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文濤
馮莊鎮是獲嘉縣有名的稻米之鄉,人民勝利渠穿境而過,得天獨厚的水利條件,使得馮莊鎮農民常年以種植冬小麥和水稻為業,并在此基礎上以稻草為原料的草制品加工業也蓬勃發展起來!但近年來,隨著勞動力成本、化肥、農藥等生產成本不斷上漲,農民種植水稻的效益遠不如從前,以至于很多人愿意出去打工而不愿意在家種地。
特別是2011年,馮莊鎮遭遇大旱,而當時黃河卻又放不出水,澆不成地,原本已經歉收,而到了收獲季節又遭遇連陰雨天氣,稻農千辛萬苦把水稻收到家后,又遇到稻谷滯銷。直到現在很多稻谷還堆放在農民家中賣不出去!不僅如此,馮莊鎮稻區冬小麥種植都是撒播的方式,因去年秋冬季節的連陰雨,使得很多農戶浪費了麥種卻看不到麥苗,因為長出的麥苗又被淹死了!至今馮莊鎮有幾千畝耕地還處于“荒蕪”或“半荒蕪”狀態!
如果去年馮莊鎮農民歉收歸咎于天氣原因的話,那么現在種地效益下滑卻是不爭的事實!谷賤傷農!農民是天生的經濟學家,長此下去,種糧食不能為其帶來利益的話,有的就可能改變耕地用途甚至會有農田撂荒的危險!“耕地保護”,怎一個“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