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燕
探討克林霉素的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關 燕
】克林霉素是林可霉素類抗菌藥物,對革蘭氏陽性菌和厭氧菌有很好抑菌效果,臨床上廣泛應用于治療肺部,皮膚,泌尿系統等的發炎感染??肆置顾卦谂R床使用上會出現如胃腸道不適,肝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過敏性反應等不良反應。臨床使用時必須在醫生和藥師指導下合理用藥。
克林霉素;抗菌;臨床應用;不良反應;合理用藥
克林霉素(Clidnamcyin)屬于林可霉素類抗菌藥物,是林可霉素 7-羥基氯代衍生物,其抗菌原理是作用于敏感菌核糖體 50S亞基,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繁殖。
克林霉素的抗菌普和林可霉素類似,抗菌活性卻相當于林可霉素的 4~8倍。它的藥理作用范圍如下:革蘭氏陽性需氧菌例如金黃色葡萄求菌,肺炎鏈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厭氧菌如桿菌屬,破傷風桿菌,雙歧桿菌等等。此外研究發現克林霉素對衣原體如沙眼衣原體也有抑制作用,對瘧原蟲和弓形蟲也有抑制作用,但具體藥理機制尚不明確。
臨床藥代動力學分析,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快而且完全,收率已達 90%以上且不受食物影響,藥物進入人體后分布廣泛,血蛋白結合率高達 90%。其臨床應用劑型多樣,無需通過皮膚過敏性測試,臨床療效確切,因而臨床應用廣泛。
2.1肺部感染
克林霉素對金葡萄菌有抑制作用,對紅霉素耐藥的肺炎鏈球菌也有抑制作用,被用于治療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例如有專家通過實驗得到,克林霉素替代青霉素、大環內酯類和硝唑類藥物,對下呼吸道厭氧菌有更強的治療效率(抑菌有效率90%以上)[1]。
2.2皮膚及軟組織感染
根據醫院調查數據統計,克林霉素在皮膚科燒傷科應用比例占全院用藥量的 20%以上,僅次于五官科應用率的35%[2]。有人用克林霉素配合皮膚用藥如過氧化苯甲酰、阿達帕林治療座瘡效果好過單一用藥,而且不易引起皮膚組織發炎感染。
2.3泌尿系統及婦科感染
應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療盆腔炎50個病例,與青霉素進行對照顯示,克林霉素組痊愈率 76%,高于青霉素組的48%[3]。有研究結果顯示,克林霉素磷酸酯栓對細菌性陰道炎治療效果好于對照組甲硝唑。此外,克林霉素在臨床上還用于急性陰道炎,前列腺炎等治療[2]。
2.4耳鼻喉部感染
克林霉素對 β-內酰胺酶類的菌株有很好效果。通常用青霉素治療由 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扁桃體炎,易引起口腔內的菌群產生耐藥性,使青霉素失效,導致扁桃體炎反復發作??肆置顾嘏c青霉素抗菌作用機制不同,通過抑制細菌內蛋白合成產生抗菌作用的,只針對某些特定菌群,因此不會出現反復發作情況。另有資料顯示,對50例病人利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治療,觀查其對鼻竇炎的療效,有效率達 98%。醫院內通常將克林霉素作為五官科感染治療的首選藥物[5]。
2.5其它
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好,其對骨組織感染,如骨關節炎、骨髓炎等也有治療效果,臨床上有運用克林霉素作為原蟲感染,如某些惡性瘧疾的治療藥物。
臨床用藥不合理、病人體質差異等會導致患者使用克林霉素治療時出現不良反應。大樣本的臨床病例數據統計得出,克林霉素的不良反應發生與給藥途徑有很大關系:靜脈注射克林霉素不良反應發生率(78.53%)遠高于肌注(2.45%)和口服(19.02%)[3]。臨床上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以下幾種。
3.1胃腸道反應
胃腸道反應是克林霉素臨床使用上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口服注射均會出現。常見的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的出現偽性腸膜炎。據流行病學統計,服用克林霉素病人發生腹瀉率為10~20%,2000版藥典記載為 10%~30%,胃腸道反應發生原因可能與藥物對腸道刺激引起胃腸道內菌群紊亂有關[4]。
3.2過敏反應
患者在口服、肌注或外用克林霉素后發生皮疹、蕁麻疹、高過敏性反應(神經性水腫等),嚴重發生過敏性休克。臨床過敏反應發生率較高,有人研究215例克林霉素使用患者中有111例出現了過敏反應。過敏性休克常見于對青霉素過敏患者[1]。
3.3肝功能損害
有些患者在服用克林霉素后會發生膽紅素淤積,黃疸,血清轉氨酶升高等癥狀。有病例報道某患者服用克林霉素后出現腹痛,尿黃,鞏膜皮膚染黃的急性肝功能損傷,停用克林霉素合劑后采用保肝治療逐漸恢復[5]。
3.4腎功能損傷
有資料顯示,43歲女患者反復咳膿痰使用克林霉素治療,靜注20分鐘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胃腸不良反應,伴有尿急和血尿,立停用克林霉素。此后幾天無法排尿,急性腎檢查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此后用頭孢替唑鈉代替克林霉素后逐漸恢復[5]。
3.5其它
臨床案例報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應還有肌注產生的局部紅腫,硬結,疼痛等,心血管系統損害導致心律失常,血液系統不良反應如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減少、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血小板減少,凝血障礙等。
克林霉素穿透血腦屏障的能力較差,但是用藥劑量過大易損害腦神經組織,也會對周圍神經系統造成影響。如臨床有不少病例顯示,有患者在靜注克林霉素治療感染性疾病期間,反復出現口苦,口腔麻木等癥狀,可能與克林霉素對味覺神經損傷有關[6]。
此外,臨床上濫用抗生素也會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肆置顾氐难獫{結合率高達 90%以上,聯合用藥對血蛋白結合率有影響,容易導致其血藥濃度增高而增大其不良反應發生率。例如克林霉素和氨基糖苷類藥物合用,會增加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增加不良反應發生概率??肆置顾嘏c其他抗生素如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或 β內酰胺類抗生素同時使用,不但不能增強藥效而且還會產生拮抗作用,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
克林霉素的抗菌效果好,在臨床上應用范圍廣,臨床醫生和藥師在使用時必須根據患者適應證和個體差異作出合理的給藥方案,科學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免濫用藥物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發生。
[1]陳俊苗,劉宏民,王少敏,等.克林霉素及其磷酸酯的臨床應用與不良反應[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1,1(20).
[2]李春英.克林霉素的臨床副作用和用藥安全[J].泰山衛生,2008(32).
[3]黃斌學,曾春生,莫錦倫,等.克林霉素臨床合理應用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7 (7).
[4]魏宗慧.克林霉素的不良反應及防治[J].中國醫藥科學, 2011,(18).
[5]左琳,劉麗娜.克林霉素的不良反應綜述[J].黑龍江醫藥,2011(01).
[6]李安富,孫志強,袁俊波,等.克林霉素所致的味覺異常[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36).
鄭州市中醫院,河南鄭州 45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