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青 楊詠梅
糖尿病高危人群行為干預的意義
陳素青 楊詠梅
糖尿病高危人群;行為干預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逐漸改善,餐桌上的飲食品種越來越豐富,結構日益精細;因此,我國也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糖尿病發病率正在急劇上升,令人擔憂的是這種上升的勢頭還在若干年內繼續。糖尿病已成為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而且每個糖尿病患者身后還站著一群具有血糖升高傾向的人,如不加以限制,糖尿病“高危人群”就是糖尿病的后備軍。
所謂的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就是指目前血糖指數完全正常,但得以后患糖尿病的危險較大的人群。1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是指家族史陽性,具有遺傳傾向的人群。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生過8斤以上的巨大胎兒者;肥胖者;曾有過高血糖或尿糖陽性者;代謝綜合癥者(高體重、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高尿酸和高胰島素癥)。
而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不控制飲食,不加強運動,血糖就會升高,進入血糖增高階段。在這一階段任其發展,就有可能變成糖尿病患者。研究發現,血糖增高者心血管發病率顯著增加,甚至僅在高危人群階段,心血管發病率即已增加。因此,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病變,必須從高危人群開始。血糖增高階段主要包括三種:空腹血糖損害、餐后血糖損害、糖耐量低減。血糖升高者已不再是正常人,此時如加以注意,大多數人可以不進展為糖尿病??傊?,處于血糖增高階段的人是我們預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其中肥胖與糖尿病及糖耐量損害的發生與否也有密切關系。
行為干預是對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運動、藥物等的干預,使肥胖人群的體重平均下降7%,使2型糖尿病發生的危險度明顯下降。其方法包括生活方式干預、運動干預、藥物干預、定期普查。
2.1生活方式干預糖尿病高危人群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采取科學的飲食習慣,控制主食,合理營養、干預肥胖。①減少熱量供應,迫使體內脂肪氧化;②以高蛋白、低脂肪、節制碳水化合物為主;③適量飲水,少吃鹽、戒煙限酒;④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膳食纖維充分供給,以維持代謝,保持平衡;⑤定時定量進餐,細嚼慢咽,不暴飲暴食。力求做到開朗、豁達、樂觀、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
2.2運動干預糖尿病高危人群特別是腹型肥胖的人群要持之以恒地進行體育鍛煉,平時注意適當運動、有氧代謝、科學減肥。有氧代謝運動是指那些以增強人體吸入、輸送以及使用氧氣為目的的持久性運動,其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持續時間較長,例如步行、跑步、游泳、騎自行車、跳健身舞。運動能提高基礎代謝率,使體內脂肪迅速燃燒;有氧代謝運動加上飲食控制,就能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
2.3藥物干預要改變人們長期以來形成生活方式,畢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相當數量的肥胖人群不能忍受節食或不適于增加體育活動;因此藥物干預成為近年來糖尿病防治的重點。目前經國內外臨床實驗證實可用于預防糖尿病的藥物有二甲雙胍、文迪雅、拜糖平及某些減肥藥物等。但藥物治療一定要在正規醫院的醫生指導下進行,切勿盲目服藥。
2.4定期復查糖尿病高危人群30歲以上應定期去醫院檢查血糖、血脂、血壓等。多看有關糖尿病的書籍、報刊、電視講座,多上網查詢學習,增加對糖尿病知識和預防的了解與認識。
2.5行為干預的意義糖尿病高危人群如果做到“管住嘴、邁開腿、多走少坐、心情開朗”,糖尿病發病率不但可以下降,而且其心血管病變的發病率也會明顯下降。
3.1強化生活方式改變對預防糖尿病有明顯效果由于我市地處邊遠地區,文化素質低,大量的糖尿病高危人群意識不到糖尿病的危害,尤其是年輕人,他們認為自己身體強,根本不會在意,更談不到行為干預,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對糖尿病高危人群而言,預防糖尿病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
3.2全民保健,社會參與運動使人變得健康、年輕、聰明,緩解壓力?,F在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光是老年人,大量的年輕人也參與進來;健康對我們是最寶貴的,不能靠高科技、靠藥物,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寧靜,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意識到健康的可貴,自覺加入到全民保健的隊伍中去,長期堅持就會給您帶來顯著的效果。
3.3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行為干預需要醫護人員的大力配合。一是健康教育,不僅對住院患者及其家屬進行糖尿病知識及預防的教育,而且貫穿到整個住院過程,包括出院回訪,定期到社區講課,做到糖尿病及預防人人知曉。二是健康促進,作為糖尿病專科護士,定期舉行糖尿病知識講座,發宣教資料,與患者和家屬及潛在的糖尿患者群進行網絡交流,使人們認識到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危害,控制飲食、戒煙限酒、堅持進行鍛煉,避免肥胖,可使糖尿病的發病率下降。同時對糖尿病高危人群定期進行糖耐量損害的篩查,以盡早發現、盡早治療。
行為干預的目的是使糖尿病發病率下降,使超重和肥胖者的體重在原有基礎上降低,使大多數血糖輕度升高的人群不發展為糖尿病,并使血糖恢復正常。
[1]張錫瑞,任魯娜.高血壓社區防治[J].醫學創新研究,2007,6:18.
[2]游越西,戴霞.老年糖尿病運動安全性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08,14:33.
[3]張潔,俞敏.糖尿病高危人群行為干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 2007,8(6):29-30.
內蒙古包頭市第八醫院內四科,內蒙古包頭 0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