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麗曼·奴爾買買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縣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新疆霍城 835200
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艾麗曼·奴爾買買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縣第一人民醫院內科,新疆霍城 835200
目的 探討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 方法 比較不同年齡段、不同BMI指數和不同生活習慣的人群中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和血脂異常的發生率。結果 不同的年齡、BMI和生活習慣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重視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飲食結構的調整,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可促進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肥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
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我國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逐年上升。心血管疾病以其高致殘率、死亡率,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有研究顯示,高血壓、高血脂和糖尿病是威脅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因素[1-3]。為進一步探討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本研究選擇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0例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資料,并對其心血管事件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為預防和控制老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提供客觀依據,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0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51例,女149例;年齡37~80歲,平均62.3~13.2歲。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本市在職員工或退休人員,均無家族遺傳病、惡性腫瘤、嚴重臟器功能不全及嚴重內分泌疾病。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所有對象的臨床資料,包括病史、文化程度、嗜煙嗜酒程度、工作壓力的大小等,并測定其身高、體重、血壓、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膽固醇[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G)]等。所有操作均經研究對象及其家屬知情同意,調查人員為具有相同背景、經過專業培訓的人統一進行。
(1)肥胖:以體質量指數(BMI)為判斷標準,其中 BMI=體重(kg)/身高(m2),男性 BMI>28.0 kg/m2、女性>25.0 g/m2時可作為肥胖處理。 (2)高血壓:收縮壓(SBP)>140.0 mm Hg 或舒張壓(DBP)>90.0 mm Hg可作為高血壓處理。(3)高血糖:FBG≥7.2 mmol/L可作為為高血糖處理。(4)血脂異常:TG>1.85 mmol/L,TC>5.75 mmol/L,LDL-C>3.62 mmol/L,HDL-C<0.71 mmol/L,有上述情況之一者則作為血脂異常處理。(5)工作壓力:其大小采用5級評分法表示,1級為工作輕松,壓力小或無壓力;2級為工作較輕松,壓力較小,但經常表現出有壓力狀;3級為工作稍稍輕松,但壓力已有無法承擔之勢態;4級工作壓力較大,時常有抱怨之情緒;5級為壓力巨大之難以承受。將2級以上者作為有工作壓力大處理。(6)嗜煙嗜酒:連續半年每天抽煙大于10支或每周最少飲酒1次者視為煙酒過度[4-5]。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4.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相關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不同年齡段的心血管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具體見表 1。
見表2。體質量指數不同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隨著體質量指數的上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上升。從表2可看出,體質量指數同高血壓和血脂異常呈現明顯相關。
表1 不同年齡段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統計[n(%)]
表2 不同體質量指數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統計[n(%)]
結果顯示,過度吸煙嗜酒、工作壓力大的人群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高于不吸煙、不喝酒或無壓力的人群,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有研究結果已證實,高血壓與心血管事件的發生之間有一定的相互促進[6]。高血壓可加速動脈粥樣的硬化,而心血管事件可加大患者高血壓的嚴重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患者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等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不斷上升。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共同關注的健康問題。本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血脂異常和高血糖的發生與年齡、BMI、生活方式等存在一定的相關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及BMI的升高,人群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隨之上升,其呈現一定的正相關;調查結果還顯示,不良生活習慣也是心血管疾病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同各項危險因素間呈現一定的相關性。
有研究顯示[7],高血壓是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的首要問題,血脂異常也是導致心血管疾病高發病率及高死亡率的主要危險因素,當血脂異常時,血脂代謝率較低,容易導致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體質量指數過高的肥胖人群往往會由于合并多種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危險因素的聚集,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率成倍上升。無規律的作息習慣、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誘發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因此,重視健康的飲食,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適當運動,懂得適時放松,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能有效控制血壓波動,調節血脂平衡,減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
[1]弓甩蓮,王智杰,田杰.心血管疾病300例患者相關危險因素分[J].陜西醫學雜志,2010,39(5):630.
[2]于偉.心血管疾病患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24):5063.
[3]丁娟.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及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9,18(6):102.
[4]王曉華.心血管疾病患者62例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8,29(7):595.
[5]何善嫻,楊鳳梅,李琳.北京市東城區安貞苑社區慢性病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1,30(4):340-341.
[6]余佩玲,鄒勁濤,蘇江.高尿酸血癥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危險因素關系調查分析[J].熱帶醫學雜志,2008,8(9):926-927,932.
[7]王麗娜,曹麗,張敬.高血壓相關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公共衛生,2008,24(5):629-631.
Analysis of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iliman·Nu′ermaimait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ocheng County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Huocheng 8352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MethodsThe obesity,high blood pressure,high blood glucose,and the incidence of dyslipidemia in different age,differnt BMI and different living habit peoples were compared.ResultsDifferent age,BMI and living habit of the crowd center vascular disease,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o emphasis on health way of life,pay attention to the diet structure adjustment,formulate the exercise program,and develop a regular routine habit can promot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Risk factors;Obesity;High blood pressure;High blood glucose levels;Dyslipidemia
R54
A
1674-4721(2012)09(b)-0032-02
2012-04-28 本文編輯:林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