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吉帆、曹曄在《職業技術教育》2012年第22期中撰文指出:法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具有結構完整、層次分明、溝通順暢、銜接靈活的特點,實現了證書文憑互認、升學就業兼顧、校企合作深入等多重目標,法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經驗對我國現代農業和農村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依據法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歷程,可以將法國農業職業教育的嬗變劃分為三個階段:一是19世紀40年代初至二戰前,農業地位提升,農業職業教育緩慢起步;二是二戰后至20世紀70、80年代,農業實現現代化,農業職業教育快速發展;三是20世紀80年代至今,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發展,農業職業教育體系日趨完善。
法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的構成如下:1.中等農業職業教育,主要有職業高中、技術高中以及學徒培訓中心三種。2.高等農業職業教育,主要包括農業高級技術員班、短期大學技術學院和大學職業學院三種。3.高等農業教育,包括農業工程師教育(4~5年)和研究生教育(6~8年);可分為農業工程師的培養、高級農業專員的培養和農學博士的培養三個層次。4.農業職業培訓和成人教育,前者面向義務教育后的青年,通常為兩年,近70%的時間在雇主農場實習,其余在培訓中心學習;后者的培訓對象是成人和離開正規學校的青年,通常的培訓方式是實習。
法國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為我國提供了如下啟示:1.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中的教育機構可以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學歷教育;2.現代農業職業教育體系能夠接納多種類型學生接受同一種教育、為同一類型畢業生提供多種選擇機會;3.第四層級教育是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部分;4.同一層級的職業教育培養多種類型的人才;5.樹立資格證書與學歷文憑等值的社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