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明呂冬菊
中醫對痤瘡的臨床治療探析
黃東明1呂冬菊2
目的對痤瘡發病原因、臨床癥狀的分析研究,通過中醫辨證論治方法治療觀察,得到的治愈效果相當滿意。對于青少年,痤瘡是十分常見的皮膚病,而且是持續間歇性發病,治愈方法也是十分值得關注的問題,中醫治療痤瘡從根本出發,沒有不良反應,是現在較多痤瘡患者易選用的治療方法。
中醫;痤瘡;臨床治療;預防措施
痤瘡為青少年多發病,多見于14~30歲的青春期男女,因此又被稱為“青年痤瘡”。中醫稱之為肺風粉刺、粉疵、面皰、酒刺。痤瘡是一種皮脂腺急慢性炎癥,有黑頭、丘疹、酒糟鼻、膿包、膿腫、疤痕、結節等多種損害,好發于面部、背部、胸部和脖頸部。一般青春期過后都能自愈或癥狀減輕,但有很多會留下瘢痕,發病時會有疼痛和瘙癢等不適感。
痤瘡一般多發于青春期男女,現代醫學一般認為由于青春期的男女內分泌發生變化,青春期激素分泌過多,使皮脂分泌增多,導致毛囊皮脂腺導管阻塞,使毛囊皮脂淤積增多,最終導致粉刺的出現。中醫認為痤瘡是內熱熾盛,外受風邪所致,可分為肺熱、血熱、肝熱、陰虛內熱,膿皰等皮損屬于風熱毒熱所致,囊腫型痤瘡聚合性痤瘡等炎癥不明顯,慢性過程,為寒瘡寒瘍之征,又如瘢痕性痤瘡因氣滯瘀所致。
現在的青年不規律的飲食起居也是導致痤瘡出現的原因。常食辛辣食物、偏油膩食物者易出現痤瘡,過早飲酒抽煙者,常坐在電腦前者比較易患痤瘡。痤瘡和皮膚的性質也有一定的關系,中性皮膚和偏油性的皮膚患痤瘡的較多。女性化妝品使用不當,也易患上痤瘡。
痤瘡患者一般最初都有黑頭粉刺,逐漸變紅,對其擠壓出現米粒大小的白色脂栓,有的沒有黑頭,起初周圍為紅色,中間有一白點,為丘疹狀,最總出現炎癥的粉刺或小丘疹,可發展成膿包,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癢等癥狀,對皮膚造成一定的損害,愈后會留下輕度凹陷的瘢痕或色素沉著,可能會形成結節、膿腫、囊腫或瘢痕等不同程度的皮膚損害,有點破潰后形成多個竇道或瘢痕,甚至會形成橘皮臉。根據痤瘡對皮膚的不同程度損害,可將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2.1點狀樣痤瘡
在面部分布為散在小點狀,顏色接近于膚色,用手擠壓出現條狀或點狀黃白色的半透明的脂栓,有點擠出的頂部有小黑頭。
2.2丘疹性痤瘡
痤瘡高出皮膚,為小丘疹狀,大小為米粒到豌豆大,呈現就為密集,顏色為紅色,質地較硬,多為發炎的,常伴疼痛和癢感,丘疹的頂部為黑色。
2.3膿瘡性痤瘡
主要為膿瘡狀,高于皮膚,為綠豆大小,痤瘡頂部形成膿皰,周圍顏色為深紅色,有觸痛感,愈后常會留下瘢痕。
2.4結節性痤瘡
炎癥損害皮膚較深時,膿皰變形成周圍較厚的結節,大小不等,顏色較深,明顯突出與皮膚,可長期存在或逐漸被吸收,觸之較硬,愈后會形成比較明顯的瘢痕或色素沉著。
2.5萎縮性痤瘡
丘疹或膿皰性痤瘡沒有及時得到治愈,繼續發展,損害皮膚,破壞皮脂腺體,形成的凹坑狀瘢痕。
2.6聚合性痤瘡
是損害皮膚最嚴重的痤瘡,有很多的粉刺、丘疹、結節、瘢痕等形成,密集分布,患處皮膚較硬。
2.7囊腫性痤瘡
形成大小不等的囊腫,伴有化膿細菌感染,痤瘡被破壞后會有膿液或膿血流出,愈后形成竇道或瘢痕。
2.8惡病性痤瘡
