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伶俐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農業綜合技術學校 江蘇 南通 226363)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常規組織形式之一。近年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集中在文化基礎課領域,其研究成果顯著,特別是語文、數學、英語等課程。但在專業實訓課中研究還不多,專業實訓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來組織教學可行嗎?與文化基礎課相比較是否更有優勢呢?筆者通過觀察研究后發現小組合作學習運用到專業實訓課中是可行而且必要的。
第一,項目教學需要一種只有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目標的情境。
小組合作學習需要一種只有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目標的情境。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努力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通過合作,小組成員共同達到學習的預期目標。專業實訓課中處處存在著這種需要合作才能達到目標的情境。項目教學法在專業實訓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例如《PHOTOSHOP》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經常運用到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在學習中及學習結束都能以作品的形式體現自己對知識點的把握。如要求完成大型的主題廣告設計,需要團隊的合作來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就非常合適。又例如車工、鉗工的工件設計制作,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小型局域網的布線,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合作才能達到目標。
第二,課堂實踐中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教學反饋比較,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提高教學效率。
在專業實訓課教學中,可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分別是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實驗組和無合作關系的對照組,完成一個相同的實訓操作。實驗組的學生從個體間的學習競爭關系改變為 “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的關系,將傳統的師生之間的單向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自我控制能力,更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進一步促成了學生間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促進了學生心理品質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進步。無合作關系的對照組在學習中趨于沉默,缺乏與教師、同學之間的交流,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比例較小。而且在情感態度教學目標方面有明顯缺陷,缺少團隊合作精神,人際關系的發展也明顯緩慢。實驗組的學生經過小組合作后,對于教師布置的任務喜歡主動去研究,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希望得到認可。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實驗對比還觀察到,實驗組的學生在學習之外的日常生活中也相處融洽。
第三,新課改中專業實訓課的課程特點要求教學中有學生之間的合作。
新課改要求學生作為學習主體,教師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專業實訓課的課程特點是要求學生主動動手練習,避免紙上談兵。以實際操作為出發點,實訓教學結束后,學生應該能基本掌握完整的操作技能,甚至能夠直接在生產一線操作。由此可見,新課改背景下,專業實訓課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間的合作。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學生主動動手操作,學生處于主導地位。教學方法可以不同,學習方法也可以是多樣的,讓學生除了學習到知識,也讓學生學會學習。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正是這個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應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讓其做終身學習者。
幾種常見的課堂組織形式相比較,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專業實訓課中運用是有其優勢的。在計算機專業課的實際應用中可總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和缺點。
小組合作學習的優點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發揮,“主動性學習”正是新課改及專業實訓課最需要的支撐。
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運用也有缺點,下面以案例說明。
教師布置了“制作雙絞線”的任務,小組成員開始討論動手操作。有的學生在看書本介紹的操作步驟,有的學生在上網看操作視頻。時間在慢慢過去,有的小組已相互配合開始動手做了,有的小組還在看制作過程。有的小組某位成員已在動手操作,其他幾名學生還在說笑;有的小組很明顯分了群體,某位不善言詞的組員被排除在小組之外;有的小組個別成員很快完成了任務,之后指導組內其他成員,而另一小組有位組員也很快完成了任務,但他在四處炫耀自己,最后無聊到玩起小游戲;課堂結束后,有的小組完成了任務,有的小組還一無所獲。
從上面的案例不難看出,有些小組成員之間不能夠團結協作,有些小組則缺少領軍人物,不能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因此,怎樣組建小組是個很重要的問題。在活動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督促也很重要。
由此可見,專業實訓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有別于基礎理論課的。在研究過程中需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首先,科學建組,確定小組成員分組。可以采用自由組合、隨機組合等方式。依學生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征、性別乃至社會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綜合評估確定小組成員是最為合適的。以優、良、中、差混合編組,利于合作學習中成員之間的互補。
其次,學習小組合理的成員數量。學習小組成員個數應該由實習的內容及實習的場地來進行合理劃分。直接確定為3名、4名等都是不恰當的。以計算機專業的專業課程為例:鳳凰教育出版社出版、馬成榮主編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每一個知識點都包含在項目中,與原來直接把知識一一羅列有所區別,教學時以2人成組較為合理,既有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又能相互協助完成項目;《PHOTOSHOP》課程中,構建項目《學校宣傳》,則可以每組4人左右來分組,項目涉及美工、排版、具體設計等,必須集多人之力才能完成。由此可見,小組成員有多少不是固定的,而應根據課程內容等因素合理劃分。
再次,小組評價。最合適的方法應該是看小組完成目標的情況。需要考察的不僅僅是小組最終完成任務的情況,還應該包括小組成員個人達成目標的情況,成員間合作意識如何,小組合作技能如何等多方面的評價才是合理的。這就需要認真研究,制定合理的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評價機制。合作學習評價支撐的理論有:(1)多元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給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啟示:評價要有多元性;評價應該是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契機;評價的來源應是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實際活動。(2)建構主義思想。建構主義思想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啟示: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學習者應該參與合作教學目標的提出或確立,要讓學生在“做”中進行學習;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應使師生、學生之間保持有效互動的過程;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應為學生主動建構提供學習材料、時間、空間及環境上的保障;有效小組合作學習評價必須關注學習者對自己以及他人合作學習的反思;有效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應使學生獲得對該學科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3)后現代主義。后現代主義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啟示:每個學科、每個合作小組、每個學習者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體,教學不能以絕對統一的尺度去度量學生學習水平和發展程度,要給每一個群體或個體的不同見解留有一定的空間。(4)團體中的人際關系學說。團體中的人際關系學說對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的啟示:每一個合作群體的形成與發展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觀和目標,隨著時空和事態的變化,群體內部之間必然在原有的一致基礎上出現新的分歧和矛盾,這就需要通過及時、適度、積極的評價這一杠桿來調劑、減少、消除無原則的糾紛,構建和諧向上的氛圍,產生新的創造和發展的動力,進而不斷引領、激發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最后,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忽略教師的作用。在小組合作過程中,肯定存在一些知識盲點,是小組成員無法解決的,這就需要教師認真指導。又如,在分組過程中確定小組成員時,也需要教師綜合各方面因素進行分組。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學生遇到困難時,需要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教師要從講臺走到學生合作小組中間,充當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咨詢者,參與學生的討論,聽取他們的意見,獲取學生中的信息。必須指出的是,教師的參與是指導性的,不能包辦代替。因此,要因人而異地適時點撥,滿足學生的求援需要,給予及時的指導,為有效調控做好充分準備。小組合作中,要遵循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做到教為學服務;要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使每個學生在小組中充分參與課堂教學,交流思想感情;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獨立自主創造性的發展。
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訓課中的運用及具體實施不但需要理論支撐,更要有實踐的數據進行論證,用案例來說明最為恰當。可看出,在專業實訓課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是非常之恰當且很有研究的必要的。
[1]傅永曙.小組合作學習教學論[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高冬琳.小組合作學習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04,22(6).
[3]黃麗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建議[J].江西教育,2011(z1).
[4]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5]王坦.合作學習——原理與策略[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6]張勝武.對上好專業實習實訓課的幾點看法[J].新校園(理論版),2011(10).
[7]daidingxingqing.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OL].(2011-09-20).[2012-01-01].http://www.21cnjy.com/A/100/53/V38 01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