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華 李德彥
(許昌技術經濟學校 河南 長葛 461500)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中職教育的人才培養過程與生產、服務過程的各個環節密切相關,職業學校的實踐教學是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由書本走向就業的接口,是學生養成良好職業道德、嚴謹作風和提高素質的重要平臺,因此,必須從創新職業教育教學模式、完善人才培養模式的角度,建立并完善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安全和風險管理制度。
當前,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引導下,各職業學校的實習設施有了大幅改觀,但是在校生規模與實習設施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與實習安全標準化體系的要求仍有一定的距離。教學設備投入使用后,其規范化管理仍需要大量資金,若學校資金投入不夠,則會出現設備安全隱患不能及時消除。企業頂崗實習是對學校實習工作的必要和有益的補充,但是存在企業片面追求效益,實習管理制度不健全,忽視實習安全投入的情況。目前,職業學校的安全教育相對薄弱,主要是通過專業教師和管理工作人員的示范、講解,缺乏深入、全面的專業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訓。中職生年齡大多在16~18周歲,心理尚未成熟,情緒易突變,好奇心強,社會生活經驗缺乏,安全防護意識差,安全知識不足,安全技能較低,因而極易受到各種危險因素的傷害。通過對我校機電專業實習過程的調查問卷分析,85%以上的學生曾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實習安全標準化建設,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實習人員的安全意識,創造安全的實習環境,規范實習人員的安全行為,使人—機—環境達到最佳統一,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的目的。
制定計劃,明確責任 學校應設立專門機構組織實習管理,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實習安全,明確具體崗位安全責任;應緊密結合市場需求及專業技術的發展現狀設計實習項目和內容,要突出實用性和先進性,并將安全放在首位;科學安排實習時間,綜合考慮氣候環境特點,以減少極端惡劣天氣,如雨雪雷電、高溫低溫等帶來的不良影響。
完善實習安全規章制度 在實習過程中,安全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形成完善的安全操作制度并不斷發展是實習安全的重要保障。應依據風險辨識、控制技術對實習設備、工藝過程、人員操作等進行系統分析、評價,結合安全事故教訓,制定出每個實習項目的安全操作規程和安全控制措施,做到崗崗有規可依,處處有章可循,以保證實習工作安全、有序地運行,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加強安全教育 學校應對實習人員嚴把安全培訓關,使其熟知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并確認其能力符合實習崗位要求,未經安全教育培訓或考核成績不合格,不得參加實習作業,以使安全教育收到實效,并在具體實踐中不斷進行完善。(1)安全教育培訓要遵循學以致用的原則,考慮到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訓內容重點突出實習崗位作業環境范圍內的安全風險辨識、評價和控制措施;典型事故案例;崗位安全職責、操作技能及強制性標準;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現場緊急情況的處理;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等。(2)安全教育工作要有創新、重成效。如利用多媒體技術、校報、黑板報、櫥窗等多種手段進行安全宣傳教育;利用漫畫等形式解釋安全規章制度;利用警句、格言上墻活動提高實習安全意識;在曾經發生安全事故的實習場地設置警示牌,組織事故回顧展覽。學校也可以國家開展的“安全生產月”活動為契機,開展內容豐富、靈活多樣、針對性強的各種安全教育培訓活動,切實提高實習人員的安全意識和綜合素質。
規范行為管理 據傷亡事故分析統計,人的不正確行為造成的傷亡事故占事故總數的70%以上。實習各操作崗位必須嚴格執行各項安全操作規程,規范實習人員的行為,杜絕違章指揮、違規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的“三違”現象。實習學生操作必須有教師和管理人員的監護。實習學生應做好個人安全防護,按規定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對滅火器、安全帶、面罩、絕緣手套等勞動防護用品應做到“三會”:會使用、會檢查、會維護。堅持文明實習、文明操作,上下班必須對設備進行保養及潤滑,工件按規定放置,工量具擺放整齊,定制管理。實習區域嚴禁吸煙、打鬧嬉戲、吃東西、玩手機、脫崗等違規違紀行為。要讓安全成為一種習慣,讓習慣變得更規范。
完善設備管理 為保證實習設備設施在安全狀態下運行,應設專業人員進行規范化管理。設備使用、維護、狀態監測、故障診斷、技術檔案和運行維護記錄完善。設備管線安裝整齊,布置符合安全距離標準要求,照度設計科學,操作維護空間適宜。設備防護裝置完備,如各類機床的電氣控制裝置運行正常;焊接設備的接地或接零裝置完好;砂輪機的轉動部位有必要的安全防護罩(網);電加工機床配備符合國家標準的滅火器材;車間安裝通風除塵、排油抽煙裝置。管理人員應對實習設備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查,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實習人員負責對本崗位的安全工作自查、班中檢查和交接班檢查,并按規定填寫設備運行、點檢記錄、實習交接班記錄、隱患排查檢查表、崗前安全確認表等,應保證各項記錄完整。
強化現場管理 實習現場應設立符合緊急疏散要求、標志明顯、規范、保持暢通的安全出口。安全出口禁止封閉、堵塞或占用。在有較大危險因素的設備設施和有職業危害的作業場所,應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進行危險提示、警示,告知危險的種類、后果及應急措施等;在實習現場的醒目位置應懸掛安全警示用語牌,警示用語牌要統一、規范,數量要滿足警示需求;保持實習現場清潔,不準隨意堆放垃圾,地面不得有積水、積油和垃圾等;切削液、油品必須用專用容器定點存放;消防器材要定期保養,有效期標志明顯,按規定期限及時更新。
安全文化是事故預防的一種“軟”力量,是一種人性化管理手段。安全文化建設通過創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圍和協調的人機環境,對人的觀念、意識、態度、行為等形成從無形到有形的影響,從而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產生控制作用,以達到減少人為事故的效果。安全文化建設是實現零事故目標的必由之路,是超越傳統安全管理來解決實習安全問題的根本途徑。要真正發揮安全文化的作用,必須讓所倡導的安全理念如“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最美的形象、最好的福利”等深入學生頭腦中,落實到行動上。學校要圍繞“安全、健康、文明、環保”的理念,提供安全文化建設的條件,培養能有效推動安全文化發展的骨干力量,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激勵、感化學生,傳播安全文化的目的。只有創設出“人人講安全,個個要安全,處處保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才能實現安全文化建設的深入發展,達到以安全文化促安全實習之目的。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確立了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把“安全發展”作為一個重要理念納入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戰略。安全發展強調“以人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和健康為本。學校在制定實習工作計劃時,要做到實習安全同步部署、同步實施、同步考核,最大限度地保證青年學生生命安全和健康,保證社會的財產安全,保證社會的安全、和諧發展。
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需要數以億計高素質的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中職學校開展專業實習一定要牢牢把握“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方針,按照系統化、科學化的管理思想,綜合運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力量,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扎實專業知識和熟練安全技能的高素質勞動者,實現職業教育又好又快地發展。
[1]魯昕.保障職業院校學生實習安全與合法權益[N].中國教育報,2011-12-06.
[2]李紅.職業安全與健康[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3]中國安全生產協會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委員會.安全生產管理知識[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1.
[4]武建民,黃智科.職業素質培訓[M].鄭州:海燕出版社,2010:160.
[5]張榮.職業安全教育[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
[6]卲長寶,張勝楠.促進企業安全生產的方法與對策研究[J].安全,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