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04)
頂崗實踐: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新模式
劉丹
(湖南廣播電視大學 湖南 長沙 410004)
從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市場營銷專業開展頂崗實踐的運行情況入手,本文分析了該模式的優勢及特點,提出了該模式運行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并對頂崗實踐模式的運行保障機制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思考。
頂崗實踐;高職;市場營銷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高職教育是要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就業市場的需要,培養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既是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我院市場營銷專業在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以本地企業需求出發,借鑒勤工儉學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目標,形成了一種校企合作新模式——頂崗實踐。
2010年,我院市場營銷專業與長沙某大型超市進行校企合作,采用輪換制頂崗實踐方式,有近50名學生經過前期的培訓和學習,利用課余、節假日期間在該超市的收銀崗位進行頂崗實踐,使企業平穩渡過了周末、中秋節、國慶節和春節的銷售高峰期,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效益,據該連鎖超市旗艦店的統計分析,在中秋和國慶期間,共有24名學生為該超市創造了約349.3萬元的銷售收入,得到了企業方的高度評價和肯定。學生在頂崗實踐中也收獲頗豐,一方面,每小時10元的薪酬標準,遠遠高于市場一般水平,學生感到很滿意,并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學生能在頂崗實踐中真正感受到企業文化的熏陶,體會到服務行業溝通技巧的重要性和勞動紀律的嚴肅性,體悟到“客戶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真正了解企業職工的敬業精神及辛苦程度。頂崗實踐不僅僅是一種實踐鍛煉,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實踐可以提高技能水平,增加工作中的溝通和適應能力,獲得就業能力。
頂崗實踐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依托本地企業,滿足用人單位的人才需求,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借鑒勤工儉學模式,采用輪換制,以時計酬的實習方式。這種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體現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可滿足企業季節性生產需求 學生頂崗實習時間常常安排在正常教學時間內,而不同的企業具有季節性生產特點,這樣會導致學生頂崗實習時間正趕上企業的淡季。尤其是服務型、銷售型企業,如超市、商場、酒店、餐飲等行業,都存在旺季和淡季,或每天都有銷售服務高峰時段。一般情況下,企業自己的員工能完成基本業務量,而在假期、周末迎來銷售及營業高峰時,就需要大量人員的補充。而我院的頂崗實踐模式正是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的季節性需求,幫助企業度過銷售和服務高峰期。另外,學生的假期正好與這些服務行業的季節性需求相契合,不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也是頂崗實踐模式得以推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勤工儉學式頂崗實踐,可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頂崗實踐借鑒勤工儉學模式,采取以時計酬的薪酬制度,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學校統一組織下分批次到企業接受實踐鍛煉。這樣,學生能在學校和企業共同的指導和培訓下,參與實踐學習,頂崗工作,并能獲得一定的(比較滿意的)報酬。這種靈活的方式和有保障的薪酬制度,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
工學交替的實踐方式,可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頂崗實踐是主要針對高職一、二年級學生,采用輪換制進行實習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學校實踐實習條件不足的困難。盡管近年來學校的實踐實習條件有了明顯的改善,引進了相應的軟件實訓平臺,但仍然滯后于企業技術更新改造的步伐。市場營銷本屬于應用型學科,更需要到實踐中去演練、去經歷,而學校的實踐實習條件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學生在學校經過一定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實踐后,到企業進行頂崗實踐,可以進一步增加實踐動手機會,深化專業知識的學習,強化技能的培養,實現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企業頂崗實踐,可為學生今后的實習與就業創造更多機會 嚴峻的就業形勢導致大學生就業競爭前移,大學生實習“僧多粥少”的矛盾突出,據相關調查,實習學生與崗位之比超過10∶1,實習競爭的激烈程度不亞于找工作。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更青睞“熟手”,多數抱著“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想法,希望學生能為企業帶來直接效益。如果學生在校期間就有了實踐經驗,能快速進入角色,將會為自己的實習與就業贏得更多資本,創造更多機會。
企業的合作問題 企業作為商業實體,保證正常的經營狀態、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經營的首要任務,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商業企業必須承擔提供學生實習場所的社會責任,這就使得頂崗實踐處于缺乏政策指導的尷尬境地,僅靠學院與企業的溝通合作來維持。如何保持企業合作的積極性?如何保持與企業的長期合作?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問題 頂崗實踐的主體是高職一、二年級學生,他們利用課余時間到企業實習,因此,總是穿梭于學校與企業之間,徘徊在學習與工作之間。對完全不同的兩種環境和完全不同的生活內容,學生能否適應?能否實現實踐鍛煉與課堂學習的雙豐收?學習效果能否保證?學習成績會否受到影響?對于這些問題也必須正視。
