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鷹
農業科技呼喚政府引導基金
□文/郭鷹
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是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建立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有利于農業風險投資的快速發展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中強調了農業科技的重要性,提出要改善農業科技創新條件。從實際情況看,現有的融資體制根本不能滿足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日益增長的資金需求。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亦稱為“母基金”,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政策性基金,由政府、國有控股、國有獨資公司通過出資形式組建,通過扶持商業性風險投資機構發展,引導風險資金進入農業科技領域,以解決農業科技風險投資領域中的“市場失靈”問題,目的在于通過市場化的運營管理模式,為涉足農業科技風險投資領域的民間資本按照一定比例匹配杠桿資金,發揮投資乘數作用的放大效應,吸引更多民間資本投資于農業科技領域,實現財政資金放大效應,提高財政資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農業科技發展需要政府引導基金的支持。建立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積極意義在于:一是可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方式轉型;二是可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三是可解決農業科技中小企業融資障礙;四是可避免政府直接出資的負面效應;五是可避免政府投資對民間資本的“擠出”效應。但在具體操作中,建立農業科技投資政府引導基金還面臨一些難點:

運作經驗缺乏。引導基金若要發揮其引導作用,科學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雖然浙江已有區域型引導基金,積累了一定的運作經驗,但區域型引導基金和農業科技引導基金特點不同,相關的運作模式無法直接借鑒。目前浙江風險投資實務界對農業科技引導基金的認識存在不足,更缺乏管理和運作產業型引導基金的經驗和能力;風險投資理論界也對農業科技引導基金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少對農業科技引導基金運作模式的研究和探討。
政策支撐環境有待完善。目前,政府引導基金相關規定沒有充分體現政府資本的國家利益觀。現有的區域型政府引導基金定位依然停留于過去風險投資初級階段的政策目標,籠統地強調引導基金應引導資金投向種子期、起步期等初創企業。浙江目前缺乏對農業科技引導基金支持的政策,這對浙江省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建立會產生較大的障礙。
農業科技企業的綜合風險較大。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過程中除了一般企業普遍要面對的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和市場風險外,還要面對農業特有的自然風險。由于農業高新技術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要大于一般企業,導致農業高新技術項目的風險收益比較低,不利于風險投資機制的建立。
此外,政府引導基金的運作需要依賴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也離不開中介機構的完善服務。而浙江目前農業科技風險投資高端人才匱乏,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中介組織缺乏。為此建議:
——學習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建立應適當借鑒國內外的成功經驗,并吸取失敗教訓。同時風險投資界應充分認識到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重要性,加快對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研究進程,盡快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推動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建立。
——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應專門制定關于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具體政策規范,例如補充《浙江省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的內容,將產業型風險投資政府引導基金的規定添加入內;同時加快推出其他配套政策,進一步完善農業科技政府引導基金的政策和法律環境,建立完善的風險投資政策支持體系。
——發展中介組織。農業科技風險投資活動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活動,它需要各方面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中介機構正好集中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可以有效彌補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的不足,更好地服務于風險投資家和風險企業家。
——培育專業人才隊伍。短期內從現有的財務人才、金融投資人才、農業科技研究人才和企業家入手,將他們從單一領域專家培育成既懂投資又懂農業科技的風險投資人才;從長期來看,應促進風險投資機構與農業高等院校的合作,聯合培育農業科技風險投資人才。
(供稿: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