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瑾 劉 軍
新生兒窒息是指胎兒娩出1min僅有心跳而無呼吸或未建立規律呼吸的缺氧狀態,剖宮產新生兒窒息很常見,主要原因是新生兒未經產道擠壓,呼吸道分泌物及羊水、胎糞誤吸,加之行剖宮產手術的產婦多數已合并有宮內窘迫或有其他的妊娠合并癥,而術中也會出現娩頭困難,所以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較高。氣管插管可以有效地搶救患兒,改善重度窒息患兒的預后及減少后遺癥的發生。現將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應用氣管插管技術成功搶救剖宮產新生兒重度窒息20例,報道如下。
重度窒息新生兒20例,即出生后1min Apgar評分0~3分的新生兒,男性12例,女性8例。窒息原因包括妊高癥12例,胎兒宮內窘迫6例,娩頭困難2例,無先天發育異常兒。
將窒息兒置于遠紅外復蘇臺上,患兒取仰臥位,頸部輕度仰伸,呈鼻吸位,操作者面向患兒頭部,左手拇指和食指持咽喉鏡,中、環指托下頜,小指在甲狀軟骨上加壓,按解剖標志推進鏡片,到達會厭軟骨谷,暴露喉區。術者先用吸痰管吸凈咽部、氣管口糞染羊水,如聲門開放即可插入導管,如聲門緊閉,助手可用手指在胸骨中部向下壓胸骨2cm,即產生有力的人工呼吸,使聲門張開,然后將導管緩慢插入新生兒聲門下1.5~2cm,即接呼吸氣囊加壓給氧,氣流量5L/min,氣壓開始30~40cmH2O,有時需加壓至60cmH2O,但以后壓力應降至10~20cmH2O,以免肺泡破裂,并可間斷用細吸痰管插入氣管導管內吸痰,呼吸囊用500~750ml,氧濃度40%~60%為宜,嚴重者可用100%,頻率40~60次/分。直至患兒出現全身紅潤,心率>100次/分,出現自主呼吸,即可拔管。
出生后1min Apgar評分0~3分的新生兒經及早的氣管插管術后,20例均轉危為安,有效地搶救了患兒。
隨著計劃生育的普及和我國第一代獨身子女的生育高峰的到來,人們對母嬰安全要求更高,使剖宮產率不斷上升。剖宮產時產婦不用力,其新生兒血糖濃度和血漿兒茶酚胺濃度均比陰道分娩者低,如胎兒在宮內因缺氧等刺激,出現呼吸深度增加,羊水可被吸入肺內,加之剖宮產兒未經陰道擠壓,肺內殘液均較多,剖宮產兒的肺動脈壓及肺循環阻力較陰道分娩兒高,當有缺氧合并酸中毒時肺循環阻力明顯增高[1],這些均是剖宮產新生兒窒息發生率較高的原因。
目前我國以新生兒Apgar評分來評估新生兒出生時情況,3~4分為中度抑制,常有紫紺和呼吸困難,如用面罩吹氧或加壓通氣仍不好轉,則應立即氣管插管。0~2分為嚴重抑制,需立即氣管插管復蘇。Apgar評分也有不足之處,出生時嚴重窒息應立即進行復蘇,而不應等待1分鐘評分的結果。氣管插管術在新生兒重度窒息復蘇時很重要,對插管指征可適當放寬[1]。這20例均是經面罩加壓給氧通氣10秒后不能緩解,未等1分鐘評分的結果立即行氣管插管術。經插管清理呼吸道后,新生兒各項評分指標恢復,直至拔除氣管導管均未使用任何搶救藥物。拔管指標:新生兒呼吸恢復,皮膚口唇轉紅,出現肌張力及張口反應(哭泣動作),同時注意隨著新生兒病情的變化做好再次氣管插管的準備。有研究報道,已知1minApgar評分值與酸中毒及存活率有關;5min Apgar評分值與神經系預后相關[2],因此,采取積極有效的急救措施,提高5minApgar評分值具有重要意義[3]。本組實驗結果,20例患兒預后好,無神經系統損害,提示了氣管插管術對于清理呼吸道是最有效的方法,其時機的選擇直接關系重度窒息新生兒的預后,并且是對重度窒息新生兒最有效的復蘇方法;20例重度窒息新生兒經氣管插管術的應用后,均未使用搶救藥物,說明快速、有效的復蘇術可減少或不必使用搶救藥物。
[1] 莊玉良,曾因明,陳伯鑒.現代麻醉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346-2357.
[2] 虞人杰,葉鴻瑁,黃醒華.新生兒窒息復蘇指南[J].中華兒科雜志,2005,43(5):381-384.
[3] 朱小瑜.實踐新生兒復蘇指南需把握的若干問題[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7,22(14):1043-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