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國醫藥導報》記者 馬林鳳
7月7日,全國首個三叉神經痛患者大型康復救助平臺——全國三叉神經痛患者“三個一”康復救助工程在“首屆全國三叉神經痛診療技術高層論壇暨高級研修班”期間,在京正式啟動。國家醫藥管理局原局長齊謀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等出席啟動儀式并為救助工程揭牌剪彩。這個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我國貧困三叉神經痛患者將具有首個公益機構給予救助。
據記者了解,三叉神經痛被稱之為“天下第一痛”,是指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域內的劇烈疼痛。該病發病率較高,發病年齡多在人生的黃金時期——40歲以后。病發時患者說話、刷牙,甚至微風拂面時都會導致陣發性的劇烈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痛如放電、刀割般的疼痛癥狀,系常人難以忍受的神經性疾病。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一口水也不敢下咽,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由于患者一旦發病,劇烈疼痛便難以忍受,國內因三叉神經痛導致精神抑郁、失常甚至自殺的案例屢見不鮮。
在這種背景下,全國三叉神經痛研究中心主任彭勝等聯手國內多位專家,倡議開展“全國三叉神經痛患者‘三個一’康復救助工程”。記者獲悉,為達到除痛并起到精神疏導的作用,該項工程辦公室計劃通過010-64063169服務熱線、公益救助網站、愛心微博、患友交流會等立體化、全方位的溝通形式,對全國三叉神經痛患者提供及時準確的醫療救助與服務,最終使三叉神經痛患者樹立戰勝“天下第一痛”的信心,重新燃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據“三個一”工程負責人、全國三叉神經痛研究中心主任彭勝介紹,該工程將以北京嘉澤東博三叉神經醫學研究院為唯一定點醫療機構,以全國三叉神經痛研究中心為技術支撐,聯合國內知名的神經外科、口腔科及疼痛科專家組成專家顧問團隊,計劃用3年時間,免費救助100名特困患者,免費培訓1000名基層醫生,減免救助10000名貧困患者(即“三個一”工程),切實解決國內三叉神經痛貧困患者飽受“疼痛”的長期困擾。
同時,作為“三個一”康復救助工程唯一定點醫療機構的國內三叉神經痛診療的“航母”機構——北京嘉澤東博三叉神經醫學研究院,為解決基層醫生“缺技術、缺扶持”的局面,研究院聯合中華中青年神經外科醫師聯合會、中國醫院發展聯盟等機構,共同成立了國內首個專業三叉神經研究機構——“全國三叉神經痛研究中心”。該中心將聯合國內更多的知名專家參與進來,共同推進我國三叉神經痛診療技術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