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躍平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32)
龍膽瀉肝加減湯治療妊娠期帶狀皰疹初探
余躍平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云南 昆明 650032)
觀察龍膽瀉肝加減湯治療妊娠期帶狀皰疹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內服龍膽瀉肝湯加銀花、黃芪、黃芩、板藍根等,減去原方中的木通、梔子、甘草。結果:能迅速緩解癥狀,消除疼痛,取得第10 d治愈率80.55%,平均治愈天數9.5 d的較好療效。未發生不良反應,也未發現對胎兒的不良影響。結論:龍膽瀉肝加減湯治療妊娠期帶狀皰疹有一定的療效,而且是安全的。
妊娠期;帶狀皰疹;中醫治療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所引起。妊娠期的母體處于一個特殊的體質,使用西藥時受到一定的制約。如抗病毒類、止痛類及激素類藥物。筆者于2006年3月~2010年8月,運用中藥龍膽瀉肝加減湯治療妊娠期帶狀皰疹36例,取得較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36例病例均為本院門診妊娠婦女,診斷標準參照《皮膚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1]擬定:皮疹單側分布、沿神經分布、帶狀排列、成簇水皰伴有明顯神經痛。36例患者中,妊娠時間3月以內2例,4~5月13例,6~7月18例,>7月3例;病程1~3 d 19例,4~5 d 15例,≥6 d 2例;泛發紅斑成簇水皰疹22例,散在紅斑成簇水皰疹14例;皮疹發于腰腹部13例,發于胸背部15例,發于雙下肢8例;舌紅23例,舌淡紅13例,舌苔黃膩21例,白膩10例,薄白苔5例;脈滑數19例,細滑15例,弦滑2例;伴局部灼熱疼痛31例,口干苦21例,大便偏干者23例,小偏黃者29例。
1.2 治療方法
1.2.1 囑病人少食辛辣刺激食品,適當飲水,注意休息,避免過勞。
1.2.2 內服龍膽瀉肝加減湯 龍膽瀉肝湯減木通、梔子、甘草,加板藍根、銀花、茵陳、黃芪、白芷、蘇梗7味。藥物組成:龍膽草15 g,黃芩15 g,板藍根15 g,銀花20 g,車前子15 g,澤瀉15 g,茵陳20 g,柴胡15 g,生地15 g,黃芪20 g,當歸10 g,白芷10 g,蘇梗15 g,白術15 g共14味藥。煎服法:冷水浸泡中藥飲片30 min,煮沸30 min,取汁100 mL反復沸煮3次,共取汁300 mL,分3次溫服,每天1劑。連續服用9 d。若9 d后病情未緩解者,繼續在此方基礎上,隨癥加減服至疾病痊愈為止。
1.3 觀察指標 囑病人分別于治療后第4、7、10 d復診,觀察止皰時間(原有水皰無增大、無新水皰出現的時間),結痂時間(多數水皰干涸、結痂的時間),脫痂時間,止痛時間(疼痛消失的時間)。
2.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2]。治愈:皰疹全部消失,局部神經疼痛消失;有效:皰疹干枯結痂,疼痛減輕;無效:皮疹無變化,疼痛不能減輕。根據療效標準,觀察治療第10 d后的治愈率。36例治愈所需要的時間。
觀察治療過程中孕婦有無不良反應,治療結束后隨訪出生胎兒有無異常情況。
2.2 治療結果
2.2.1 治療后癥狀緩解時間 見表1。

表1 治療后癥狀緩解時間
2.2.2 臨床療效 本組36例患者經治療后全部痊愈,10 d內治愈29例,治愈率為80.55%。治愈的平均天數為9.5 d。
2.2.3 不良反應及隨訪情況 本組36例在治療過程中,均未發生不良反應。隨訪胎兒出生時情況:31例胎兒均健康,未發生畸形。順產18例,剖腹產13例,5例失訪。
現代醫學認為:發生妊娠期帶狀皰疹時,由于孕婦體內已存在病毒抗體,不會產生病毒血癥,不會對胎兒或新生兒造成威脅[3]。帶狀皰疹具有自限性,其病程約2~3周。治療原則是抗病毒、止痛、縮短病程、治療并發癥[1]。臨床常選用阿昔洛韋抗病毒,消炎痛止痛,另外許多醫家認為早期合理運用糖皮質激素,可抑制炎癥程度,減輕后遺神經痛,如強的松。但依據美國FDA擬定的藥物在妊娠應用的分類系統[4],阿昔洛韋屬于C類用藥,消炎痛運用超過24 h屬D類藥物,強的松屬于C/D類(妊娠3月內用藥為D類)用藥。上述藥物對胎兒的不良影響的確定性或不確定性,加之孕婦自身懼怕藥物副作用,治療時依從性較差,使臨床醫師在治療時感到棘手。