為米粒或蠶豆大小,顏色為紫紅色,多為丘疹、結節或膿皰,觸之較軟,擠壓出現膿液或膿血,長久不愈,可轉變為疽癤癰,體弱多病者多發。
3.1西醫治療
西醫一般采用內服加外用,內服藥一般為抗生素,多以消炎殺菌為主,如一些四環素類藥物,外用藥一般多為一些激素類藥物,如皮炎平、皮康王等。而痤瘡的病情一般比較長,一般都需要一個長期的治療,但眾所周知,抗生素長期服用的副作用比較大,會加重肝腎的負擔,而激素長期使用,可刺激皮脂腺增生,使皮脂分泌旺盛,皮膚會出現一些繼發性損害,如皮膚色素沉著、皮膚多發、易感染等。
3.2中醫辨證治療:
3.2.1 肺經蘊熱怔:為粉刺剛突起時,紅色,有疼痛和瘙癢感,另口干舌燥,小便黃,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脈象浮數.治療以清肺涼血為主,常用的方劑是枇粑清肺飲,主要藥物有:枇粑葉、桑白皮、知母、黃芩、銀花、赤勺、生地、生石膏、生甘草等。
3.2.2 脾胃濕熱證:痤瘡連續間歇性出現,擠壓出現黃白色米粒大小脂栓,再擠出現膿液,皮膚出油較多,伴口臭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粘滯不爽,舌紅苔黃,以清利濕熱為主,藥方為芩連平胃散,主要為黃連、黃芩、白術、厚樸、蛇舌草、茵陳、六一散、生甘草等。
3.2.3 血瘀痰凝證:痤瘡持續時間比較長,質地較硬,持續不消,觸之有痛感,或是嚴重的橘皮臉,女性月經量少、痛經,或出現經期痤瘡加重者,舌暗苔薄,脈澀;以活血化痰,軟堅散結為主,常用方劑是大黃蟄蟲散,藥物為大黃、蟄蟲、水蛭、白花、蛇舌草、桃仁、紅花、益母草、陳皮、白術、生甘草等。
3.3針灸療法治痤瘡
針灸對于痤瘡也有獨特療效。一般多選用肺經,脾經和胃經的穴位,如:肺腧,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迎香,人中,長強等。手法用瀉法,留針20分鐘,左右交替,10天為一療程。另外也可以選用肺,神門,內分泌,腎上腺,皮質下等耳穴等埋穴,療效也佳。
皮膚一定要清潔干凈,早晚兩次,時間為 4分鐘左右,選用適合的洗面奶,用溫水洗臉,避免毛孔堵塞;護膚品要選用適合自己皮膚的;飲食注意,少吃辛辣食物,不抽煙、喝酒,多吃水果蔬菜;禁止擠壓痤瘡。
痤瘡雖不是嚴重疾病,但影響個人的容貌,是年輕人很注視的疾病;但其治療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因此,一個好的治療方法很值得重視。中醫治療痤瘡,從身體內部開始調節,無副作用,無抗藥性,可持續運用直到根治疾病,是中醫治療的獨特優勢,醫務人員可在臨床上大力推廣。
[1]袁鑫.痤瘡與青春痘[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
[2]羅宏德.揭開牛皮癬痤瘡不能根治的奧秘[N].科技日報.2000年
[3]魏輝.名老中醫治療痤瘡的經驗探析[J].陜西中醫.2005(03)
[4]周娟.中醫內科治療痤瘡臨床研究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16)
1山東省萊蕪市中醫醫院,山東萊蕪 471000
2山東省萊蕪市皮膚病防治所,山東萊蕪 2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