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龍 袁艷品
洛陽局“兩整治一改革”成果顯著
□周天龍 袁艷品
為治理國土資源領域腐敗問題,國土資源部黨組決定從2010年8月開始,用一年半的時間在國土資源系統開展以整治土地和礦業權交易市場存在的突出問題、整治干部隊伍廉潔從政存在的突出問題、深化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為重點的“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一年多來,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在“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中,以推進制度建設為抓手,強化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構筑起反腐倡廉“防控墻”,全市國土資源系統行風政風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取得重要進展,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先進單位,我省市級僅此一家。欒川縣國土資源局被國土資源部樹為“兩整治一改革”典型示范單位。
加強干部教育培訓,洛陽市國土資源局先后組織全體干部職工進行了3次黨紀法規學習考試、4次節日黨風廉政教育、2次警示教育、5次廉政黨課教育;組織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教育整訓6個專題,參加教育整訓637人次;邀請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杜滇昆副專員、河南大學教授王德木舉辦講座,全系統1000余人次參加;組織參觀了全國高檢舉辦的預防職務犯罪洛陽巡展活動。認真開展整紀糾風工作,抓廉政風險點排查和自查自糾,緊扣“查得準、防得牢、控得住”三個關鍵環節,嚴把“環境風險、權力風險、管理風險、政策風險、人員素質風險”五個重要方面,采用“自己查、相互議、科室審、班子定”的方式,從局班子成員崗位,到科室負責人崗位,再到一般工作人員崗位,一級緊扣一級,逐人逐崗排查,嚴查細找風險點,建立完善防范機制,努力把“廉政風險點”轉化為“廉政安全點”,構筑起前期預防、中期監控、后期處置“三道防線”。針對排查出的376個廉政風險點,嚴格規范工作流程,穩妥制定整改措施,共落實防范措施991條。通過教育培訓和查擺整治,全局干部職工廉潔從政意識明顯提高,全市16個基層所被省廳表彰為“優秀國土資源所”,24個基層所被表彰為“先進國土資源所”,受獎率75%。2011年,全局沒有出現一例違法違紀案件,再次榮獲省級文明單位。
開展“雙百雙千”大走訪活動,由市、縣局領導帶隊,各組織百名以上機關干部走訪百家以上企業和服務對象;發放千份以上征求意見函和千份以上國土資源政策法規宣傳資料。活動期間,共走訪市、縣有關委局、縣區黨委政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單位700余家,向社會各界發放征求意見函2350余份,贈送國土資源知識問答讀本2600余冊,召開座談會240多次,收集意見建議250余條。實行建設用地“綠色通道”服務,成立重點項目用地服務領導小組,在土地報批上,最大限度地縮短審查時間,對各縣(市、區)的報件由原來的2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內審查完畢;實行窗口辦文“一站式”服務,再次清理行政審批事項,由原來的29項縮減到12項,均在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辦理。今年以來共受理各類報件10857件,全部在承諾時限內按時辦結,市局行政服務窗口被評為“紅旗窗口”。實行預約上門服務,對七十歲以上老人和行動不便殘疾人申請辦理證件的,將證件辦好后送證上門。截至目前,已為城區內的33位老人送證上門。實行工作臺賬制度,局每月第一周召開月工作匯報例會,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按照工作臺賬逐項匯報上月工作完成情況及本月工作計劃,對各項業務工作實行“臺賬式管理、銷賬式辦結、查賬式督導、交賬式問責”。

洛陽市土地與礦業交易中心積極推進“陽光交易”,加大了信息公開力度,綜合運用各種宣傳媒體和宣傳手段不斷加大市場信息的公開化,對出讓信息,100%做到“上報、上網、上墻”,在《國土資源報》、《洛陽日報》、國土資源局門戶網站和交易大廳的顯示屏上同步發布公告,并在交易大廳設立公告欄、監督欄、收費標準公示查詢。建立三級會審制度,對涉及建設用地審核、審批事項實行科室初審、部門聯審、局長辦公會會審的“三級”會審制度,有效限制了建設用地審批的自由裁量權,并投入資金205萬元,建立了土地網上交易和監管平臺,目前正在試運行階段。同時,采用隨機抽取形式選聘土地評估中介機構,杜絕了人為因素的影響,規范了土地評估中介機構選聘行為,實現了土地交易的公開化、透明化。2011年,出讓土地389宗,交易價款105億元。積極推進礦業秩序整頓規范工作,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全市72個礦區206個礦業權,目前已有43個礦區、120個礦業權人簽訂了整合協議,分別占整合礦區總數的60%,礦業權人總數的58.3%。全市勘查和采礦許可證持證率達到98%以上,全市甲類礦產礦山儲量動態監測率達98%以上。2011年市局被評為全國礦業權實地核查先進。洛陽市認真探索礦產資源市場化配置的新路子,積極培育礦業權市場,建立礦業權交易中心,對礦業權一律實行招拍掛出讓,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礦業權網上交易和監管平臺。2011年,共出讓礦業權29宗,交易價款1127.9萬元。
全系統土地和礦產資源行政審批實行了內部集體會審制度,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許可事項,減少了七成的行政審批事項。強化對土地和礦產資源的綜合監管,建立完善了全市土地利用“一張圖”和土地“批、供、用、補、查”綜合監管平臺,并實行土地出讓合同、礦業權統一配號和行政審批網上運行,對全市國土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全周期動態監管,將審批程序、報批要件、工作流程網絡化規范化,減少人為因素,有效規范了行政權力運行。經收集梳理,新建制度26項,修訂制度52項,修訂規范性文件30余份,并匯編成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對關鍵崗位干部交流輪崗力度,2010年以來全系統共交流輪崗干部57人。
市局認真組織全系統干部職工開展了“國土資源系統腐敗案件特點、成因、對策”、“當前國土資源系統反腐倡廉重點、難點問題”、“提高國土資源系統反腐倡廉科學化水平的路徑和方法”、“國土資源管理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以及“國土資源系統廉政文化建設”等專題研究,撰寫理論研討文章,經過選改梳理,形成20余篇理論研討論文。被省廳理論成果征集收錄4篇。
(作者單位:洛陽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