樂或減壓效果,他要吸進更多的尼古丁,其吸煙量逐漸增大,導致身體對尼古丁這種物質的依賴,一旦身體得不到這種物質,成癮者也會出現在情緒、心理或身體上的嚴重不適,也就是戒斷癥狀。就形成了吸煙成癮,這是一種物質成癮,由于煙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對大腦有陽性強化作用,長期使用可出現耐受性、戒斷癥狀,以及為避免階段癥狀而強制性使用[3]。尼古丁在中樞神經主要與中腦腹側背蓋區的尼古丁乙酰膽堿受體的α4β2亞基結合,在伏核產生多巴胺,引發大腦獎賞效應。吸煙者的心理渴求與多巴胺水平下降有關。吸煙一旦成癮就會發展成一種慢性復發性腦病,需要采取醫學、社會、心理綜合方法來治療尼古丁依賴。煙草是醫生在職業生涯中面對最大的可干預的致病因素,臨床醫生在治療患者疾病的同時都要幫助患者降低煙草危害繼續存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幫助患者戒煙。它需要醫生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制定符合本人狀況的治療計劃和用藥療程,并定期復診及督導治療。多數人對戒煙過程中出現的常見戒斷癥狀存在誤解或應用錯誤及應對措施,而導致戒煙失敗。有研究顯示[2],有醫生參與的戒煙治療會明顯提高戒斷煙草依賴的治愈率。沒有接受治療的吸煙者每年戒煙的平均比率大約為2%,而臨床醫生簡潔的建議就會使戒煙6個月或6個月以上的人員增加2%。醫生勸導戒煙的效果與醫生勸導的程度或努力度成正比,3min以下的簡潔咨詢建議可使成效增加30%,3~ 10min的簡潔咨詢建議可使之增加60%,10min以上的詳細咨詢建議可使之增加130%,如果加上護理人員的協助效果會更佳。醫生是幫助患者戒煙的最佳人選。在很多國家,戒煙治療已經成為疾病治療的重要手段,即使對健康人群,戒煙宣傳也是重要的健康干預措施。例如在英國,醫生在相關疾病診斷后常常會建議患者戒煙,而戒煙指導是臨床藥師的日常工作。
在我國,很多臨床醫生對煙草危害的認識不足,許多醫生都知道吸煙可導致癌癥,并不知道吸煙與心肌梗死、腦卒中、COPD、脈管炎、骨質疏松、胃潰瘍等疾病的線性關系,不了解戒煙治療的反復性、干預手段及臨床用藥等治療方法。目前,我國已經在全國大多數省市開設了戒煙門診,并正在創建無煙醫療機構、無煙公共場所等積極措施推動控煙工作進展。但是僅有戒煙門診醫生戒煙、疾控組織宣傳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國4億煙民的健康需求。戒煙門診醫生無法做到對每一家醫院的每位吸煙患者進行戒煙治療。所以,對于醫療工作和需充分認識吸煙的危害,掌握戒煙治療方法,及早從病因入手及時限制疾病的進展,甚至防患于未然;可最大限度推動控煙工作的全面展開,從而努力創造全民健康的理想狀態。
煙草依賴危害于無形,致害于長遠,而且在致病過程中有很多快感,只有少數吸煙者在第一次戒煙就可以完全戒掉,大多數戒煙者均需要多次嘗試才能最終戒煙,因此戒煙治療是一種反復而艱難的治療過程。人類對煙草相關危害及應對措施的研究已經進行了將近一個世紀,目前國際上已經形成了規范而有效的戒除煙草依賴的干預治療方法和措施。戒煙藥物種類全面,分類明確,便于臨床醫生選擇用藥。也許在不久的將來,煙草依賴會出現在臨床醫學的教科書中,而戒煙治療將成為每位醫療工作者的必修課。醫生的戒煙工作任重而道遠,每位醫務工作者要端正態度,將煙草依賴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去加以治療,采用專業的方法幫助吸煙者擺脫煙草依賴。控煙和治療煙草依賴是每位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戒煙門診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59.
[2]王辰.醫師肩負控煙的責任和使命[J].中國醫師報,2008:20-23.
[3]韓蕊.中國控煙講者研討會報道[J].中國醫學論壇報,2008:6-19.
南航海南分公司三亞航衛室,海南三亞 57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