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文/劉永紅
為紀念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頒布20周年,全面回顧和系統總結20年來我國版權事業的發展狀況和取得的成績,國家版權局組織編寫了《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國家版權局副局長閻曉宏分別為該書撰寫了序言和跋。該書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近30萬字,正文部分共分為九章,圍繞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的發展歷程,以專題的形式從九個不同的方面或視角進行了全面、深入而又生動的論述,全書圖文并茂,第一次為讀者完美呈現了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的全貌,具有里程碑意義。總的來看,該書主要體現了以下五個方面的特點。
《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一書具有權威性的突出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從該書所處地位來看,這是一部由國家版權局組織編寫的反映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全貌的著作,居于正史的地位,具有不容置疑的權威性。第二,該書撰稿人員主要來自于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和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等機構,長期耕耘于版權管理和版權研究一線,具有深厚的版權理論功底、豐富的版權實踐經驗以及出色的版權寫作技能。第三,成書之初,該書稿經過了宋木文、于友先、劉杲、沈仁干等中國版權界的老領導、老同志的審讀,很好地保證了該書的準確性和權威性。第四,出版者——人民出版社的領導給予該書高度重視,并抽調相關編輯人員組成了一支編輯團隊,在編輯加工方面努力追求精益求精。
《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的全面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在內容選取方面。中國版權事業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涵蓋了多個方面。因此,任何一個方面的缺失,必將無法全面、正確地反映中國版權事業20年發展歷程的全貌。本書從著作權法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版權行政執法制度、著作權司法審判工作、版權服務、版權貿易、版權產業、版權宣教、版權理論研究、國際版權合作與交流九個方面分別描繪了中國的版權事業,這也是迄今為止最能夠全面、綜合地反映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全貌的幾個方面。第二,在時間選取方面。雖然本書所擷取的時間節點是從1990年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頒布到2010年,但是,為了保持歷史的連續性,也為了讓更多的讀者深入了解中國在著作權立法階段的艱辛歷程以及著作權法頒布前后中國版權保護的進程,該書在許多重大事件上回溯到了改革開放前,用近20頁的篇幅回顧了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孕育的艱辛,將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場景再現于讀者眼前。將在橫向的內容選取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全面性與在縱向的時間選取方面所體現出的全面性相互交織在一起,必將能夠織就一張全面反映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的網,更便于在一本書中將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所取得的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就以及所涵括的豐富內容全面展開。
版權是一個法律專業術語,關于版權及相關概念的表述難免晦澀難懂、枯燥乏味。尤其是像《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這樣一部著作,要想做到雅俗共賞,就必須避免文字表述上的晦澀與枯燥乏味。《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一書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這主要源于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文字表達做到了簡約、通俗而又不失生動活潑。這不僅體現在正文部分文字表述非常簡潔、凝練、通俗,真正實現了無障礙閱讀,而且該書的章、節以及三級標題均采用了準確、形象而又生動的文學語言,這讓讀者耳目為之一新,并為本書的可讀性增色不少。第二,行文方面獨辟蹊徑,在部分章節寫作方面,堅持以點帶面,避免了宏大敘事。該書以點帶面,以大事要聞為主,在梳理,回顧標志性、關鍵性事件特別是廣大公眾關注事件的同時,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描繪了中國版權事業的發展、成績和思考。例如,在論述中國版權貿易部分時,該書主要擷取了熊貓叢書、《未來之路》、“新概念英語”《哈利·波特》、《誰動了我的奶酪》等在業界具有較大反響的經典實踐案例進行講述與描繪。又如,在論述中國版權產業部分時,該書主要選取了海爾、南通家紡、德化陶瓷以及版權示范城市(基地)建設等具有代表性的幾家典型進行了講述與描繪。這樣一來,將原本枯燥抽象的專業內容寓于一個個具體的案例或者事件當中,可讀性大大增強。
《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一書的創新性體現在:第一,這部著作的出版本身就是一大創新,因為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全貌的著作,圖文并茂,可讀性強。第二,就該書的體例來說,該書每一章在章的標題之后、正文之前都有相應的題記,全面展示、高度概括與提煉了本章的主要內容,題記能吸引讀者,便于讀者快速并且整體地了解、掌握本章內容,同時也能引導讀者思考。相關的版權類著作,多采用學術著作的嚴謹和保守風格,少有如此活潑的題記形式,這不能不說是個創新。第三,在全書的框架結構上,該書以專題為單元,注意史論結合。該書正文部分的九章內容,實際上是九個專題,從九個不同的角度或方面共同呈現了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的全貌。這九個專題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它們既可以是獨立的章節部分,又是整部著作不可或缺的有機部分。同時,在每一個專題部分的行文論述方面,都遵循了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的寫作方式,即既有對相關歷史知識的挖掘與梳理,也有對相關現實問題的描述與解剖,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和充分交匯使得該書既具備了歷史的厚重與深度,又不失時代感與現實性。可見,該書既體現了對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整體性、系統性的把握,又對這些專題性問題作了相對集中的闡述。
《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作為一部全面、綜合地反映和總結中國版權事業20年來發展歷程全貌的著作,具備多方面的史料性價值。第一,關于重大版權事件的記錄。例如,關于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誕生的艱辛歷程的記錄、關于每一次著作權法修訂經過的記錄,等等,這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性價值,也是我們留給后代的一筆財富。第二,書中收錄了許多彌足珍貴的圖片。例如,1979年胡耀邦同志對“關于中美貿易協定中涉及版權問題的請示報告”所作的批示、1990年9月7日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里同志主持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等等。
綜上所述,《中國版權事業二十年》(1990~2010)是一部集權威性、全面性、可讀性、創新性以及史料性于一身的著作。這部著作客觀、真實而又全面地展現了20年來中國版權事業發展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新中國的著作權保護制度從無到有、逐步完善,建立起了一套既符合國情又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著作權法律體系,確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司法與行政執法并行的版權保護制度,版權公共與社會服務體系基本建立,版權貿易獲得長足發展,版權相關產業蓬勃發展,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顯著增強,版權事業的學術與理論支撐日益有力,國際版權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著作權法律制度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作用愈發凸顯。可以說,該書用鐵一般的事實無可辯駁地證明了:中國僅用二三十年的時間就走完了西方發達國家要用兩三百年時間才走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