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宗強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 天津 300222)
對“角色轉換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
楊宗強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 天津 300222)
所謂“角色轉換教學法”就是在訓練中將部分學生轉換成教師角色,將教師轉換成學生角色。“角色轉換教學法”將“發現式學習”和“觀察學習”實施于技能訓練中,遵循結果反饋—記憶策略,把聽、看、做、講和評有機結合,創設訓練情境。本文通過案例探討并提出了“角色轉換教學法”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策略。
角色轉換教學法;目的;要求;效果;問題
應用型工科院校本科學生參加職業技能訓練是一種必然趨勢,探索和實踐各種實訓教學方法是一項長期的教改任務。由于職業特性不同,其訓練方法各有不同。維修電工實訓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各有特點,但主要形式還是教師講解、示范、指導、學生之間相互討論、教師點評等,大部分時間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或模仿狀態。學生互評少之又少,即使有互評,也是實效甚微,對促進教學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作用不大。為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遷移能力和社會能力,筆者在教學中探索和實踐了“角色轉換教學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時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在此提出與大家探討。
所謂“角色轉換教學法”,就是在訓練中將部分學生轉換成教師角色,臨時行使教師的職責;將教師轉換成學生角色,從學生角度體驗教學過程。按照班杜拉(Albert Bandure)的觀點,人的許多技能都是通過觀察學習習得的。“角色轉換教學法”將“發現式學習”(通過頓悟和理解的方法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方法)和“觀察學習”(向榜樣學習的學習方法)實施于學生職業資格培訓教學中。遵循結果反饋—記憶策略,把聽、看、做、講及評有機結合,創設培訓課堂訓練情境。這里所說的“聽”,是指學生聽教師和“角色轉換的學生”講授題目、布置任務、提出要求。“看”一是指教師或“角色轉換的學生”對某一操作進行示范,學生觀摩;二是學生操作,教師及“角色轉換的學生”觀摩。“做”是指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評”是指“角色轉換的學生”從指導教師的角度,以指導教師的身份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總結,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和“角色轉換的學生”的表現作點評總結。
“角色轉換教學法”以兩種方式進行教學。第一種方式是學生轉換成教師(發現式學習)。在訓練開始前,由教師選擇部分學生或學生自愿參加,明確告訴他們其角色就是教師,任務是參與訓練內容擬定、講授、操作示范、操作過程考核評判、點評等工作。目的是使學生從另一種角度思考、變換一種角色練習,站在不同的高度觀察問題,培養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二種方式是當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主動變換角色成為學生(榜樣學習)。教師在處理問題時,注重規范操作,適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通過直接觀摩整個工作過程中教師的規范操作,培養學生的操作規范意識。另外,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提出看法、共同討論,以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興趣。
(一)對教師的要求
實施“角色轉換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會更高。第一,教師要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集成訓練項目,創設訓練情境,使學生融入其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自覺、主動地構建知識。創設訓練情境是“角色轉換教學法”的關鍵。設計情境時要注意角色轉換的切入點,切入點的內容既不能太容易,又不能太難。太容易的內容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內容太難又會使學生的自信心受打擊。角色轉換的切入時點也很重要,不宜在課題剛開始時實施,因為這時學生不太了解訓練內容,對設備的熟悉程度較低。第二,教師選擇初次參與角色轉換的學生,應選擇操作技能、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的,以提振學生參與的自信心。第三,教師要設計現場訓練情境,突出“角色轉換的學生”的作用,給他們創造觀察、點評的平臺。第四,教師不僅對一般學生的操作表現點評,更要對“角色轉換的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第五,教師置身于教學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對自身的行為進行反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探究,以形成規律性的認識。
(二)對學生的要求
實施“角色轉換教學法”,對學生的要求也會更高,學生面臨著幾個轉變。第一,轉變學習觀念,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轉換為主動學習,這需要時間適應。第二,轉變學習方式,從以前的自我學習轉換為共同學習。第三,轉換學習目標,從以自我學會為目標轉變為以我要教會他人為目標。
