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 燕
陰道鏡的臨床應用觀察分析
竇 燕
陰道鏡;臨床應用
陰道鏡檢查對宮頸癌前期病變和早期癌診斷價值早已肯定。近年來,通過宮頸癌的好發部位宮頸上皮移行區的病理生理與臨床觀察研究,使陰道鏡的應用有了新的進展。本人對我院半年來100例陰道鏡檢查結果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
100例患者均為2011年6~12月來我院行陰道鏡檢查的患者,年齡22~65歲。凡臨床肉眼檢查和病史可疑者,有嚴重宮頸炎、接觸性出血、宮頸贅生物、宮頸白斑、絕經后中老年婦女陰道流血、宮頸刮片2級以上,經治療效果不理想者進行陰道鏡檢查。
使用XTYMEdel陰道鏡,放大10~20倍進行檢查。暴露宮頸,先觀察宮頸本來顏色,病變區與周圍組織對照,再涂3%醋酸,對有上皮改變或有異形血管者取活檢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最后繪圖記錄。
100例中單純白色上皮6例,其中輕度非典型增生1例,占16.7%,白斑2例;鑲嵌10例,其中輕到中度非典型增生3例,占30%,宮頸癌2例,占20%;異形血管17例,其中輕度非典型增生4例,占23.5%;其他2例,余63例正常。宮頸刮片檢查年齡22~45歲的70例中,1級64例,占91.4%,2級6例,占8.6%;45~65歲的30例中,1級10例,占33.3%,2級20例,占66.7%,可見宮頸刮片檢查結果隨年齡增高而相應增高。
應用陰道鏡、宮頸刮片、病理組織學綜合檢查,可提高宮頸癌前病變診斷準確率,減少漏診率。陰道鏡檢查方法簡單安全,可長期追隨不典型上皮,并早期發現癌變,進行早期治療,最有惡性傾向的是可疑癌性上皮,其次是異形血管,再次是白斑底、鑲嵌、白斑。如同時有2~3種異常存在,即使未查出癌變可能性亦較大,應積極治療,嚴密觀察。但陰道鏡檢查有它的局限性,只能觀察到宮頸表面的上皮與血管的變化,而觀察不到宮頸管內癌瘤的病變情況。因此當陰道鏡顯露不滿意時,頸管搔刮應為常規,必要時可行宮頸錐切以免漏診。
[1]Ronk DA, Jinmersor GR.Evaluation of abnormal cernicol cytology[J].ObsterGynecol, 1997,9:49-58.
[2]Stagl A.Mattingly RF.Colposcopic diagnnsis of cervical neoplasia[J].Obster Gynecol, 1983,41:168.
[3]Krumbolz.BA.Colposcopic selection of biopaysites[J].Obster Gynecol, 1992,39:22.
河北省青縣人民醫院婦科,河北滄州 06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