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利民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新興科技和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具有全局性、導向性、長遠性、創新性的特征,是產業升級的高級形態、未來經濟競爭的"戰略必爭之地"。上虞市依據產業基礎、資源稟賦、要素保障等條件和高契合度、髙帶動力、髙附加值、髙成長性、髙優勢度的標準,確定了先進裝備制造業、整車及零部件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業、節能環保產業、現代物流業作為重點培育和發展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虞市未來5年新興產業要達到千億元。這一目標的設定,體現了上虞市對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敏銳眼光和前瞻性視野,是精準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大勢和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搶抓未來發展新機遇、培育經濟增長新動力、贏得發展新優勢的重大舉措。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崛起,將重構上虞經濟發展新版圖,引領上虞經濟發展新走向。
上虞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既有堅實的經濟和產業基礎,也有著重大的機遇和優勢。從經濟數據看,2011年上虞經濟總量突破500億元;完成限額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40億元,其中工業生產性投入134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65.10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5.51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產值近1200億元。在境內外上市企業已達12家,居全省縣級市前列,并有25家企業進入上市后備庫。科技研發經費占GDP比重為1.9%。2010年和2011年2年實到外資4.5億美元,在全國實際引進外資2200億美元的規模中,占全國的2/1000左右。全市城市化率已達60.2%。目前已有48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松下等世界500強企業在內的900多家企業在上虞市投資創業,與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關系。這都為上虞市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莫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產業狀態看,上虞市已進入重化工業縱深推進階段,以低成本、低價格、低附加值為特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受到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剛性約束進行著一系列重大調整。而在機電制造、節能照明、精細化工和醫藥中間體、風機制造等領域,上虞市的競爭力處于全國或全省的領先地位,掌握著行業話語權。在高鐵、地鐵、核電、燃氣設備、智控裝備等領域涌現了以臥龍、金盾、春暉、上風、專用風機等一批實力型的龍頭企業,為培育形成先進裝備制造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在整車研發生產、汽車零部件、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既有浙江綠野汽車的引領,又有華通春暉等一批零部件企業的系統配套,為使上虞成為全省有影響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提供了強勁的支撐。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上虞市的碧晶科技、晶盛機電、龍柏光伏等龍頭企業捷足先登,打造了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條。而新近簽約的新時代控股大動力電池項目將書寫上虞新能源輝煌的篇章。在生物醫藥領域,由于有精細化工的深厚土壤,已經孕育出了如新和成、國邦、浙邦等創新型原料藥骨干企業。在節能環保領域,上虞市已形成以陽光、晨輝等一批企業為代表的照明電器和以歐納特、普信電器等為代表的家用電器等節能電器的龍頭企業,并涌現了以蘭海環保、春暉環保、藍星熱電等環境治理的骨干企業。在現代物流領域,大橋物流、運河物流、港口物流的優勢將日益凸現,一批重大物流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
從區位優勢看,隨著跨江大橋、高鐵的建成,上虞與上海等周邊大城市的同城效應將持續釋放,生產要素的流動將更加暢達和迅捷,流動和運行成本將大幅降低,資源配置的空間將更加拓展,區域合作將更加密切,對外開放的深度和活力將更加顯現。
從平臺建設看,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和上虞經濟開發區的集聚和帶動力量在髙強度提升,兩大園區的動力意識、示范意識、先行意識在不斷增強。這將為上虞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鋪就快速起飛的跑道,也為上虞市成為全省新興產業發展集聚區夯實基礎。
上虞經濟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成為上虞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成為參與區域經濟競爭的新高地,成為提升產業高度和核心競爭力的新引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上虞市緊緊抓住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把握發展規律,優化發展環境,完善政策扶持,抓好項目建設,推進系統工程,構筑平臺支撐,強化要素保障,戰略性新興產業必將進入高速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