“晶閘管直流調速裝置檢修”是維修電工職業資格操作技能鑒定項目。通過培訓,使學生掌握此類設備操作、調試和檢修技能。通過訓練幫助學生建立起設備檢修的工作方法,培養學生工程意識和職業素養。在進行此項目訓練時,筆者應用了“角色轉換教學法”,具體實施如下:(1)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自編“晶閘管直流調速裝置檢修”實訓指導書。(2)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在實訓指導書的基礎上編寫教案。(3)根據教學進度安排,選擇“角色轉換”切入點,提前通知“角色轉換的學生”和其他學生明確訓練內容、時間和要求。(4)設計訓練情境。將訓練場地布置成考核現場,設備的模擬故障由教師和“角色轉換的學生”共同設置。對參加考核的學生一律按照職業技能鑒定標準進行考核。其他學生現場觀摩,考核過程由教師和“角色轉換的學生”共同主持。(5)在考核過程中,教師及“角色轉換的學生”獨立工作,對參加考核學生的表現做出評判。(6)考核結束后,由教師主持點評。首先選派參加考核的學生代表介紹本人的工作過程,然后由“角色轉換的學生”對每一位參加考核人員的表現進行點評。同時,參賽選手和觀摩的學生也可以對“角色轉換的學生”的點評提出質疑,共同討論。教師對“角色轉換的學生”和參加考核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最后,教師就本次考核的典型問題進行案例分析解剖。
轉換教師角色、建立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關系是解決教學改革問題的突破口。雖然實施“角色轉換教學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索解決。
(一)實施“角色轉換教學法”的效果
提高了教學效率和學生課上對知識、技能的吸收率 由于“角色轉換教學法”針對性強,學生預習充分,雖然加大了訓練時的信息量,但多數學生反映學習訓練效果比以前好,操作技能掌握比較扎實。操作考核后再點評,使思路得到梳理,知識、技能掌握得更扎實,改進的方向更明確。這樣的訓練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操作技能,更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教師、學生感到動力和壓力并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 首先,教師要不斷擴充知識,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教學方法改革后,學生的思維拓展了,提出的許多結合實際的問題往往超出教材的范圍,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面以及解決問題的技巧。其次,教師要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夠調動學生展示自我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總結提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發散思維,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大部分學生對“角色轉換教學法”能夠接受,但一部分學生感到有壓力,主要是以前缺乏這方面的訓練,沒有養成觀察、分析、總結和語言表述的習慣。另外,一部分學生認為這是展示、鍛煉自己的一個平臺,機會難得。還有一些學生出于榮譽的考慮,也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在訓練上。經過這種訓練,學生會逐漸養成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習慣。
提高了訓練教學質量,職業習慣逐漸養成 由于角色互換,教師、學生都能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問題,對訓練內容、操作規范性和安全性有了新的認識,并及時指出問題,提出改進措施,豐富了教學內容,使訓練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在實施 “角色轉換教學法”的過程中,還存在以下問題:(1)由于學生對“角色轉換教學法”還停留在適應階段,怎樣使教師、學生更快、更好地配合,在制定遴選學生的標準、形式等方面要進一步完善。(2)對角色轉換切入點和時機的把握仍然需要摸索規律。切入時機和內容選擇不當,教學效果會大減,可能會使之流于形式。(3)要建立新的與之相適應的過程考核評價標準,能比較科學、準確地評價學生的表現。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核心內容。通過角色互換教學法的應用,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得以發揮,綜合能力得以培養,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是一種值得探索和嘗試的教學方式。通過實踐、觀察、座談及對學生的問卷調查,93.3%的學生表示能接受此方法,80.8%的學生表示此方法對掌握技能、培養能力有幫助,59.3%的學生表示此方法對自己學習訓練有壓力,大部分學生對此方法表示認同。在同一訓練項目中,把經過此方法訓練的學生的成績與沒有使用本方法訓練的學生的成績相比較,結果是使用此方法訓練的學生的合格率提升5個百分點。教師感覺訓練氣氛比以前濃了,學生的主動性提高了,教師的壓力增大了,對組織教學活動的要求更高了。筆者相信,經過不斷探索與實踐,此方法將會更加完善。
[1]Dennis Coon,John O Mitterer.心理學導論——思想與行為的認知之路[M].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2]趙志群.職業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3]嚴中華.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4]歐盟Asia-Link項目“關于課程開發的課程設計”課題組.學習領域課程開發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本欄責任編輯:楊在良)
G712
A
1672-5727(2012)01-0166-02
楊宗強(1961—),男,天津市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工程實訓中心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自動控制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