教師的教學問題 頂崗實踐是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教學中,如何將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統一,實現教學與實踐的同步,使教學與實踐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真正幫助學生實現實踐能力的提升,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學院的管理問題 頂崗實踐是一門重要的綜合實踐課程,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具有管理主體多元化、實習地點分散化、實習內容多樣化等特點。此外,采取輪換制方式,學生分批次到不同的企業進行頂崗實踐,涉及多方合作企業,更增加了管理和監督的難度。如何進行監管?誰來監管?這也是頂崗實踐實施過程中面臨的一大難題。
政府大力扶持,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支持 高職教育校企合作新模式——頂崗實踐的一個重要特色就是針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服務地方企業,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因此,加強對高職教育的統籌管理,加大經費投入,制定政策措施,鼓勵本地企業積極參與校企合作辦學,提升高職院校的整體辦學水平,是地方政府責無旁貸的義務。政府可以給予參與合作的企業以直接經費資助,或采取稅收減免方式引導企業與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
學校企業配合,搭建校企合作的發展平臺 學生頂崗實踐的場所是企業,企業的支持、配合與管理是提高頂崗實踐教學效果的基本保障。學校與企業應在雙方自愿原則的基礎上,建立校企合作發展同盟,設立專門負責機構,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定期召開同盟大會,給學校、企業提供交流溝通的機會,構建共謀發展的平臺。合作同盟的成立,一方面,能提高學校的美譽度和企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成為企業與高職院校之間的聯系紐帶,實現校企雙贏,實現人才培養方式與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學生頂崗實踐的良性循環奠定基礎。
完善管理制度,實現頂崗實踐的規范管理 為保證高職學生頂崗實踐的順利、有序進行,保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式卓有成效,加強頂崗實踐過程的組織與管理至關重要。因此,必須構建規范的頂崗實踐管理體制,制定并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不斷改進頂崗實踐管理方法。只有從頂崗實踐指導到學生實踐成績評定等各個環節都由校企共同組織實施,才能保障頂崗實踐工作有序、有效地開展。在對頂崗實踐學生管理方面,要從“縱”、“橫”兩個方面進行,“縱”是指高職院校通過系部、教研室、專業教師、輔導員實現對頂崗實踐學生自上而下的組織、教育、監督,以保證實現頂崗實踐教學的目標。“橫”是指學校與合作企業之間密切配合,形成網絡化的管理關系和協調一致的管理運行機制。
推動教學改革,將教學內容融入頂崗實踐 在教學計劃中,要明確頂崗實踐指導教師的職責、頂崗實習的章程、學生頂崗實習成績的考核方法和等級。學院在制定這部分教學計劃時,應多從頂崗實踐的需求出發,與企業加強溝通,可以邀請企業專家和校內教師共同參與頂崗實習工作計劃的設計及制定,改變學校閉門造車制定教學制度的方式。一是要切實加強與本地企業、本土企業的合作,經常性地邀請企業專家共同研究高職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就業方向、就業崗位,以此作為制定高職市場營銷專業頂崗實踐總體培養方案、確定培養規格及培養方向的依據,使頂崗實踐的方案既符合教育規律,又兼顧企業的運作規律。二是課程教學要與頂崗實踐緊密結合,將課程教學融入頂崗實踐中。課程責任教師應根據本課程與實踐崗位的結合點,提出若干問題,讓大家帶著問題實踐,同樣要將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可以采取每月組織一次“頂崗實踐匯報會”的方式,對學生在頂崗實踐中的收獲及遇到的困難進行總結分析。此外,課程考核也要與頂崗實踐結合起來,頂崗實踐的成績應占總成績的50%。
加強教育管理,確保頂崗實踐的順利開展 為確保頂崗實踐的順利進行,要重視頂崗實踐前的教育和學習。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必須結合學生實習工作崗位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深入細致的頂崗實踐前教育和培訓,提高學生對企業和實習崗位的認識。一方面,企業應根據崗位工作要求,加強對學生的技能培訓,使他們能適應崗位職責;另一方面,學院要加強頂崗實踐前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責任、義務和權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要特別強調學生在頂崗實踐期間的雙重身份——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企業的準員工。因此,必須接受企業與學校的雙重管理,并應要求學生學習了解企業管理制度及勞動法等相關知識,使其對實習企業和自己的工作崗位有更清醒的認識,縮短適應期。
從我校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頂崗實踐來看,頂崗實踐這種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以服務本地企業,滿足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可以有效地實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為學生的實踐學習提供廣闊平臺,強化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我們也深深體會到,要保障學生頂崗實踐的順利開展,首先,要贏得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勵本地企業積極參與;其次,要搭建好校企合作平臺,通過“雙贏”機制,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再次,更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共同努力,教學與實踐密切配合,不斷完善學生頂崗實踐模式,如此才能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實現校企合作模式創新。
[1]高皖秋.高職連鎖經營管理專業頂崗實習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
[2]田玉珍,薛保民,田鐵牛,等.高職學生頂崗實習長效機制的研究與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
[3]席磊.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8).
[4]李冬芹.高職學生頂崗實習失敗原因分析[J].黑河學刊,2010(2).
[5]李儉.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9(11).
[6]祝志勇.“三位一體”校企合作頂崗實踐模式研究與探索[J].中國高教研究,2009(9).
G712
A
1672-5727(2012)07-0045-02
劉丹(1979—),女,碩士,湖南廣播電視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