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人淳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簡稱膝關節OA)指由多種因素引起關節軟骨纖維化、皸裂、潰瘍、脫失而導致的膝關節疾病。病因尚不明確,其發生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及遺傳因素等有關。其病理特點為關節軟骨變性破壞、軟骨下骨硬化或囊性變、關節邊緣骨質增生、滑膜增生、關節囊攣縮、韌帶松弛或攣縮、肌肉萎縮無力等。
OA以中老年患者多見,女性多于男性[1]。60歲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達 50%,75歲的人群則達80%。該病的致殘率可高達53%[2]。OA好發于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減輕膝關節OA患者的病痛、促進康復同時預防疾病發生和發展則成為護理的主要任務。現將有關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進展綜述如下。
關于骨痹的診斷標準,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3],同時符合美國風濕病診斷及治療標準委員會骨性關節炎分會制定的KOA診斷標準[4]。臨床表現為:膝關節活動時疼痛,屈伸功能受限,有時有摩擦音;體檢:髕骨周圍有壓痛,膝關節腫脹,畸形;X線顯示骨質疏松,關節間隙狹窄以及邊緣唇樣改變。骨贅形成;實驗室檢查一般正常。
大多患者伴有膝關節晨僵,活動后可緩解;有時伴有關節活動時彈響,嚴重時出現關節腫脹。由于疼痛、關節腫脹而致患者活動減少。病情進展時,膝關節活動受限,引起廢用性肌萎縮,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導致的最嚴重的臨床表現是關節畸形,活動受限[5,6]。
王大忠等[7]在對膝關節OA患者生存質量及其征候分布關系的調查后分析:膝關節OA患者的生存質量總評分得分較低,各維度受損程度按得分由大到小依次排列,心理維度僅次于軀體維度而列第二。
劉氏等[8]根據中醫辨證將本病分為3型:氣滯血瘀型,治以身痛逐瘀湯加減;寒濕痹阻型,治以當歸四逆湯和獨活寄生湯加減;肝腎虧虛型,治以六味地黃丸加減。
中藥外治的方法很多,藥物多用活血化瘀、溫經通絡之品,常見的有外敷法、熏洗法、中藥離子導人法等。鄭氏[9]認為中藥外用達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癥狀起到一定的作用。近期顯效率為57%,總有效率為87%。
推拿治療本病,各種手法著重解決因經絡血脈不通而引起的疼痛,采用點、揉、擦、屈伸等手法的機械作用,起到舒筋散寒,活血通經,改善關節腔內壓力,促進關節內病理產物清除,從而使疼痛緩解[10]。薛氏等[l1]采用推拿手法治療本病60例,總有效率為100%。
針灸因其簡便、效果明顯、毒副作用小,是目前保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用而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可分為針刺法、刺絡拔罐法、火針溫灸拔罐法、水針穴位注射法。賀氏等[12]針刺加刺絡拔罐治療本病46例,總有效率達到100%。
物理療法通常用透熱療法如短波、微波等增加或保持各關節的活動范圍和肌力,減輕疼痛。TDP療法稱特定電磁波療法,有消炎、消腫、止痛、減少滲出、改善微循環、加強新陳代謝作用。麻氏[13]采用氡泉水療并TDP中藥貼敷治療該病癥108例,治療 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 96%。鄭氏[9]采用鉸鏈活動夾板治療早中期單間室狹窄膝骨性關節炎30例,治療1個療程后總有效率96.6%。
膝關節OA在本地區是典型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的病程長、易反復發作,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致殘率極高。近幾年來,鑒于針對膝關節OA的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針對膝關節OA護理也在不斷地得到發展,提高了膝關節OA病的臨床療效。也促進了膝關節OA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
膝OA屬中醫學骨痹范疇,腎主骨,藏精、生髓;肝主筋,筋附骨。中年以后,肝腎漸衰,腎虛不能主骨,肝虛無以養筋。中醫認為肝腎虧虛是本病發病基礎,風寒濕邪及跌仆扭傷為發病誘因,故治療本病,關鍵在于補益肝腎、祛風散寒除濕,故可分為肝腎陰虛型、淤血停滯型、寒濕痹阻型3型[8]。按中醫辯證施治方法進行針對性護理,總有效率 93.3%[14]。
3.1.1 肝腎陰虛型
勞逸結合為主,疼痛加重臥床休息,抬高患肢15~30。用3%紅花乙醇按摩膝眼、血海、陽陵泉、委中等穴;多食新鮮水果及牛奶、豬肝、羊肉、大棗、胡桃肉、枸杞、黑芝麻、骨頭湯等強筋健骨之品。
3.1.2 淤血停滯型
抬高患肢;給予心理干預,緩解患者緊張情緒和疼痛;中藥熏蒸及不負重股四頭肌功能鍛煉,每日3~4次,每次10~20min。
3.1.3 寒濕痹阻型
多食堅果、豆類及富含維生素、蛋白、鈣食品,疼痛較甚;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減少關節活動,中藥熏蒸;多食羊肉、狗肉等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食物。
王思茹等[15]將威靈仙30g、獨活30g、桑寄生30g、透骨草30g、五加皮30g、姜黃30g、赤芍30g、紅花30g、當歸30g、制川烏30g、制草烏30g、桂枝30g、花椒30g等混合稍加打碎,裝入15cm×20cm的棉布袋內扎緊,將藥袋放入陳醋中浸30min取出,瀝干后放入電飯煲里隔水蒸40min后即可燙熨。
推拿治療時注意操作要求患者身心放松,心平氣和。操作者取穴準確,手法正確,用力恰當。
針灸前做好準備和解釋工作,交待施術中的感覺和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緊張心理,并使其體位舒適,做好保暖和體位固定的護理[17]。嚴格掌握針刺禁忌癥和禁忌部位,如皮膚有感染、潰瘍、瘢痕、皮疹處、腫瘤部位、有出血傾向及高度水腫者不宜施針。針后注意觀察效果和反應,并做好記錄。
熟悉各種物理療法的操作方法,鄭氏使用 TDP照射治療時提示注意事項[18],吳氏應用鉸鏈活動夾板治療早中期單間室狹窄膝骨性關節炎的操作方法,重視外固定支具的安裝,病人的主訴及出院后的回訪[19]。
3.6.1 疼痛護理
首先應從護理角度對患者的疼痛進行評估,疼痛的程度、部位、誘發加重情況,以及與關節活動的關系,采取有針對性干預措施:或服止痛劑,或關節腔封閉治療,或制動,或減少患肢關節活動,或外用中藥止痛;或予以心理安慰護理,保持情緒的穩定,積極配合治療[20]。觀察患者的用藥后反應,重視患者的主訴。如乙酰氨基酚大劑量使用時可引起肝損;非甾體抗炎藥對胃腸道的刺激大且有潛在的心血管風險[21]。
