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士豹
健康教育在全科醫療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劉士豹
目的對健康教育在全科醫療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討論分析,以確定健康教育在全科醫療工作中的地位。方法全科醫療不僅限于傳統醫學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工作,是對患者進行治療、康復、預防以及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工作的新型醫療模式。結果在全科醫療工作中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有利于全科醫療工作的發展和完善。結論全科醫生不僅要對患者發生的疾病進行預防、護理及康復等工作,同時應掌握心理學及社會學的相關知識,不僅應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同時應是社會醫學在一線醫療領域的全面實踐者。健康教育貫穿于全科醫學工作的全部內容,是全科醫療工作的先導,通過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推動全科醫療服務工作進入有序的良性循環。
健康教育;全科醫療工作;重要作用
近年來,醫療科學得到了迅猛發展,正在形成以個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疇進行預防、保健、康復以及健康教育于一體的全科醫療服務體系。健康教育是全科醫療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作為初級衛生保健的首要因素,健康教育在預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全科人員素質是開展全科醫療工作健康教育的基礎[1]。在執行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全科醫療工作者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全科醫療工作中應使醫務人員具備較高的健康教育技能,是全科醫生健康教育的研究重點。在全科醫療工作中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是全科醫療工作的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措施[2]。本文對健康教育在全科醫療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行討論分析,以確定健康教育在全科醫療工作中的地位。
全科醫療不僅限于傳統醫學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的工作,是對患者進行治療、康復、預防以及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工作的新型醫療模式。全科醫學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全科醫學形式的出現可以更好地適應現在的醫學模式和疾病譜的變化,能夠改變醫療資源分配的不合理現象,從而降低醫療費用,以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的目的。
全科醫生是第一線醫療服務的“多面手”,是直接為患者進行急救、治療和護理工作的醫務人員,也是為人們進行預防保健方面知識的咨詢者和指導者,因此,全科醫生應具備較高的個人素質,以整體觀念和生物、醫學、心理學等不同學科對患者進行治療,將工作重點著眼于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康復等綜合性服務。開展健康教育,能夠促進社會共同承擔起居民健康的責任,使居民健康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來臨,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衛生服務已經不僅僅限于救治康復等方面的內容,衛生工作正逐漸向衛生保健事業方向發展。由于生活環境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環境正遭受嚴重的污染,不良生活習慣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而生活節奏日益加快,又從另一方面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因此,全科醫療工作這種新型的醫學模式正在替代傳統醫學單一的治療模式,逐漸為人們的健康事業服務。由于心理因素所導致的疾病日益增加,這種新型的醫學模式即由單一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方向轉變[3]。同時,由于人口老齡化的出現,對于老年保健工作的任務越來越受到醫療工作者的重視,使得日常醫療工作要負擔大量的預防保健以及日常慢性疾病的治療。全科醫生的出現適時地解決了上述問題,不僅要對患者發生的疾病進行預防、護理及康復等工作,同時應掌握心理學及社會學的相關知識,作一名合格的醫生,同時還是社會醫學在一線醫療領域的全面實踐者[4]。
各個基層醫療單位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利用自身優勢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使人民群眾主動學習健康知識和技能,啟發人們提高自我健康意識,使廣大人民群眾積極主動的配合全科醫療工作順利開展。在進行基層醫療服務時,應分析基層群眾的需求和主要出現的健康問題,以及近段時間影響人們健康的主要因素,有計劃有目的的開展健康教育工作,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各級健康教育機構應加強全科醫療工作的業務指導,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擴寬健康教育涉及的領域,從而達到使全科醫療工作者和人民群眾共同參與,共同進步的目的。健康教育貫穿于全科醫學工作的全部內容,是全科醫療工作的先導,通過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有利于推動全科醫療服務工作進入有序的良性循環。
[1]林波,潘細玉.全科醫生在社區健康教育工作中技能與交流技巧[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5):251.
[2]劉冬梅,薛荃,騫芳.全科醫生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效果評價與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1,(3).
[3]王樹山,王佐卿,高偉勤.全科醫生社區健康教育發展技能的研究[J].中國民康醫學,2007,(6):161-164.
[4]魏高文,羅艷芳,黃湘蓉.全科醫學教育中的農村健康教育實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8,(1):35-36.
北京市大興區禮賢鎮中心衛生院,北京 1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