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明霞 錢斌華
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實質上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通俗地說,數字圖書館是虛擬的、沒有圍墻的圖書館,是基于網絡環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擴展的知識網絡系統,是超大規模、沒有時空限制、跨庫無縫鏈接與智能檢索的知識中心。
當前,浙江省數字圖書館建設已經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包括:對基礎設施的軟硬件投入不均衡,為了追求短期效果,盲目采購硬件,導致不是軟件跟不上硬件性能,就是忽視軟件與硬件的匹配度;各地數字圖書館始終缺乏統一的信息服務標準、信息技術規程和評價體系,造成數據共享困難;各數字圖書之間采用的應用系統兼容性不強,在數據庫資源、特色自建庫、專題發布與調整等諸多方面都不易協同。
相比之下,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將大量用網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按需向用戶提供服務。在浙江省數字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通過應用云計算可以省卻對硬件設施、網絡架構和管理平臺的考慮,同時由于云計算具備完備的分布式計算功能,完全可以將互聯網上的數字圖書館資源整合成分布式的網絡虛擬資源中心,從而徹底改變浙江省數字圖書館零星網絡服務的現狀,并繼續通過不斷的規模化和標準化,形成具有“公共云”模式的數字圖書館。而通過云計算平臺,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整合后的信息資源,也得到了數字圖書館提供的計算能力。在界面上得到的信息資源,是通過數字圖書館經過云服務篩選、組織和加工后與用戶需求相匹配的信息,也就是對讀者提供了“一站式服務”。
筆者建議,在基于云計算的浙江省數字圖書館可采取如下的系統架構:(1)基礎設施服務層:這是云計算數字圖書館提供云服務的基礎,位于整個框架的最底層;(2)平臺服務層:這是數字圖書館云服務框架的第二層,具體負責信息資源管理、程序運行管理、讀者管理和網絡安全管理等工作;(3)應用服務層:這是數字圖書館云計算服務體系架構的第三層,主要包括:書刊管理、數字資產管理、公共信息服務查詢等應用;(4)云客戶端:這是用戶使用云服務的現實載體,位于整個數字圖書館云服務框架的最上層,是與云服務器進行通信的工具。
在將數字圖書館的目的、管理、業務服務等信息化建設與云計算技術應用相結合的過程,還需要遵循以下的推進策略。
——信息規劃策略。浙江的數字圖書館建設應積極關注云計算技術的發展,掌握成熟和能夠使用的技術,辨別適合自身信息化建設的云計算服務提供商,規劃設計自身圖書館的云服務。浙江數字圖書館的信息規劃可從三方面入手:一是在適合的服務領域使用云,如數據清洗、數據挖掘、數據優化等;二是為云應用做好服務定位,通過提供呼叫中心來降低成本;三是逐步采取行動,通過云虛擬化與整合數據中心,持續改進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最終將逐步建立圖書館的內部云體系。
——資源整合策略。通過對現有資源的整合,將浙江數字圖書館分散的數據資源、I T資源進行物理集中,形成規模化的數據中心、虛擬服務器等基礎設施,把各個子圖書館的數據資源進行遷移、整合、集中,建立基于云計算的數據中心。在數據集中過程中,不斷實施數據和業務的整合,使大多數圖書館的數據中心基本完成自身的標準化,解決原先聯盟館數據業務分散時期的資源雜亂無序的問題。
——安全策略。數字圖書館作為云計算的服務提供者,可以開發數字圖書館云服務平臺,利用構建的私有云和公共云,提供多種數字圖書館服務,使用戶獲得透明的服務。針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基于云計算的浙江省數字圖書館安全策略有三種選擇:一是借助數字圖書館聯盟的統一云服務平臺,提升至國家層次,建立全國的數字圖書館云安全管理中心;二是依托數字圖書館的本地服務平臺以及云服務聯盟平臺,建立涵蓋全省各地區以及省級中心的圖書館云安全中心;三是直接利用云安全公司的云安全產品系列,并結合其他相關安全產品,形成一個立體的安全防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