祖國醫學認為帶狀皰疹與中醫的“纏腰火丹”、“蛇竄瘡”等病相似,早期證屬濕熱內蘊,治宜清熱除濕,代表方為源于《醫方集解》龍膽瀉肝湯[7],由龍膽草、黃芩、車前子、澤瀉、柴胡、生地、當歸、木通,梔子,甘草等10味藥組成。本組患者均表現為濕熱內蘊之證;又因妊娠期婦女精血下注沖任以養胎,機體出現相對的氣陰不足,肌表衛氣不足,衛外不固,招至外邪入侵,化熱化燥。加之胎體漸長,致氣機升降失調,氣機阻滯,又易形成氣滯濕郁,痰濕內停。濕與熱相結蘊于內,發于肌膚而成紅斑、水皰疹,濕熱阻滯,氣機不暢,氣血不通則發生疼痛。故本組妊娠帶狀皰疹辨證為濕熱內蘊、氣血不足。治宜清熱除濕、益氣養血安胎。在龍膽瀉肝湯基礎上加板藍根、銀花、茵陳,加強清熱除濕之力,加黃芪配當歸益氣養血固表,加白芷止痛,加白術益氣安胎,蘇梗理氣安胎,黃芩清熱安胎,治病與安胎并舉。
中藥學認為:凡峻下、滑利,祛瘀,破血,耗氣,散氣之品,孕婦宜慎用或禁用,故原方除去木通之滑利,梔子之耗氣。有研究表明龍膽瀉肝湯中所用關木通,因含馬兜鈴酸,大量使用可致慢性腎損傷[8];高劑量的攝入甘草酸可使早產的危險提高2~3倍[9],故原方中還去除甘草。現代藥理研究初步認為:龍膽瀉肝湯具有免疫調節、抗炎、抗病毒、抗過敏、利尿、鎮痛的功能[10]。實驗研究證實黃芩、銀花、板藍根、柴胡、黃芪均有抗病毒的作用。其作用機理:一是直接抑制殺滅病毒;二是抑制病毒的復制,阻遏病毒增殖;三是延緩病毒所引起的細胞病變;四是提高宿主機體免疫功能,加強抗病毒能力;五是誘導干擾素[11]。所以龍膽瀉肝加減湯能有效治療妊娠期帶狀皰疹,可能與這些藥物作用相關。
筆者近幾年來嘗試著運用具有清熱化濕,益氣養血安胎功效的龍膽瀉肝加減湯,治療妊娠帶狀皰疹,并對其安全性和療效做了一些臨床觀察。通過驗證,本組36例患者能迅速緩解癥狀,消除疼痛。在止皰時間、結痂時間及疼痛緩解時間等方面與其它治療非妊娠期帶狀皰疹方法效果相當[5~6]。取得第10 d治愈率80.55%,平均治愈天數9.5 d的較好療效。治療過程中,未發生不良反應,也未發現對胎兒的不良影響。本組病例所用處方相關中藥的毒副作用研究不多,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1]韓建德,何定陽 .皮膚病臨床診斷與治療方案[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42~44.
[2]ZY/T001.1~001.9-94,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
[3]蔣式時 .妊娠期哺乳期用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4.
[4]呂濤,楊慧霞 .妊娠期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J].中國醫刊,2008,43(5):20.
[5]廖芝堂 .微波聯合阿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0,26(8):544.
[6]駱津蓉 .更昔洛韋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5,34(8)555.
[7]陸德銘 .中醫外科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125~126.
[8]張娜,謝鳴 .單味關木通和龍膽瀉肝湯腎毒性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7,32(7):619~622.
[9]Strandberg T E.妊娠期服用洋甘草有早產危險[J].國外醫學 .植物學分冊,2005,20(4)172.
[10]王大進 .男科運用龍膽瀉肝湯規律探討[J].中國中醫藥,2010,8(8):203~204.
[11]唐德才 .中藥現代研究與臨床應用[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110:292~296.
R752.1
A
1007-2349(2012)05-0025-02
20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