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國土資源協管員作用發揮的好與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知識掌握的多與少。為此,沁陽市王曲國土資源所特別重視對協管員的業務培訓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充電”,不斷提高他們的政策水平和業務水平。
首先是計劃先行。針對部分國土資源協管員法律法規意識淡薄、業務水平偏低的實際情況,該所專門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每年至少開展兩次集中培訓,每月至少開展兩次集中學習,每周至少開展一次例會交流。其次是備足資料。該所積極向局里申請專項資金,為協管員訂閱《中國國土資源報》和《資源導刊》等讀物,并將土地法律法規、宅基地管理、基本農田保護等方面的知識整理成學習材料,發給他們,引導督促他們自學。再次是答疑解惑。在開展例會培訓的基礎上,及時了解協管員的工作動態和遇到的困難,第一時間講解國家新近出臺的有關國土資源規章制度,讓大家把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集中進行探討,盡快得到解決。最后是言傳身教。在日常管理中,要求工作人員主動參與到協管員動態巡查、糾紛調處等工作中去,通過國土所工作人員的現場說法和言傳身教,讓協管員深入理解具體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使每一位協管員都成為預防違法占地、保護基本農田、調解土地糾紛的全能手。
通過一系列的培訓和教育,王曲轄區協管員綜合素質明顯提升,違法占地現象明顯減少,所有涉土信訪苗頭均能消化在萌芽狀態。 (作者單位:沁陽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