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志恒
中藥灌腸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療效觀察
熊志恒
中藥灌湯;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四神丸
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系原因未明的慢性結腸炎癥,病變以潰瘍為主,其主要癥狀在臨床上表現為:大便溏瀉,每日3~5次不等,重則便質粘凍,腹痛即瀉,瀉后痛減,有的黎明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腹部喜暖,瀉后則安,即常說的五更瀉,此病屬于中醫泄瀉病的范疇,雖不危急,但日損月耗,經年不愈,使人神疲乏力,精神萎糜,全身機能低下。運用抗生素治療,癥狀緩解,停用以后,復又復發,筆者臨床十余年,運用四神丸結合中藥灌腸治療此病,取得了滿意療效,現總結如下。
近 7年來采用中草藥灌腸的方法,治療了 153例病例。其中男性患者122例,女性患者31例,25~40歲92例,40歲年以上的61例,病程短的35天,最長的17年,
治療方法:膿血便時,以清熱解毒為主,選用1號方:公英20 g地丁20 g紅藤20 g皂刺10 g小薊15g,炒地榆30g,敗醬草15g,白花蛇舌草15g,雙花10g。藥粉:五倍子15g,炒蒲黃15g,炒白芨20g,三七15g,赤石脂20g,兒茶10g,煅龍骨25g。粘液便時以燥濕解毒為主,選用2號方:三七15 g當歸30 g白芨25 g虎杖25 g生草10 g制大黃10 g黃柏15 g黃連10 g敗醬草30g,白花蛇舌草30g連翹30 g,。加水1000 ~1500毫升煎半小時過濾去渣再煎藥水至100毫升加30克藥粉煮3分鐘灌腸,每天一次,30天1療程,療程間休息5天,一般1~3個療程。同時并配合中成藥四神丸口服。
療效標準:基本治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常規檢查正常,腸鏡檢查黏膜恢復正常或遺留瘢痕。好轉,臨床癥狀消失,大便常規檢查或輕度異常,腸鏡檢查黏膜輕度異常。無效,臨床癥狀,大便常規檢查,腸鏡檢查均無減輕。治療結果:近期有效率為97%,遠期療效復發率為30%,復發均較前癥狀輕,再繼續使用上法相繼好轉。所治療的病例均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并大便鏡檢及腸鏡檢查而確診。
灌腸使藥物直接作用病變部位,明顯提高治療效果且吸收面廣,吸收速度也較口服藥快,同時避免口服藥物在體內吸收遭到胃酸及肝臟的破壞,本方及粉劑是通過調節腸道微生物區及對機體的免疫調節,從而達到抗炎,解毒,收斂,生肌。使潰瘍面迅速愈合目的,減少腸上皮化生,副作用少。
湖北襄陽市襄州區中醫院,湖北襄陽 4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