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常青
電子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
吳常青
電子陰道鏡;宮頸癌
介休市從2009年10月開展農村婦女免費宮頸癌篩查,為了完成這一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加深農村婦女對宮頸病變的立體感認識,做到宮頸病變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促進農村婦女主動配合宮頸癌篩查工作,提高陰道及宮頸病變的診斷率和治愈率,從而很好的預防我市農村婦女宮頸癌的發生。我中心在宮頸癌篩查中應用數碼電子陰道鏡進行對初篩異常的患者進一步診斷。陰道鏡檢查通過識別轉化區類型,病變的范圍大小,圖像的表面構型,并與患者的病史、生育要求,細胞學、病毒學以及活檢病理學結果一起綜合分析,根據最終的評估結果,指導患者的臨床處理。現將我中心 2009年10月~2011年8月31日陰道鏡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2009年10月~2011年8月31日應用數碼電子陰道鏡檢查共1717例,年齡35~59歲,平均47歲。
1.2檢查對象①持續陰道分泌物異常、慢性宮頸炎長期治療無效者。②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宮頸刮片巴氏Ⅱ級以上者、TBS回報非典型鱗狀細胞(AUSCUS)或以上者、TBS≥ASC或AGC,或ASC伴高危型HPV感染,HPV-DNA陽性。③醋酸或碘試驗異常。④臨床異常癥狀(觸血、排液、紅區、白斑、息肉等)或宮頸肉眼觀察或觸診異常。⑤集體或個人要求直接由陰道鏡檢查者[1]。
1.3方法采用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生產 SIC-2000A電子陰道鏡數碼成像系統,由經過省婦幼院陰道鏡培訓的醫師操作,檢查步驟按陰道鏡檢查常規要求,排除毛滴蟲、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淋球菌感染者,均行3%~5%冰醋酸試驗和復方碘(碘30g,碘化鉀0.6g,加蒸餾水至100ml)試驗,在碘不著色區(陰性區)或可疑病變區域取組織直接活檢,送病理學檢查。
檢查1717例中共取活檢560例,其中宮頸癌9例(宮頸低分化鱗癌2例、宮頸高分化鱗癌6例、宮頸基底細胞癌1例),CINI 113例,CINⅡ 36例,CINⅢ 21例(包括宮頸原位癌),尖銳濕疣5例,宮頸白斑12例,63例萎縮改變,息肉13例,子宮內膜異位8例,宮頸管增生7例,陰道壁乳頭瘤10例,其他263例。
3.1陰道鏡在宮頸癌篩查中的診斷價值傳統的陰道鏡僅僅是用來識別病變最重的區域并在該區域活檢的一個操作,數碼電子陰道鏡是介于肉眼和低倍顯微鏡之間的放大鏡,近年來陰道鏡檢查是將準備觀察的病變部位放大6~40倍,可以連續調焦和聚焦,具有攝像、照明、放大、增強等功能,圖像更加立體感,血管形象更加清晰,可以用來直接觀察識別宮頸轉化區類型、轉化區的血管和病變的范圍大小、圖像的表面構型。應用綠色濾色鏡檢查可以更清晰地觀察肉眼看不到的宮頸表面血管形態的改變,同時正常的血管在冰醋酸的作用下立刻收縮,而異常的血管則無這一變化,以此有助于鑒別血管的性質,對病變部位進行正確定位,準確獲取活檢標本,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多年的婦女普查工作總結提示單獨細胞學宮頸刮片篩查宮頸病變是不夠準確的,電子數碼陰道鏡將光學信息轉變為數字信息成像可明顯減少宮頸刮片的假陰性,及時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宮頸早期癌;可以反復檢查、無創傷性;有助于鑒別下生殖道病變的性質;宮頸刮片篩查和電子陰道鏡檢查相結合使宮頸癌前病變的早發現早期診斷和治療成為可能,大大降低了導致婦女死亡的宮頸癌的發生率[2]。
3.2電子數碼陰道鏡讓受檢者易于接受治療由于農村婦女醫學科普知識的缺乏,對陰道及宮頸常見疾病的癥狀和體征沒有足夠的認識,宮頸和陰道特殊的解剖關系,對陰道、宮頸早期病變無特殊區分的臨床癥狀,不易被患者發現。患者常常在檢查時被動接受醫生的診斷或認為沒有必要接受檢查而放棄篩查,因為對自己病情沒有直觀的認識而對篩查結果不重視、不配合治療,甚至有的對篩查結果不相信。而數碼電子陰道鏡檢查方便、無痛苦、無交叉感染,圖文顯示更具有立體感、直觀性,尤其使微小病變清晰可見,通過圖像對比,讓患者直觀了解自己的病情,相信醫生的正確診斷,及早主動接受治療。而且,電子陰道鏡檢查后提高了治療的準確性,避免遺漏病變部位或過大范圍的治療對患者所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3.3電子陰道鏡提高了活檢的陽性率過去一直沿襲常規的宮頸 3、6、9、12四點活檢,據資料統計準四點活檢確率僅有 50%,容易造成漏診誤診。陰道鏡下對宮頸轉化區的醋酸白色上皮、白斑、鑲嵌、點狀血管、異型血管、豬油狀、腦回狀、角化腺開口、碘陰性區等病變最嚴重部位定位活檢,結合患者的病史、生育史、細胞學、病毒學綜合分析,提高診斷率。同時對原始鱗狀上皮、柱狀上皮、轉化區的化生上皮、腺開口、易位島、納氏囊腺、正常血管冰醋酸下的收縮反應有了立體圖像的正確認識,提高了陰道鏡診斷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避免了診斷誤差,提高了宮頸病變篩查的質量。
3.4電子陰道鏡有利于動態保存宮頸癌篩查資料由于數碼電子陰道鏡可記錄患者的信息、必要的病史、轉化區的類型、具有代表性的圖像、可以大量儲存和管理每次檢查時的患者圖像數據資料,使統計、會診及遠程醫療得以實現,讓患者對自己每年的篩查情況有了真實形象的了解,及時動態直觀的發現宮頸早期病變,指導患者的臨床處理,做到早期治療,對治療后療效采集圖像做動態的評判。采用電子陰道鏡對于我單位今后宮頸病變病篩查工作便于進行歸納、總結、分析,提出介休市的宮頸病變患病情況及防治建議,制定隨訪計劃,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使宮頸病變篩查資料的管理系統化、全程化,避免了因資料保管不善或人員變動引起的丟失、重復、資料中斷等[3]。
3.5宮頸病變診治應遵循的原則三階梯:細胞學—陰道鏡—病理學,陰道鏡檢查提供的信息對臨床處理的指導意義遠遠大于活檢的結果,這些信息和細胞學、HPV和陰道鏡檢查結果可以對患者的危險程度進行分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陰道鏡檢查從一個放大取活檢的操作演變到一個指導患者臨床處理的檢查。
陰道鏡可反復檢查,且無創傷和副作用,但需注意檢查前3天內要停止陰道沖洗及上藥,禁止性生活,亦不能行陰道沖洗及陰道塞藥。總之,為了提高宮頸癌篩查的質量,城市或條件較好的地區,可將數碼電子陰道鏡廣泛應用于宮頸癌篩查和婦科病普查當中。
[1]張志勝.陰道鏡圖譜[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第六章),2000(2):73-75.
[2]章文華.陰道鏡圖譜[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二章第三節),2006.
[3]張惜陰.實用婦產科學[M].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山西省介休市計生婦幼保健服務中心,山西介休 03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