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學蕓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療環境、醫療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時代發展的醫療護理優質服務,不僅僅是過去提高醫療護理人員素質管理、護理技術管理、設備設施管理、透明收費管理、護理環境管理、護理文化管理和護理制度管理等,更重要的是要以患者和患者健康為中心,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尊重患者權利、讓患者參與全過程治療的,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整體護理服務理念,是提高醫療衛生系統服務質量的核心體現。部隊醫院作為一個救死扶傷,有著特殊意義的保障場所,不僅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更要一心一意做好衛勤保障,要做的不僅僅是治好患者肉體上的痛苦,更應從心身兩個層面體現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積極倡導和諧、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體系。這不僅是醫院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1.1 一般資料 隨機調查本院住院、門診及軍隊患者,病種選擇內科、外科、急診、手術及軍隊休養干部,共計1200例,男女各600例,年齡16~86歲。
1.2 方法 將“人文關懷+心理護理”理念具體細節實施后,并融入臨床護理工作1個月后,評價該理念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具體護理方法如下。
1.2.1 心理護理
1.2.1.1 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心理護理就是在護理過程中,護士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積極地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幫助患者在其自身條件下,獲得最適宜的身心狀態。心理護理作為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應貫徹臨床護理全過程,遍及護理實踐的每一個角落[1]?;颊叱R姷男睦硇枰饕猩淼男枰?、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適應的需要、提供相關信息及自我實現的需要。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人類有5種基本的需要,即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將安全的需要放在人類基本需要之第二位,可見安全對人的重要性。一旦安全受挫就會使人感到威脅,引起精神緊張,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因此對患者在診斷、檢查、治療過程中的心理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1.2.1.2 心理護理的措施 護士作為患者的直接接觸者,在接待、護理的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行為、語言、態度、表情和姿勢及護理技術等,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1)在基礎護理常規上護士應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能,減少對患者的反復操作,會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和依賴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復。(2)溝通是護士工作的重要手段,護士與患者接觸最多,應熟練掌握溝通技巧,親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談,恰到好處疏通勸導,既能增加護患雙方的心靈溝通,又能增進相互理解、信任,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治療效果。(3)當前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下,護士不應機械地執行醫囑,更要進行護理診斷,做好護理計劃,解決護理問題,評價護理效果。故要求護士要有敏銳的觀察力、準確的判斷力、良好的記憶力及多學科組成知識結構,正確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平復患者不安心情。(4)要有責任感和義務感,護士有義務和責任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并引導患者改變不利于疾病康復的不良行為和習慣。通過自己的儀表、言行,促進患者的心理向著最佳狀態發展,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2]。
1.2.2 人文關懷
1.2.2.1 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南丁格爾說過,“護理工作的對象不是冷冰冰的石塊、木片和紙張,而是具有熱血和生命的人類”?,F代護理學因融入了人文關懷,護理隊伍建設才得到加強和發展。人文關懷是對人的生存狀況、人的尊嚴、人性的肯定及人類解放與自由的追求。簡而言之,人文關懷就是“以人為本”,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人文護理就是人文精神在護理工作中的體現。這也是人文關懷在護理學科的核心和精髓[3]。在臨床護理工作中,人文關懷集中體現在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患者的權利與需求、患者人格和尊嚴的維護,包括護理內部環境的人性氛圍和護士的素質和品格等,是整體護理向縱深發展的內在動力,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健康需求不斷擴展,人文關懷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獨特價值。
1.2.2.2 人文關懷的措施 護士是患者向疾病作斗爭的最得力助手,是患者心靈上最大的安慰者。患者對護士的需要和依賴不亞于醫生,所以護士和醫生都是患者身心康復的“造福者”。對護理人員在人文關懷理念的培養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宗旨是以患者的要求為導向,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上使患者和家屬滿意。具體方法是:(1)深化“人文意識”,牢樹 “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健康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要充分認識到人文關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把握人文關懷的內涵,努力形成“關心患者、尊重患者、以患者為中心、以患者健康為中心”的人文環境和氛圍。(2)要深化護理人員“人文關懷”的精神實質,就要做到關心患者、愛護患者、尊重患者。(3)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和諧護患關系”的觀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和健康權是護士的天職,以人為本、尊重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是護理服務理念的最高境界。(4)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對護理人員的服務用語和行為應結合醫院自身特點進行規范和訓練:要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要求淡妝上班,上班時要有整潔的儀表。(5)重視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和人文精神的結合。(6)重視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7)構建良好的醫院環境,提供溫馨和諧的診療環境。具體內容是:①提供人性化的的護理服務。尊重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及知情同意權,在所有的治療護理工作中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風俗習慣等做到尊重患者意愿,不暴露患者的隱私。執行特殊檢查、治療或進行有創的檢查、護理時均履行告知義務。②將人文關懷融入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在給患者實施每一項護理操作時,讓情感滲透在操作環節當中,操作前傳遞關愛,將人文關懷服務于細微之處。③要時刻想到患者的需要和反應,時刻養成愛傷觀念[4]。
推行“人文+心理”護理理念后,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滿意度大大提高,住院患者調查800人次,滿意度為98.9%,門診患者200人次,滿意度為99%,軍隊患者200人次,滿意度為100%,實施“人文+心理”整體理念后,極大改善了護患關系,減少了護患糾紛,全面提升了醫院的護理服務品質。
在臨床護理中實施“人文+心理”的整體護理理念,是當前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下的條件下的必然產物,能提高醫院護理服務品質,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集體榮譽感,使患者得到連續、整體的個性化護理,全面提升護理服務素質,極大改善了護患之間的關系,減少了護患糾紛的發生。但在如何更進一步深化完善“人文+心理”整體護理理念,僅用人文關懷和心理護理去護理患者仍然是不夠的,還應更進一步的做好護理人員的在職培訓,目的就是為了樹立護士的“人文關懷+心理護理”服務意識,樹立護士的工作敏感性及榮譽感,掌握如何有效的處理患者需求的基本技巧[5],樹立用“100-1=0”的服務觀念來檢驗護理服務質量[6],切實做到現代護理理念的真正轉變。
[1] 陳向華.淺談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重要性[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1): 236-237.
[2] 楊超,孫文玉.做好患者心理護理的重要性[D].中國水利電力醫學科學技術學會臨床醫學專業委員會護理專業2008年會論文集,2008.
[3] 俞玲.人文關懷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1,9(28) :100.
[4] 張海英.人文關懷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J].北方藥學,2011,8(8):116.
[5] 胡可芹.新加坡樟宜醫院對醫務人員的服務質量培訓[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5):236-237.
[6] 游曉航.淺談現代醫院的服務理念[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1,1(5):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