3.6.2 康復訓練
功能鍛煉應是膝關節OA患者的預防和治療任務。尤其是肌力的鍛煉可以促進關節本體感受的恢復[22]。
3.6.2.1 肌力訓練
指導患者在急性期采用等長肌力訓練,如直腿抬高練習等。或下肢CPM訓練。訓練時應循序漸進,注重個體化和適度。
3.6.2.2 關節活動范圍
訓練關節不負重的主動運動,如仰臥位行膝、髖關節的屈伸練習。實踐證明CPM是促進關節活動康復的有效設備[23]。
3.6.2.3 身體適應性訓練
主要是全身大肌群參與的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游泳、跳舞、打太極拳和力量訓練等[24]。
3.6.3 飲食護理
飲食對于膝關節OA患者是十分重要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以下食品[25]:牛奶、奶制品、大豆、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雞爪、豬蹄、羊腿、牛蹄、山藥、甘薯、櫻桃、生姜、洋蔥、蝦、綠茶。
3.6.4 心理護理
老年骨性膝關節炎患者由于長期受到骨痛的折磨,身心疲憊,均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做好患者治療前的心理護理。告訴患者治療的方法,講清治療中患者須注意的事項。多一分耐心,多給點解釋溝通,取得患者的配合是必要的。
目前對OA的各種治療方法研究在緩解患膝疼痛及改善患膝關節功能方面取得許多進展,相應的護理對策也在不斷增加,但這些研究中存在著一個共同問題,這就是各種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方法遠期療效并未令人滿意,探尋物理治療的功效是將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研究方向。其無損傷,痛苦小,易被廣大患者接受,前景非常廣闊。臨床中及時掌握國內外先進的理論及技能,更好地為患者服務,開展隨訪服務,聽取患者的主訴,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康復指導和給予必要的健康教育與保健工作,使們能更好的為大眾服務,實現“促進康復”的重任。
[1]沈欽榮.循證醫學在中醫藥治療膝骨性關節炎研究中的應用[J].光明中醫,2005,20(6):25-26.
[2]朱秀英,等.中老年婦女 203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與骨關節病患病情況分析[J].中國臨床康復,2005,9(39):136-137.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30.
[4]施桂英.關節炎概要[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5]劉向前,等.624例膝關節骨關節炎流行病學分析[J].湖南中醫學院學報,2005,25(5):57-59.
[6]顧明士,等.社區中老年人膝骨關節炎發病趨勢的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05,3(5):1-3.
[7]王大忠,等.膝骨性關節炎患者生存質量及其證候分布關系分析[J].中醫正骨,2005,17(9):18.
[8]劉洪旺,等.退行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病的中醫辨證施治[J].中國骨傷,1997,10(4):27.
[9]鄭茂斌,等.鉸鏈活動夾板治療早中期單間室狹窄膝骨性關節炎臨床觀察研究報告[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2,1.
[10]馬志杰,等.內外結合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41例療效觀察[J].新中醫,2007,39(1):26-27.
[11]薛傳疆,等.推拿手法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J].中國骨傷,1997,10(5):34.
[12]賀曉紅,等.針刺加刺絡拔罐治療老年性膝骨性關節炎46例[J].中醫藥研究,1994,11(4):50.
[13]麻波.氡泉水療并TDP中藥貼敷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附108例臨床分析)[J].中華實用醫學,2003,5(22):118.
[14]羅新福,等.辨證施護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康復,2011,6月,26(3):234.
[15]王思茹,等.中藥藥熨結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8月,24(16):1480-1481.
[16]劉柳芳.中藥熏洗配合推拿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0,(23)134.
[17]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M].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9.
[18]鄭平.中藥敷貼配合 TDP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和護理[J].現代護理,2008,2,14(4):545.
[19]吳人淳,等.鉸鏈活動夾板治療早中期單間室狹窄膝骨性關節炎的護理干預措施[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2,6,14(4):545.
[20]安惠霞,等.膝關節骨關節炎辨證施護[J].寧夏醫學雜志,2005,27(8):573.
[21]王曉黎.骨關節炎的癥狀及護理[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2):80-81.
[22]俞曉杰,等.運動療法在膝關節骨關節炎中的應用[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5,27(9):559-561.
[23]王林娟,等.能鍛煉對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2,17(1):68-69.
[24]吳華,等.絕經女性骨質疏松的運動干預[J].中國臨床康復,2005,9(4):168-169.
[25]蔣清濤.骨性關節炎的飲食調養[J].中國保健營養,2006,l: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