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社會科學院 陳爽
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①
遼寧社會科學院 陳爽
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而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制度建設。但遼寧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深層次的問題。為進一步解決這些問題,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遼寧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們必須建立起適合自身發展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用具有遼寧地方特色的知識產權戰略為遼寧創造財富,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科學發展,使知識產權成為遼寧省企業、產業、區域發展的新動力,本文提出了七點具體建議。
知識產權保護 區域經濟 對策建議
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弱一直是遼寧老工業基地在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而知識產權意識淡薄更使得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促進創新的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實現老工業基地振興,必須依靠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制度建設。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遼寧的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很好的歷史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巨大挑戰,老工業基地固有的深層次問題有待解決,所以知識產權保護必須圍繞省委、省政府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圍繞加快遼寧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要線索,強化知識產權在遼寧區域經濟中的導向作用,使知識產權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動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發展區域經濟、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的必然要求。
到2011年末,遼寧省累計申請專利278908件;有效注冊商標109095件,馳名商標155件,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37件;地理標志產品累計33種;累計申請農業植物新品種444個;獲得授權保護品種數256個;累計登記軟件產品5382 件,認定企業1246 家。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遼寧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深層次的問題。比如侵犯知識產權現象時有發生;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很少、企業申請專利數量不多、質量很低,很多企業需向國外企業支付巨額的知識產權費用,而從國外直接引用技術,企業的產品一出口,就有可能侵權。同時,大量外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內申請和注冊,仿制的產品也有可能侵權;政府在制度創新、宏觀調控、營造市場環境、提供公共服務等方面沒有發揮充分的作用;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淡??;知識產權配套政策不完善;科技創新、人才評價、投資決策、成果獎酬等方面缺乏管理;知識產權服務體系不健全等等。
針對這種現狀,為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在遼寧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本文提出如下幾點具體建議。
胡錦濤曾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指出:“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若干重要領域掌握一批核心技術,擁有一批自主知識產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大幅度提高國家競爭力”。在經濟和科技越來越發達的條件下,知識產權就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擁有知識產權就意味著擁有競爭力、擁有財富。創新型國家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自主創新能力強,國家的對外技術依存度通常在30%以下。企業只有通過自主創新,獲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才能擁有經濟競爭力和受人尊重的國際影響力,才能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在競爭中取勝。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支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將創新成果轉變為知識產權的能力。支持企業通過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提高應對各種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的能力,在國內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真正實現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
經濟發展的出路和機遇就在于創新,致力于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開發和利用知識資源,向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傾斜,發展高附加值產業,做到“研發產權化、產權產品化、產品產業化”。目前我國是世界上資源消耗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瓶頸。勞動力成本增加也很快,如果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逐步失去競爭優勢。為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必須更多地依靠管理創新驅動和科技進步。事實證明,用知識產權保護助推經濟結構調整,將大大促進企業的成長和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手段。盡管知識產權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會在短時間內放慢經濟發展的速度,但它最終會不斷增強經濟長期持續發展的后續力量。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把建設知識產權文化作為戰略目標之一。我國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也把培育知識產權文化作為重要的戰略舉措。《遼寧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2010-2012年遼寧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2010-2012年遼寧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2012-2015年遼寧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推進計劃》明確提出,要使知識產權意識深入人心,在全省建立起激發人們創新熱情的社會環境,在全省廣泛開展知識產權的普及教育,弘揚以“創新為榮、剽竊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假冒欺騙為恥”的道德觀念,在全省逐步形成保護和尊重知識產權的氛圍,把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作為一種文化,加以培育,使知識產權逐漸深入人心。
知識產權戰略是國家的長期發展戰略,美國政府早在1979年就第一次將知識產權戰略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提出了“要采取獨自的政策提高國家的競爭力,振奮企業精神”,對提升國家競爭力具有極大的作用。
我國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加強區域政策與知識產權政策的銜接,要針對不同地區的不同發展特點,完善知識產權的扶持政策,培育地區特色經濟,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遼寧省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及其實施推進計劃有效的促進了知識產權工作的順利進行,開展了年度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績效評價,促進了省、市兩級知識產權戰略的推進和實施,被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為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評估試點省份。為了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加強對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和應用,將知識產權戰略落在實處,2011年,省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成員單位加強了對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指導,對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以真正發揮知識產權戰略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很多渠道,比如立法、司法、行政、行業協會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司法保護。2011年,遼寧省各級公安機關受理侵犯知識產權案件2100余件,避免各類經濟損失4.8億元,檢察機關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95件227人,法院受理涉及知識產權一、二審民事、刑事、行政案件1302件,審結1144件。通過司法保護,給各種違法行為以堅決的打擊,并對侵權行為以有力的震懾,是知識產權保護的最有效途徑之一。所以,權利人在發現自己的知識產權被侵犯以后,要積極通過司法手段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我國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但是在某些方面,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以及知識產權制度發展的制約,知識產權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證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依法治國理念。完善知識產權方面的立法,是推進科學立法、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在全國范圍內頒布統一的法律法規條件還不成熟的時候,遼寧可以根據地方經濟發展的特點,完善知識產權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為制定全國統一的知識產權法典,積累經驗。
知識產權制度起源于歐洲,而美國是知識產權制度最完善的國家,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的特點建立了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盡管知識產權制度是發達國家利益爭奪和分配的結果,但其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是無法否認的。所以,為了在競爭中爭取主動,發展中國家紛紛建立了和自身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知識產權制度,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根據需要不斷完善。我國用大約30年的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知識產權制度建設的全過程,不論是在知識產權理論研究方面,還是在知識產權的實踐工作中,我們都面臨著諸多問題。遼寧的情況更是不容樂觀,制度落后、法律法規不健全,侵權現象嚴重、資金匱乏、人才短缺等等,都嚴重的制約著遼寧經濟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必須借鑒世界各國的成功經驗,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依靠自主創新,實現科學發展,建立起適合自身發展水平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用知識產權為遼寧創造財富。
[1] 胡漢林,胡嘉祿.區域知識產權戰略[M].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2] 黨的十八大報告--《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2012-11-8.
[3] 郭強,李偉,管育鷹.知識產權與區域經濟發展[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4] 陳灃,江雯,胡煒.知識產權保護與市場經濟發展[J].北方經濟,2012(5).
[5] 曹新明,梅術文.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研究[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
[6] 李麗.淺談知識產權與經濟發展[J].科教導刊,2010(10).
[7] 余剛.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與知識產權戰略[N].中國知識產權報,2008-2-20.
[8] 王清曉.河南省知識產權經濟發展的對策與思路[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F207
A
1005-5800(2012)12(c)-140-02
遼寧社會科學院2013年度立項重點課題“知識產權保護與地方經濟發展”階段性成果。
陳爽(1969-),女,遼寧鐵嶺人,遼寧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主要從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