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月 王 靖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重慶 400000)
高職英語教學轉型對策初探
張慶月 王 靖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重慶 400000)
高職英語教學關系著高職院校整體教學水平和學生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針對高職英語教學現狀的一些弊端,提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從四個方面入手探索英語教學的轉型對策,以適應目前高職英語教學的發展。
高職;英語教學;現狀;轉型;對策
經過近些年來的不懈努力,我國高職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并且明確了職業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基礎和教育工作戰略重點的地位。這對高職院校而言既迎來了機遇,又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而在這其中,英語教學的質量就直接關系著高職學院教學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教學質量。
隨著我國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大學英語教學在指導思想、教學手段、測試方式、教材建設等諸多方面均取得了明顯進步,這為高等職業院校英語教學的持續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英語教學作為培養現代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重要科目之一,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但是目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現狀還不甚理想,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生源結構多元導致學生層面參差不齊 高職學校的生源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部分來自高考成績處于中等偏下的學生;另一部分是來自職業中學、技工學校等。生源結構的多元性導致學生基礎不一,甚至還有中學期間幾乎沒學過英語的學生。普遍情況為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較差。這就給教師課程安排和組織教學造成了實際的困難,很難兼顧英語成績處于兩端的學生。
教學觀念的偏差導致應試教學依然是主流 多年來,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與其說是語言教學,還不如說是學科教學,沒有建立以“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模式。作為學科教學,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側重的是英語詞匯知識和語法結構,強調的是記憶和機械操練。而在教學中忽視了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具有交際性、工具性及人本性。尤其是受到PRECTO(高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的影響,在學習期間學生基本依然圍繞著應試在轉,高職院校開設的英語課時間本身就有限,而教師為了提高學校的過級率,還要花大量時間在語法、詞匯、句型的復習上,而忽略了對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
專業師資力量薄弱影響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高職院校師資力量有很大特色,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外,還要具有專業背景和實踐經驗。而近年來大多數高等職業院校注重量的擴張,忽視內涵建設,尤其是師資隊伍建設相對落后。教師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手段單一。重知識傳授,輕實踐應用,依然是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調。這嚴重影響了英語教學質量以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
目前,高職學生英語水平普遍偏低,學習英語積極性普遍不高,如何激活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和樹立自信心,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是擺在高職英語教學上的頭等大事。經過筆者小范圍調查,目前高職英語教學依然是以高等學校英語應用能力考試綱要為依據,英語任課教師普遍用漢語講解答題技巧和語法知識,學生接觸到真正的實景英語并不多。況且高職英語教育還是普遍以本科英語教育為參考,沒有真正形成具有高職特色的英語教學,沒有把英語學習和工作過程結合起來,讓學生誤以為對自己未來工作的幫助不大,從而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因此,作為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職業院校,不得不認真考慮以“就業為導向”的英語教學改革,而應用性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轉變理念,構建高職特色教學模式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依然繼承了詞匯,語法,句型等一成不變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甚至演變成了中學英語的“鞏固版”或者本科英語的“濃縮版”。這違背了教育部對高職英語制定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方針,這也迫使我們要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注重語言使用能力的培養。實踐證明,英語交際能力強的學生在就業中占有明顯的優勢。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比如日常口語,郵件收發等。因此,高職英語教學要擺脫原來的詞匯語法的教條式傳統語言教學,從理念上轉變為覆蓋聽、說、讀、寫的綜合應用式語言教學,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交際能力,構建符合高職學生發展、以就業為導向的特色教育模式,并充分體現應用性才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
實施分層次教學,進行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教學手段上可以采用分層互動教學模式。這里的“分層“屬于”隱形分層“,學生入學時教師可以進行外語水平摸底測試,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特長愛好及社會環境,將學生按照心理特點及英語水平進行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為每個學生創造整體發展的機會。逐步把教師為中心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制造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和課堂氛圍,結合職業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針對學生就業特點,在課堂上注重把英語專業知識與學生的專業特點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英語在專業領域和生活中的運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并開創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口語教學上,多采用情景教學與啟發式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面對酒店管理專業的學生,教師可以帶領他們在實訓室,通過營造真實的場景,幫助學生掌握酒店管理的相關日常用語,并真正實現了輕松快樂地,無意識地學習英語的目的。高職英語教學同樣可以實行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訓相結合。實踐證明,一門學科的成功必須依靠課內外的結合,英語教學同樣如此。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課外實訓的機會,與他們進行交流溝通答疑。把課堂內所學到的英語知識真真正正用到學生的實訓中去,用到他們未來的工作中去。
建設高職英語教學師資隊伍 目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普遍課時量較大,教學任務重,導致沒有多少時間去學習新知識。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多半是出自英語專業,而對其他專業知識相對生疏,如房地產、建筑、商貿等。這就造成了理論知識和實踐相脫節。因此打造一支適應高職英語教學特點的師資隊伍是迫在眉睫。一方面,高職院校要不斷引進既有實踐能力,又有較高理論水平的高素質教學人才來補充師資隊伍,完善師資結構,促進內涵式發展;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定期去基層企業實習,熟悉運作環節,獲取行業最新信息。同時,學校要積極鼓勵教師利用寒暑假去做口譯,導游,外銷員等,提高英語教師的整體行業素質,來適應高職院校的發展。另外就是高職院校也要制定相應教師管理條例激勵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創新,激勵英語教師假期的實習實訓計劃,提供給英語教學去其他院校學習考察或者深造的機會。只有通過這些措施,才能打造一支真正具有高職教學特色的高水平英語師資隊伍。
加強高職英語教材的建設 高職英語教材一直以來都是整個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來隨著一些高職英語教材的陸續出版,較之以往教材而言更注重應用性和實用性。高職公共英語教材除了幫助學生通過PRECTO考試外,還應該注重應用實際為特色。比如學生通過學習教材,能掌握電子郵件收發,英文書信名片的格式寫法等;專業英語教材應側重于語言交際功能,甚至突出其崗位特點。在鞏固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更要體現出專業特色,并以強化操作為重點,力爭以實用為主。只有編寫出更多優秀的高職公共英語和專業英語教材,才能成為全面推動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助推劑”。
高職教育的目的就是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所需的應用型高素質人才,這就決定了高職英語教學具有其鮮明的特色。只有結合高職教學的自身特點,響應教育部提出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方針,探索出一條適應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英語教學改革之路,并結合學生就業方向,真正體現高職教育的實用性和實踐性。
[1]賈方.關于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遼寧教育研究,2005(1).
[2]謝貝妮.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6).
[3]孫燕敏.高職英語教學現狀及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12).
[4]陳昌奇.高職英語有效教學探索[J].職業技術,2010(1).
[5]林新事.影響高職大學英語實用性的原因分析與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2(4).
張慶月(1979─),碩士,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英語翻譯、高職英語教育。
王靖(1980─),碩士,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為高職英語教學法。
G712
A
1672-5727(2012)09-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