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實習記者 張偉超
銀行:民資漸進式步入
本刊實習記者 張偉超
民間資本進入銀行等金融領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民間資本的投資管理能力,需要漸進式的提高。

“實際上‘新36條’細則在銀行業早已實施。”6月19日,銀監會政策法規部主任黃毅告訴本刊記者。他表示,5月26日,銀監會出臺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了諸如支持民間資本與其他資本按同等條件進入銀行業的重點,就具體市場準則早已付諸實施。
證監會5月14日發布了《關于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工作要點的通知》?!靶?6條”在金融領域細則的推出,成為繼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設立之后,金融改革創新的又一重磅之舉。
國務院2010年出臺的《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36條”),給民間資本帶來了憧憬,但由于沒有實施細則,政策落實一直不理想。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杰曾以近年來問題突出的民間金融領域舉例說,盡管“新36條”中第18條有明確規定,但相關部門仍按照“舊36條”的細則來實施。“民間資本要辦金融機構可以,必須有法人、商業銀行作為發起單位,而且控股要在20%以上。”陳永杰說。
“盡管金融領域存在既得利益者,但他們沒有能力和意愿阻礙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也無法游說政策部門設立阻礙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限制性法規或歧視條款?!北本┕ど檀髮W研究生部主任楊德勇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表示,從事金融教學、研究30年來,從未發現阻礙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情況。
據銀監會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年底,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中,民間資本(含境內法人股、自然人股和其他社會公眾股)占比分別為42%和54%;農村中小金融機構整體股權結構中,民間資本占比已達92%。
然而,《意見》中明確降低了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門檻。民營企業參與城市商業銀行風險處置的,持股比例可以放寬至20%以上,村鎮銀行主發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至15%。
對此,楊德勇教授認為,第一,近年來溫州、鄂爾多斯等地因中小企業融資困難,被迫從事地下金融活動,引發了區域經濟危機,金融創新改革已是大勢所趨。第二,“新36條”細則出臺,意在盤活民間資本、完善金融體系,是扭轉經濟下行的救市措施。第三,從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來看,金融領域從來都是對民間資本開放的,也不應該為民間資本設限制。
“民間資本的逐利性極易造成混亂,進入房地產領域后把房地產行業搞得一塌糊涂,金融領域也容易被搞亂,所以必須嚴格監管?!敝袊鐣茖W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易憲容告訴本刊記者。
楊德勇也表示,民間資本的逐利性容易擾亂金融秩序,增加微觀金融風險,小金融機構可能會倒閉,對當地經濟造成沖擊。如果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甚至將影響整個金融系統?!敖鹑陬I域不能隨便進出,一定要有嚴格的門檻。至于監管,要審慎,否則風險危害會隨時出現。”楊德勇說。
對此,《意見》中也特別強調促進民間資本投資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穩健經營,民間資本與其他資本一樣需審慎遵循相關規定。而對資本實力較弱的民間資本而言,這是否意味著金融領域并未全部開放呢?
“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包括民間資本的投資管理能力,需要漸進式的提高。政策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讓它在金融領域中投融資,不斷完善民間資本的投資管理、風險控制等各個方面的機制?!敝袊鐣茖W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安國俊告訴本刊記者,還需要國家建立一個配套制度不斷完善、監管環境公平公正的平臺,民間資本也要不斷提高風險管理能力。
此外,還要為推動民間資本健康發展及海外投資的進程,不斷完善多層次的制度框架和市場基礎設施。
“與國有四大銀行相比,我更看好民資銀行。中國未來金融領域中最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還是民資銀行?!睏畹掠赂嬖V本刊記者,國有四大銀行雖然資產規模在國際上排名靠前,但經常受到國家的產業政策、區域發展目標、國家安全穩定等因素的行政干預,并不是純粹國際意義上的商業銀行。
楊德勇認為,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競爭優勢在于:第一,產權清晰,所有者是最關心金融機構健康穩定成長的。第二,適合市場經濟的逐利特性,是純粹的商業行為,更具有競爭力。第三,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就業的主要途徑。而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會促進民間資本的投融資,適合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
“民資銀行與國有銀行的業務交叉邊界,比如中等企業的貸款業務,在未來金融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與國有銀行業務產生沖突?!睏畹掠抡J為,在具體業務競爭上,國有大銀行更適合做高端信貸業務。為中小企業貸款的中低端業務成本太高,國有大銀行并沒有比較優勢。
而安國俊則認為,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國有商業銀行,都擁有各自的優勢,如品牌、資信優勢等,而民資銀行在一些中小企業或農村金融方面也有優勢。
“兩者之間可以充分利用各自優勢進行互補,而不是一種競爭的利益關系?!卑矅≌J為,民資銀行與國有銀行業務可以差異化,利用比較優勢互補,選擇不同的投資領域,發展不同行業的信貸客戶。兩者可以根據自身內控制度、風險管理制度進行評級,細分各自領域。另外,根據國家產業和環保政策導向,鼓勵民間資本投資新興產業,如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新能源等領域。
盡管細則已經推出,但仍有不少業內人士擔憂,在目前金融體制下,民間資本受政策、資金實力、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制約,難以很好地發展。
對此,安國俊認為,為防止民間資本“一哄而散”,應提升民間資本的核心競爭力。這需要一個不斷引導民間資本的過程,比如建立保護機制和風險管理機制,促進民間資本的穩步發展。另外,地方政府和地方的監管層也要有一些配套措施,出臺不同行業的鼓勵政策,如引導民營企業建立獨特企業文化,加強投融資風險管理,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等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措施。
此外,《意見》中也提到了村鎮銀行的發起行應當向村鎮銀行提供成熟的風險管理理念、管理機制和技術手段,建立風險為本的企業文化,促進村鎮銀行審慎穩健經營。
責編:劉夢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